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他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是中国文坛豪放派的代表,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他被称为“词中之龙”,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理想。他逝世前还高喊“杀贼,杀贼”。
他擅长以文为词,其词艺术风格多样,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他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既能抒写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任何风格他都信手拈来,词史上与东坡齐名,而他的人格与文采,将豪放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是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不得不说的人物。
我们一起来体会他的壮志豪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在词中作者用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在结构上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一句否定九句,前面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壮词”瞬间变成“哀词”,陡然下落,戛然而止,无限悲愤不言中。
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 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虽无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体现作者壮志难酬、心中愤懑不平的感情。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分别之后。
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