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引子: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家境优渥,书香门第,但多给人留下交际花、娇小姐、少奶奶之类的印象,在历史上留名,也多因为她选择的男人,比较有名。

印象中,女子的贵族风范,似乎只是一出纸醉金迷的私生活、无休无止的交际和挥霍祖上财产做支撑的皮影戏。

没了虚浮的奢华,便没有没落的贵族,却只有郑念一人独占鳌头,受人青睐且毫无诋毁之意。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进入正文)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她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

人们纷纷感叹,她就是中国版的唐顿庄园大小姐。

更有人称赞她是东方的超级名模卡门·戴尔·奥利菲斯。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没了虚浮的奢华,便没有没落的贵族,却只有郑念一人独占鳌头,受人青睐且毫无诋毁之意

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家境优渥,书香门第,但多给人留下交际花、娇小姐、少奶奶之类的印象,在历史上留名,也多因为她选择的男人,比较有名。

印象中,女子的贵族风范,似乎只是一出纸醉金迷的私生活、无休无止的交际和挥霍祖上财产做支撑的皮影戏。

没了虚浮的奢华,便没有没落的贵族,却只有郑念一人独占鳌头,受人青睐且毫无诋毁之意。

郑念原名姚念媛,1915年出生于北京,后在天津长大。

她的祖父姚晋圻,曾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参与过戊戌变法,极重教育,曾任湖北教育司司长。

她的父亲姚秋武,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在中华民国革命海军舰队任职,是少将军衔。

当时的天津名流云集、名门望族纷纷置下房产,玩乐风尚渐渐兴起,形成上流社会。

许多名媛都曾在交际场合,大出风头。

《北洋画报》更启用富家闺女做封面,为这股名流之风推波助澜。

家世显赫,再加上她天生美貌,还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的她,就曾四次登上北洋画报封面,成为京津卫地区的“风云人物”。

一般来说,只要在北洋画报上露了面的人,都能成为社交界最红的明星,无限风光。

在郑念之前,因在画报上露了面而名噪一时的,是赵一荻。

就是那个16岁与少帅张学良私奔,成就一段爱情传奇的赵四小姐。

可郑念的美,却像流星过境,嗖嗖四下,一闪而过,没有成就什么传奇姻缘。

她懂事,也聪明,安心听从家里的安排,读完了中学,考上了燕京大学,之后就出国了。

在与牛津、剑桥齐名,号称G5超级精英大学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

在天津,她追求者众多,到伦敦才遇到真爱。

20岁,她与正在学院里苦读博士的郑康琪相恋并结为夫妇。

多年后,她谈到女儿梅萍时曾评价说:

她并不意识到,一个像她这样教养极好且出身于富家的女孩,原本可以享受到更多。


她还明确表示,虽然女儿当电影演员她不反对,但她打心底里希望她能从事以文化知识为资本的工作,而不是靠她的外貌。

郑念懂别人,更懂得自己。

她知道自己的家世不只是钱财上的富有,而是学识、眼界上的充盈。

像她这样的才女,应该享受的绝不只是交际场上出风头。

婚后,郑康琪在外交部任职,远赴澳洲任职。

夫妇两在澳洲生活七年,女儿也在澳洲出生。

1949年春,郑念随夫从香港回到上海。

她说:

他们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国,希望为国家做贡献。

郑康琪受聘为陈毅市长的外交顾问,后来成为壳牌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这是一家大型的跨国公司,也是1949年以后唯一留在内陆的西方石油企业。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多事之秋的季节里,很多富人都变穷了

当时的上海,百废待兴。

多事之秋的季节里,很多富人都变穷了。

很多工厂撤出上海,工商业者也一起搬到内地安家。

而郑念在丈夫去世多年,生活质量依旧。

靠墙排列着书架,上面是中英文书籍都有。

台灯下,还安置了皮沙发,供闲来无事,多多阅读。

一位经常拜访她家的英国友人称赞说:

这里为乏味都市中舒适、优雅的绿洲。

郑念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家里依旧有仆人,管家,厨师。

对此,她自豪地说:

在上海,私人很少有像我这样的居住条件。

这个一千万人口的城市里,大约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家庭仍旧保持着老的生活样式。

家,是丈夫去世后,她与女儿生活中的避风港。

然而,一场风暴就要来临了。

无形的威胁正悬在空中。

1957年,郑康琪因病去世,郑念接替了丈夫的工作,担任英籍总经理的顾问。

郑念起草无数多家公司与内陆之间的重要通信。

总经理回英国,或者出差去北京,她代行总经理的职权。

她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因为她是享有在世界著名公司里从事高级职位仅有的女性。

似乎生活中的一切,与郑念自身,都是想匹配的,丈夫的身份、工作的体面、当然还有她自己的日常。

她家里有唱片,经常邀朋友一起听;女儿回家时,解闷的事,是弹钢琴、聊国内外局势。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这次来的两个人,一定与那场即将到来的大风暴有关

1966年春天,壳牌石油公司关闭了在上海的办事处,郑念正打算用这段空余时间,与女儿一起去香港旅行。

可那年的一天清晨,家里来了两个陌生人。

郑念很爱看报纸,对社会上的风云变化了如指掌。

她知道,这次来的两个人,一定与那场即将到来的大风暴有关。

仆人向她描述了那两人的外貌,其中一个是郑念的同事。

她琢磨了一会儿,决定用磨洋工来让自己思考该如何应对。

冷静中,她还不忘让管家给两人上冷饮与香烟。

下楼时她走得慢极了,竭力显得镇静、沉着。

刚走进会客室,便打量起他们来。

一个小时后,她被拉去参加了批斗会。

晚上,她选择步行回家,让自己有多余时间思考。

她拉来了好几个朋友,分析如遇困难,个人该如何行事。

就在这种时候,她居然用当年胜任高级职员的经历来安慰自己。

想起自己三番五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员工的尊重和信任,让一个女人去管理他们。

她对自己说:

没有什么事情比迎接生活的挑战,克服一个个困难来得更令人高兴的了。


可是,这一次,生活给她的挑战是进看守所。

这是在1967年。

理由是郑念因为过奢华的生活,走资本主义路线,长期在跨国公司供职,有很大的间谍嫌疑。

可刚一进去,就因为自己可能有机会用另一种方式来体验生活,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度过一生中的某一段时间而激动。

她居然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危险境地。

可是她立即警觉起来了。

因为看守所太脏了,蜘蛛网自上而下垂着,床上满是污垢,不怎么亮的小灯泡彻夜不熄。

郑念请求关灯,要求被驳回,不过午夜过后,灯光还是熄灭了。

黑暗掩盖了污秽。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她暂时摆脱了看守戒备的目光,拥有了片刻的自由

郑念后来回忆起看守所的时光时,总觉得熄灯后黎明前的片刻黑暗始终是她恢复自尊、感到新生的时刻。

那时,她暂时摆脱了看守戒备的目光,拥有了片刻的自由。

尽管如此,她还是无法忍受白天里,四处可见的肮脏。

就在向管理员申请生活必需品时,她申请了一小盒面霜,还希望能有水打扫牢室。

要求被驳回,她便振振有词背诵毛主席语录:“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耻辱”接着温言款语来了一句:

能给我一些清水洗牢室吗?


等啊等,她终于等到了足够的水。

女看守说她这样做,是想把资产阶级生活带到看守所来。

郑念不为所动,她靠背唐诗三百首打发时间。

不久,她还看起了报纸,尽管灯光微弱。

她可以哭的,但她没有。

她说哭会让她给别人留下软弱的印象。

其它时候,可以哭。

但在看守所这样的艰苦环境里,坚决不能哭。

一哭,人就没有斗志了。

她活着出去见女儿,这是她努力生存下去的唯一念想。

后来,她双手被手铐反扣在身后,手腕被磨破了,手也肿了起来。

仅仅十一天的时间,她的手就麻痹了,举不过头顶。

她只能靠坚持锻炼来恢复,数月后,她的手才能举过头顶;而整整一年过去后,手臂才能重新伸直。

未来的两年之内,她的手背依然没有任何知觉。

然而,六年来,她拒不认罪,也没有揭发任何人。

别人的恐吓,从未将她吓倒。

因为天冷,她请求添加衣物,可她坚决不穿囚衣。

一来,她没有罪;二来,囚衣套上之后,她仅剩的一点尊严与独立就没了。

最终,她的坚强为她赢得了自由。

出狱前,一个医生对她说:

你在这儿期间,表现得并不好。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们从未见过像你这样的犯人,如此好斗不驯。

让她挺下去的不是自己的好斗,而是她确信出狱后就能见到女儿。

正是确信一定能见到女儿,所以1973年出狱前,她还做了一件事。她反对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刑满释放,竟然拒绝出狱。

她说:

我没有罪,我要你们赔礼道歉。另外必须在上海和北京两地的报纸上公开刊登道歉声明。

看守觉得好笑,只好骗她说女儿在外头等着她,成功转移她的注意力后,就一边一个把她架出了看守所。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一缕缕干枯的灰白头发黏在头上

六年来,她第一次照镜子。

一看镜中的自己,她大吃一惊。

脸色苍白,双颊深陷,体重只有77斤。

一缕缕干枯的灰白头发黏在头上。

唯一显得特别明亮的,只有一双眼睛了。

她端详自己很久,许下愿望:希望不久脸色能红润起来。

而眼睛,她最美丽的眼睛,能以宁静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副惊弓之鸟的神情。

她积极地“修缮”身体,也修缮新住所。

别人告诉她女儿自杀了。

她不信,因为女儿的性格像她,是不会自杀的。

这时候的她,又有了新的生存目标:追查女儿的死因,让真正的罪犯伏法。

这个想法是相当天真。

可是,郑念的许多想法都是天真的。

出狱后的她,依旧善良,从不因为自己遭了罪就随意践踏他人。

一位阿姨被安排进来照顾她生活。

起初,阿姨监视她。

后来两人关系好了,给花园砌墙时,阿姨就主动请缨要回苏州老家,让老公帮忙买砖头。

郑念觉得阿姨是个头脑简单的人。

阿姨却整天乐呵呵的,给郑念的评语居然是:

哎呀,你一点不像他们说的,你人真好。


后来,朱太太一家搬来了。

郑念对朱太太很是头痛,经常讽刺她,可是两家总是一个屋子进出,郑念后来还经常帮她去国营小卖铺里买高级香烟。

来监视的人中,还有一个叫大德的男生。

他听说郑念的英语口语是全上海最好的,前来向她讨教。

结果,大德虽然依旧在监视,却经常陪郑念出去购物,代她排队,人多时就把人推开,给她让路。

大德人高马大,一眼就能看见货柜里在供应什么食物。

他对郑念说:

我喜欢和你一起出去购物,你总是拣最高级的东西买,这使我感到很有劲。


两人约着一起去吃大餐。

我能带你到任何一家你想去的餐馆。


郑念说:

不考虑花多少钱。


聊天时,大德的个人主义让她觉得惊讶,而大德则觉得她笨得可以。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对每个人都要慷慨

生活宽裕后,她觉得对每个人都要慷慨。

新年时,她孤单一人,有朱家、阿姨和大德作陪,她很高兴,居然一次性买了一个大蛋糕和两斤巧克力送给朱家。

后来朋友到访,竟说,

真奇怪经过这么一番折磨,但你看上去还是比实际年龄要年轻。


福楼拜曾经说过:

一位真正的贵族不在他生来就是个贵族,而在他直到去世仍保持着贵族的风采和尊严。


命运对她不公,她却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六年的牢狱生活,没有将她打垮,因为她觉得出狱后,见到女儿时一定要体面。

得知女儿已去世,她再次披上战衣,四处奔走调查。

最后,她决定离开祖国。

两个妹妹都在美国生活,她六十五岁了,也应该享受姐妹团聚的幸福了。

到了异国,她很快适应了现代化的生活,超级市场的购物、银行自动存取款等等。

她开始随心所欲的安排生活了。

家族存在海外的钱,够她生活了。

她对物质并不避讳,每天都享受着丰富商品与第一流的服务带给她的安全感。

可是,她似乎还剩下一点斗志,她总觉得似乎有一种东西在强迫着她,要把心中的话一吐为快。

她开始写作。

一个人坚持不住的时候,身旁的挚友就鼓励她写下去。

1987年,她出版了全英文写作的《上海生死劫》,追溯那段悲痛的经历。

出版的当年,就成为超级畅销书,享誉多国,再版多次。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献给梅萍

书的开头写了几个字:献给梅萍。

这是她死去女儿的名字。

而作者的名字,也从姚念媛变成了郑念。

这,纪念的是丈夫郑康琪。

这本书以其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朴质的叙述打动了很多读者,其中就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

给《纽约时报》写书评时,他称赞道:

在人的水平上,她的回忆录最伟大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对自己抵抗心理和身体的压力的记录。

信息多,充满了勇气的,吸引人的书。


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个女人的一生最灾难性的时刻,也记录下了她无尽善意的时刻。

经历了诸多苦难,她最后是认命的。

她觉得女儿的死是命中注定的,她抗争不了。

可是她的命,也是注定的。

她是个基督徒,她觉得既然上帝让她坚强的活着,把她对生活的要求,把她一直尊崇的优雅,说成好斗不驯,那她就这样活下去。

2009年,她因病离世,以94岁高龄走完一生。

朱大可说:

她有比古瓷更硬更美的灵魂。


《上海生死劫》的出版让她的生活再次忙碌起来。

她开始了全美巡回演讲,还设立了“梅萍基金会”,专门资助中国内地的留美学生。

她的善良让人铭记于心。

加拿大歌手柯瑞·哈特就专门写了一首钢琴曲向郑念致敬。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她的美,是有风骨的

她的美,是有风骨的。

她,一辈子都是传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到了郑念这里,试问苦难是否配得上她?

美,对她来说,是一种责任。

纸醉金迷里的保持优雅得体,不算什么;日常生活里保持优雅得体,也不算什么。

遭受苦难时的优雅与善良才最可贵。


人物|她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有风骨的一生写尽了美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