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杭州西湖有三怪:断桥不断,孤山不孤,长桥不长。
这其中的孤山,高不过三十五米,却是观赏西湖景色的绝佳选择。
北宋年间,杭州人林逋,在孤山上造了几间房子,种了一片梅花,养了两只鹤,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而林逋却放弃了城市里的繁盛,放弃了入朝为仕这一古代读书人的毕生追求,默默地在孤山上过着“带月荷锄归”的清逸。
这月,是西湖水天映照的一弯新月;
这锄,是种梅树的锄,比起陶渊明的南山锄,又多了几分清美意境。
他养的两只鹤,又让他有了些仙气。
更多的时光里,他在孤山上写诗作画。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那都是绝好的诗,绝好的词。
林逋为何要选择如此清幽的隐逸生活呢?
林逋饱读诗书,也曾意在入世,然而一腔士子热血,却偏偏被冰冷的现实浇灭。
当时,北宋与辽国战争频频,虽然打赢了,却还是屈膝签下了“澶渊之盟”,年年纳税送钱;一代名臣寇准蒙冤,沦为阶下囚;大宋皇帝更是搞了一个滑稽的泰山封禅来愚弄臣民。这一切的一切,让林逋报国无门,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于是,和靖先生便在孤山上做起了洁身自好的隐士,从四十岁起,一住就是二十多年,梅妻鹤子,直到去世,再也没有被红尘俗世打扰。
宋真宗赵恒知道他的高才,曾经想请他去给太子教书,不料被他一口回绝。后来,临终前,他在绝笔诗中还对自己的拒绝自感得意: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西湖的湖光、山色、梅影之中,孤山上的林逋将中国源远流长的隐士文化,推到了一个令人只能仰望的高度。
一梅一鹤一人一孤山。
千百年后,孤山又有了苏曼殊,有了冯小青,有了秋瑾,但孤山,说到底了是和靖先生的孤山,带着一种遗世而独立的清澈光辉。
如果你去孤山,在孤山东北麓,你还会看到一座为纪念林逋而修建的放鹤亭,亭中是康熙手书的《舞鹤赋》碑石。
水清石出鱼可数,人去山空鹤不归。
其实,和靖先生也是个至情至性的人。
林逋,公元967年一1028年。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今存词三首,诗三百余首,故宫绘画馆藏有所书诗卷。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浙江新闻客户端。
苹果用户可登入AppStore搜索“浙江新闻”下载;安卓用户请可在各大市场(如豌豆荚、360手机助手、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宝、应用汇、安卓市场、安智市场、机锋市场、91手机助手、百度市场等)搜索“浙江新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