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大家都知道中国清朝康熙年间有科举制用来选拔人才当官。张廷玉参加科举,在殿试中只考了三甲152名,但康熙调来卷子一看就说:这成绩可列一甲!这是怎么回事呢,煌儿就给大家讲一下。
在康熙三十九年间,张廷玉年满28岁,为了参加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会试,从老家桐城,来到了京师。但是不巧,张英在当时被康熙帝任命为这次会试的主考官,而张英就是张廷玉的父亲。
而按照清代的制度呢,如果考官是父亲的话,那么他的亲属和儿子都要回避,禁止参加这次考试。这就意味着要么张廷玉放弃会试,要么张英放弃主考官的职位。但是,因为张英主考官这个职位是皇帝所任命,所以理论上来说张廷玉就要放弃会试。
张英回答家之后,感到非常的愧疚,不敢去见自己的儿子。会试三年举行一次,而对青春来说能有几个三年呢,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找不回来。不过也不能不告诉儿子,所以思虑之后张英决定把这件事告诉儿子。当张廷玉知道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感到不满,而是表示自己愿意退出,并且对张英很庄重的行了礼。
很快朝廷的内外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也都一致认为张廷玉只能错过这次考试了,正当人们都为张廷玉感到惋惜的时候,康熙帝突然表示张廷玉可以参加考试,只不过张廷玉的考试卷只能由皇帝亲自审阅,既然皇帝已经这么说了,那么大家也都不敢多说什么。
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张廷玉果然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取得了殿试的资格。在殿试中,每个学子都认真地考试,这一路考下来张廷玉都非常顺手,感觉对自己非常的自信。没有对一甲前三名的把握也有二甲前几名的自信。
然而现实总是偏离理想,他的父亲张英没有让他这么顺利。放榜的那一天,张廷玉像其他学子一样,仔仔细细的看着榜上的名词,可是在前几排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最后终于在三甲152名的地方看到了自己名字,虽然自己的名字上了榜,但是也低的难以启齿。
其实并不是张英想要为难自己的儿子,因为他害怕儿子考的靠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从背后打黑枪。但是康熙帝早就听说张廷玉的学问是很高的,他对这个名词也很疑惑,于是叫人拿来张廷玉的卷子亲自审阅。
康熙审阅张廷玉的卷子时非常惊讶,这么完美的答卷完全可以当一个榜眼或者探花的。可是张英却给自己的儿子这么低的名次,甚至差点就落榜。如果是给别人这么做,那么张英肯定会被革职的。
但是父亲给儿子降低名次,也自然不能说是舞弊了。当时名次已经定下来,无法再修改了。但是康熙也不是没有办法,他通过破格录用张廷玉,让他成为翰林院庶吉士进入读书人最高的殿堂,也为以后打好了基础。
或许这也是张廷玉的运气,虽然考的名次很低,但是却破格被选为了庶吉士,有人说张廷玉也就是运气好。其实也不然,如果没有强大实力的支撑,张廷玉又怎能走到这一步呢?感谢大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