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湖北省,简称“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截至2018年末,湖北省下辖12个地级市(其中一个副省级市)、1个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武汉市,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2018年,全市下辖13个区。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从三国时期始建到1985年最后一次重建,历经1700多年,武汉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在他主编的《黄鹤楼志》揭秘了千年黄鹤楼的前世今生。

三国时期的瞭望楼,最早的黄鹤楼。公元223年,孙权为扼守战略要地,在黄鹄山(今蛇山)依山修筑了夏口古城,黄鹤楼作为城西南的瞭望哨楼同时诞生。

▲三国时期东吴瞭望楼模型 记者周超 翻拍
唐宋时期从“军事楼”转化为“观赏楼”,到了唐代,黄鹤楼从“军事楼”转化为“观赏楼”,仍坐落于黄鹄矶上。据宋代界画《黄鹤楼》,黄鹤楼已发展成建筑群体,依山面江。

▲宋代黄鹤楼界画 记者周超 翻拍
元代是否有楼有争议,一批史志学者根据史料推论,元代黄鹤楼不复存在;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据传世的元代夏永画《黄鹤楼图》,元代中期或末年黄鹤楼存在,它的环境设置比前朝黄鹤楼更为幽雅清静,建筑风格更加堂皇典雅。

▲元代夏永画《黄鹤楼图》记者周超 翻拍
明代形成“二顶三层”规模,据现存史料,明代黄鹤楼被毁3次,重建3次,明代最后一座黄鹤楼毁于明末农民战争时,已形成“二顶三层,高约五六丈”的规模。

▲明代安政文界画《黄鹤楼雪景图》 记者周超 翻拍
清代三次烧掉,清代200余年间,黄鹤楼遭受3次毁灭性火灾,前两次得以重建。最后一座黄鹤楼同治楼被烧毁后,1907年在黄鹤楼遗址上修建了奥略楼,很多外地游客误认为黄鹤楼,后被拆。1985年,设计师以清代“同治楼”影像为参考,在蛇山上建起今天的黄鹤楼。

▲1871年英国人汤姆逊拍的黄鹤楼实景图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从瞭望守戍的“军事楼”逐步演变成为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胜像宝塔
胜像宝塔,修建于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为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建,是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原来在黄鹤楼原址的黄鹄矶头,1955年迁至黄鹤楼公园西门,塔型属于佛教密宗佛塔。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胜像宝塔色泽白润,古朴雅致,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一座喇嘛式白塔。


黄鹤楼原址的胜像宝塔,俗称孔明灯,对岸是汉阳
元代威顺王宽彻普化
宽彻普化,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脱欢之子。泰定三年,封威顺王,镇武昌,赐金印。据说,苏氏家族的始祖是元末的义王和尚,义王和尚是威顺王宽彻普化的儿子。

黄鹤楼白云阁
白云阁高41.7米,比黄鹤主楼仅低10米,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阁名由著名史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书写。

毛泽东词亭
在南楼东南侧,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鹅”碑亭
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写下此字。1986年,依拓本重新制作鹅字碑,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搁笔亭
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坐南朝北,亭柱上的楹联系清嘉庆年间江夏县令曾衍东为太白堂所拟的旧联“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由湖北籍戏剧家曹禺所书,亭名行体字由诗人臧克家重新书写。

岳武穆遗像亭
岳武穆遗像是历史文物,这尊岳武穆遗像刻在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的青石碑上, 青石碑置于亭中,亭以碑得名。

四季石牌坊
四季牌坊示意黄鹤楼春夏秋冬的四时风景,用青灰石雕塑而成,为典型的徽式风格。每座之间均相隔50米,系二柱坊。每坊高约8米、宽7米;二柱的下部均有6面石鼓作帮衬,牌坊上部中是由34组斗拱所撑托的“品”字形的牌坊屋顶。4座牌坊的横额上方分刻有鹤舞、鹤翔、鹤鸣、鹤栖的图案,横额上则是描绘鹤楼四季景色的诗句。

黄鹤归来铜雕
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龟蛇鹤”的创意即源于民间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感动天庭,玉帝派龟、蛇二将协助。为镇江患,龟、蛇隔江对峙,变身为两座大山,形成“龟蛇锁大江”之势。水患平息后,人民安居乐业,黄鹤归来。

黄鹤楼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像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一楼
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这幅彩瓷嵌壁画气势宏伟,生动而精致,将黄鹤楼的故事演 绎得出神入化。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

三楼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

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自创建经历1700多年,被誉为天下名楼,吸引了历代众多著名文学家、诗人,仅旧志中收录的诗文就多达近400多篇(首)。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