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气温升高,万物生长,春意正盛,民间也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谚语。
在这仲春与暮春交替的日子里,我们追寻古代文人墨客的足迹,去感受他们的清明。
扫码看全文
《寒食》
唐代 韩翃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到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跟着蒙曼读唐诗(节选《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
清明节最脍炙人口的诗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收童遥指古花村。”可我并没有选这首诗,原因在于,这百《清明》诗,并没有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而且,在唐明乃至北宋时期,杜牧的诗集中并没有出现这首诗。直到南宋末年谢枋得编《干家诗》,オ把它归入杜牧名下。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它不是社牧的作品。这是一个理由。更要的理由是,现在的清明节,本来就包含了古代的上巳节和寒食节,我们暂时放下《清明》,选一首《寒食》,是希望大家知道,古代其实有过更多的节日,那些令天已经消逝了的节日,也都曾经有过自己的芳华,值得我们记住和珍惜。
先说说题目吧,这首诗的题目是《寒食》,可能有人会问,不是清明节吗?为什么会讲《寒食》,还说是应节气呢!因为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古代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的合并。而且,更早的时候,上巳也罢,寒食也罢,都比清明的名气大。上巳本来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按照风俗,这一天要在水边洗涤污垢,祈求平安。孔子所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讲的就是上巳沐浴祭祀的风俗。到魏晋南北朝,上巳的时间就固定在三月三日,节日的内容也変成了水边的燕饮和踏青,杜甫《丽人行》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讲的就是上巳游春的风俗。
寒食是怎么回事呢?寒食节是在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节前的一到两天,这一天最重要的风俗就是禁烟火,大家都只吃冷饭,所以叫寒食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被烧死在山西绵山的介子推。后来,这个节日又增加了祭祀这个重要内容,从汉到唐,寒食一直是民间第一大祭日,历朝历代都要放假,让人回乡祭祖扫墓。白居易所谓“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讲的就是寒食节扫墓的情景。
那清明节又是怎么回事呢?清明本来不是节日,它就是一个节气。因为“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所以叫作清明,但是大概是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大家对节气特別敏感吧,清明的地位从唐朝开始逐渐提升,到了宋朝以后,干脆合并了上巳、寒食两个节日,从上巳那里接收了游春的内容,又从寒食那里接收了祭扫的内容,这才演变成了今天的清明节。
我们跟大家分享唐诗,除了讲文字之美外,本来也是想帮大家了解一下唐朝人的生活。所以,我就来讲讲这首和清明节相关的,文字优美,内容也新鲜的《塞食》。
先看第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话写得真漂亮。春城是什么?不是昆明,不是广州,而是春天的长安城。时唯春日,地属都城,春和城连接,非常雄壮。那无处不飞花呢?这是一个双重否定本来就是处处飞花的意思,但是双重否定表示强烈肯定,所以,无处不飞花又比处飞花的感情要,但是这些都不是这句诗中最精彩的部分。
最精彩的地方在哪儿?在“飞”字。为什么要写无处不飞花,不写无处不开花呢?因为开花就是开在地面上,是平面的,而飞花,则是从地上又飞到天上,这就是一幅立体的春光图了。而且,“开”字多呆,“飞”字多灵动啊,春风卷着缤纷落花,春风也卷着柳絮杨花,春风浩荡。春花飞舞,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啊。ー个“飞”字,诗眼就出来了。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诗,但是知道“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话,这就是炼字的力量。要知道,寒食在春分之后,已经算是晚春了。正是“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非”的时候,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马上,整个长安城春深如海、飞花扑面的景象如在眼前,真是一幅又轻盈、又壮阔的长安城春日全景图。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这是从全景转到细节了。东风浩荡,吹遍了长安城,当然也吹进了皇宮御苑。御苑中的柳丝随风起舞,斜斜地飞上了天,这就是“寒食东风御柳斜”本来,风是无形无影,最难描述的,但是,这两句诗,通过花之飞、柳之斜,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风的力量。而且,随着这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整个春光图也找到了一个焦点。焦点在哪儿?在皇官。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个焦点,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这里的东风,真的就是指自然界的春风吗?其实在古代,春风往往不仅仅指春风本身,它还有帝王的意向,那在这首诗里,是不是也如此呢?
再看下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这是从风景转到人的活动了。焦点既然在皇宫,那么,皇宫里的人在干什么呢?“日暮汉宫传蜡烛”,这里诗人用的是汉宫,以汉比唐,是唐诗的传统,所以这句“日暮汉宫传蜡烛”,就是傍晚时分,从唐朝的皇宫里走出了马队,传出了蜡烛。那皇宫里为什么要传蜡烛呢?这就涉及寒食节和清明节的风俗了。按照唐朝的制度,寒食节这天,全国上下不能举火,只有皇宫特殊,可以点蜡烛。那为什么又要传蜡烛呢?这就涉及当时的另一个制度了。唐朝风俗,清明这一天由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赐近臣新火是在清明节,而天下禁火,只有皇官可以点蜡烛是在寒食节。我们刚刚说过,寒食节在清明节之前一两天,所以,这里面本来是有一两天的时间差的,可是皇帝为了表明额外的恩宠,在寒食节的当晚就借赐新火这个风俗,往皇宫外赏赐蜡烛了,这就是“日暮汉宫传蜡烛”。那么是谁得到皇帝如此特殊的恩典呢?
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所谓五侯,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西汉成帝时,外戚尊贵,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都封为侯,合称五侯。另一个说法是说,东汉桓帝时,宦官势力强大,五个宦官(单超、左悺、徐璜、具瑷、唐衡)在同一天都封了侯,也叫五侯。不管韩翃在这里用的是哪个典故,得到恩典的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权贵。因为寒食禁火,到了傍晚,整个长安城都暗淡下来了,这时,一队人马从皇宫里出来,举看高高的蜡烛,飞奔而去,蜡烛的轻烟也随风飘散,一路飘向了权贵人家。这两句写得真传神,让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把这四句话合到一起,前两句写白天的风景,后两句写夜晚的风情,一幅长安寒食节的立体画已经跃然纸上。场景呢,也随着“飞”“斜”“传”“散”这几个动词,从长安城转到了皇宫禁苑,又从皇宫禁苑转到了五侯豪门,转得轻灵跳脱,神采飞扬。这幅画面的焦点是皇宫,那统领这些场景的力量是什么?是东风,是东风在让花飞,让柳斜,让烟散。这东风既来自自然,也来自皇帝,这才能结到“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结到皇帝的恩典。白日飞花,夜晚飞烟,真是春风浩荡,皇恩浩荡,可是呢,又写得那么有灵气,不沉不重,有如风舞落花。这就叫以清丽之笔,写承平气象。
无怪乎这首诗出来,连当朝皇帝唐德宗都深深折服。正好唐朝当时缺一个“驾部郎中知制诰”,这可是个整天给皇帝写材料的官,需要好文采。唐德宗马上钦点韩翃。可是,当时在朝廷里做官的韩翃有两个,还有一个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唐德宗怕别人误会,还特意在韩翃的名字旁边标注了“春城无处不飞花”,明确表态,就给这个韩翃。这就是诗的力量。
当然,也有人说,这首诗不简单,它可不是一般的写景颂圣,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讽刺的是唐朝的宦官专权。怎么看出来的呢?看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刚才不是说,五侯的一个典故就是东汉的宦官五侯吗?唐代的宦官专权,可一点也不亚于东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轻烟散入五候家”,不就是在讽刺皇帝宠信宦官,宦官骄横跋吗?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但是,就算韩翃真的在讽刺,这个讽刺也非常微妙,微妙到连唐德宗这个被讽刺的对象都没看出来。
那我们到底怎么理解这首诗呢?还是那句话,诗无达诂。一首好诗,本身的意向是丰富的,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受到感发和触动,有人感受到春深如海,有人感受到寒食风俗,有人感受到皇家气象,当然也有人感受到了时代的悲哀和诗人的讽刺。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自己本来的意思,反倒已经隐退到背后,既没有人能说清,也无须说清了。
最后说一说诗人韩翃吧。他是大历十オ子之ー,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韩翃本是一位风流オ子,当年天宝盛世,他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了佳人柳氏的芳心,在长安过着你侬我侬的小日子。孰料安史之乱起,柳氏被番将沙咤利所夺,韩翃一介书生,无力与将军抗衡,只能接受命运安排,从此萧郎是路人。本来故事就要以悲剧告终了,進知半路又杀出一个有侠义之心的小将,帮韩翃把柳氏夺了回来。小将牵出了大将,大将又报告给了皇帝,事情仿佛越闹越大,怎么收场呢?唐代宗一锤定音:柳氏判归韩翃。度尽劫波,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此传奇的爱情故事被文人许尧佐写成了小说《柳氏传》,至今依然是唐传奇的代表作之一,大家有时间不妨找来看看,绝对激动人心。
还有这些诗词典故最清明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生气旺盛,呈现春和景明、万物复苏之象。
清明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草色青青,杨柳依依,桃花梨花,竞相开放,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民谚云,“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谷雨清明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既是自然节气点,又是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宋)黄庭坚《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扫墓在先秦就有,但并不限定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到唐朝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每逢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到唐宋时期,清明逐渐成为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的节日。因此,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宋)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古代中国民间于春秋两季,有至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春季常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并有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活动,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兰亭集序》中“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即是上巳风俗。
寒食节是流传于北方的一个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寒食节讲究禁火、冷食,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又增加了踏青、祭扫、蹴鞠等习俗。
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在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地位上升取代了寒食节。
(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祭祀意味着缅怀与传承,而踏青则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清明还有古人沿习下来的许多活动,如踏青插柳,荡秋千,踢蹴鞠,放风筝。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丰子恺绘画了很多“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清明踏春作品,还专门写了一篇《清明扫墓》的文章,记录自己童年记忆中“借墓游春”的欢乐。
(据人民网、环球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