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而韩愈的文学成就,除了在文章上,他的诗歌也颇具特色,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其诗以长篇古诗为主,但也有一些风格清新、富于神韵的绝句,如《春雪》。

《春雪》是韩愈在长安任史馆修撰,知制诰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春雪细腻入微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漫长的寒冬中期盼春色早日来临的焦急心情。全诗语言清丽,构思新颖,联想奇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下面便和小编一起来欣赏韩愈的这首《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的首句“新年都未有芳华”,即新年都已经到了,然而芬芳的鲜花却还没盛开。新年是阴历正月初一,而立春便是在新年前后。所以韩愈这里没能看到鲜花的盛开,也反映了他急于想见到春色,早日度过寒冬的迫切心情。一个“都”字,将这种迫切心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次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诗人在二月里见到了萌发新芽的绿草。从侧面来看,就是韩愈在二月里依然没有见到花,心中难免会有一丝遗憾和惋惜。但韩愈又在这里用了一个“惊”字,说明诗人一方面感到遗憾,另一方面又从绿草的萌芽,看到了春色,看到了即将到临的春天。那种终于要摆脱寒冬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最后两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意思便是白雪似乎等不及春天来临的如此之晚,所以便自己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盛开出一片花来。“春雪飞花”不仅是对韩愈眼前之景的细腻刻画,同样它也是对韩愈此时心情的刻画,即看到“春色”的欣喜之情。当然这“春色”是韩愈自己通过春雪幻化出来的。

“却嫌”、 “故穿”说明韩愈在用拟人手法把春雪比作人,让其具有和人一样期盼春天的美好愿望,并且让雪具有灵性,能够作出“飞花”来。实际上这两句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对于期盼春天的人来说,即使自然界还没有出现春色,他也能自己幻化出一片春色来。可见这两句为整首诗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堪称神来之笔,令人赞不绝口。
综观韩愈的这首诗,既描绘出了灵动的迷人雪景,也刻画出了空幻、浪漫的的欣然春色。细细读来,韵味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