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韩熙载,字叔言 ,后唐同光年间进士,博学多识,人称韩夫子 。
韩熙载考中进士没多久,平卢节度使王公俨借口将士挽留,拒不接受后唐明宗李嗣源给他的登州刺史任命。李嗣源哪里是善茬,他新任命的平卢节度使霍彦威更是直接摆开部队,一副你不走就开打的架势,王公俨这才勉强前往登州。
不过王公俨在旧部队多少有点威信,霍彦威不放心,所以当他率部进驻青州后,立刻派兵追杀隔壁登州的王公俨,此前参与挽留王公俨的人也一同被杀,其中就包括韩熙载的父亲韩光嗣。
父亲被杀,韩熙载一介文弱书生,再怎么愤慨也没用,他先要考虑的不是报仇,而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小命。为了避免牵连,韩熙载伪装成商贾,慌忙逃离中原,进入江南吴国境内。
在入吴国之前,韩熙载与友人李谷分别,他放出豪言:"江南如能启用我为丞相 ,我定然率师北上平定中原 。"
926年七月,韩熙载终于到达了吴国的都城广陵(今扬州)。为了获得吴国的接纳,他首先向吴睿帝杨溥上了一个《行止状》,介绍自己的籍贯、出身、投吴原因以及平生志愿等情况,使对方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篇《行止状》至今尚存,虽然是求官行状,却丝毫没有乞求之意,反而显得气势如虹,充分显露出了韩熙载的才气,但如此才气,往往恃才傲物、狂放不羁,韩熙载也不例外,很不幸,他就因为这一点而不受重用。
吴国此时名义上的主人是杨溥,但实际掌权者却是大将徐知诰。韩熙载的脾气很不对徐知浩的胃口,所以出现一个尴尬的现象,南迁之士大都得到擢用,惟独韩熙载没有,他历任校书郎、滁州、和州、常州从事,皆是低微官职,不过韩熙载也不以为意,怡然自得,四处游山玩水,尽显才子风流。
徐知浩大权在握,自然不甘于久居人下,他最终取吴国而代之,建立齐国,没多久,徐知浩宣布改回本姓李,改名李昪,改国号为唐,也就是南唐。
这会儿韩熙载算是略微转运了,李昪知道他学识渊博,就把他召到都城金陵(今南京),授他秘书郎之职,掌太子东宫文翰,辅佐太子李璟。秘书郎其实是中央官职,但李昪将韩熙载调到东宫,显然跟韩熙载的性格有关系,李昪也曾让韩熙载“善自修饬,辅佐我儿”。
然而帝王心意,韩熙载却没能领悟,李璟即位后,他曾发牢骚:"先帝知我而不重用,只是因为我是幕客之后。"认为李昪是因为他出身低才不用他,但李昪的出身比他低多了,这样一个隐忍数十年,一步步从底层爬到帝位的人,怎么会傻到看地位用人,实在是韩熙载张扬狂放的性格与李昪谨慎低调的处事方针格格不入。
韩熙载在东宫待了七年,跟李璟相处愉快,日子过得也不错。也正是因为这段时光,所以在李璟即位后,韩熙载开始了他人生短暂的受重用时光。
出于报答李璟的缘故,接连升官的韩熙载无所隐晦,尽展平生之学,凡应当施行的大事,他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奏疏一封接一封地上。韩熙载的积极姿态引起了李昪朝旧臣宋齐丘、冯延巳等人的极大不满,我们位高权重都没这么活跃,你一个新宠,蹦跶什么?
双方矛盾越来越深,然而一方是有才书生,只知尽心报国,不会去搞那些弯弯绕绕,另一方是一群官场老手,明争暗斗乃是拿手好戏,谁胜谁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场交锋最终以韩熙载被贬为和州司士参军结束。
在外州工作数年后,韩熙载才得以调回金陵重任虞部员外郎。虽然又回到了最初所任的官职,但他毕竟是皇帝李璟的旧部,所以很快又被提升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949年,契丹灭掉了后晋,中原呈现无主状态 ,局势更加混乱 。韩熙载上书李璟:"陛下如果有一统天下 ,恢复大唐恢宏气象的远志 ,现在是最佳时机 。"
但李憬当时并没有听从他的谏议 ,反而在保大末年的时候开始议论要北上中原 ,韩熙载叹道:"北伐中原是我的初衷和志向 ,但现在时机已过 ,中原时局稳定 ,实在不是出兵好时机 。"
果然,南唐北上的军队连遭败绩,完全按照韩熙载的预言行进 ,可见其并不是一个妄语狂言、只会耍嘴皮子的假名士 。
中原稳定后,后周转而攻打南唐,韩熙载也接连提出建议,但都被李璟否决,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南唐军在后周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割地求和,从此南唐积贫积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为了躲避后周的威胁,李璟迁都洪州(今江西南昌),郁郁寡欢,不久病逝,其子李煜即位。
而早在李璟不听劝告后,韩熙载就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他开始蓄养伎乐、欢饮达旦。登基后的李煜,也曾想要重用韩熙载 ,拜他为相,听闻传言中韩熙载纵情声色,,于是便派顾闳中前去查探。
顾闳中是个大画家,他将亲眼目睹的场景绘制成图 ,就是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将韩熙载宴请客人的景象描绘的入木三分,李煜见了,也就打消了任用韩熙载为相的念头。
韩熙载本来有钱,但因为这几年花钱太厉害,很快也成了穷光蛋,还要去向那些曾经受他打赏的歌妓乞讨,他还向李煜哭穷,李煜赏赐他钱,他干脆不去上班了,就在家领钱,自然被人举报,李煜也只好将他贬斥。韩熙载临行前把歌妓全部赶走,自己一个人要走,李煜心软,觉得他悔过了,又把他叫了回来,结果韩熙载又去找歌妓了,搞得李煜很无奈。
970年,韩熙载逝世,享年六十九岁。这位曾经立志报国的才子,最后却落得个冷遇放纵的下场,对比他的好友李谷在后周的重用,不得不令人感到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