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美文欣赏 > 身长八尺是多长,百丈冰有多厚,万仞山是多高,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身长八尺是多长,百丈冰有多厚,万仞山是多高,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我们读古代诗文,经常会遇到一些让现代人摸不着头脑的长度,比如:邹忌修八尺有余;关羽身长九尺;王屋、太行二山,高万仞;一片孤城万仞山;白发三千丈;瀚海阑干百丈冰……当然这里面有些属于夸张的情况,我们先不管它是否夸张,你是否了解古代这些长度单位与我们今天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呢?如果放到今天,这些长度又应该多长?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身长八尺是多长,百丈冰有多厚,万仞山是多高,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白发三千丈

金庸大师的小说《神雕侠侣》中曾写到了兄妹三人:裘千丈、裘千仞、裘千尺,由此我们可以分辨出丈、仞、尺三者的关系是:丈>仞>尺。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个长度单位的长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丈”。

在今天,“丈”仍旧是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一丈=十尺=一百寸=333厘米。在古代,它是不断变化的,大致情况如下:

身长八尺是多长,百丈冰有多厚,万仞山是多高,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裘千丈

商代,一丈合今169.5cm

周代,一丈合今231cm

秦时,一丈约231cm

汉时,一丈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丈合今242cm

南朝,一丈约258cm

北魏,一丈合今309cm

隋代,一丈合今296cm

唐代,一丈合今307cm

宋元时,一丈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丈合今311cm

身长八尺是多长,百丈冰有多厚,万仞山是多高,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瀚海阑干百丈冰

“丈夫”一词应该源自商代,人高约一丈左右,故称“丈夫”。“白发三千丈”是夸张,按唐代一丈合307cm计算,三千丈就是九千多米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百丈冰就是三百多米厚的冰,这也不可能,所以也是夸张。

再来看“仞”,《说文》解释说:伸臂一寻八尺也。古代说法不太一致,有人认为,周时一仞为八尺,汉时一仞为七尺,在后世只是作为一个长度单位来使用,没有明确的换算关系。按照周代一尺约合今天19.91cm,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计算,一仞大约为1.5米,“王屋、太行二山,高万仞”,换算下来就是一万五千米,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了,所以,这也是夸张的写法。那么后来的“万仞山”自然也是夸张了。

身长八尺是多长,百丈冰有多厚,万仞山是多高,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王屋山

“尺”在古代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一长度反应如下: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27.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身长八尺是多长,百丈冰有多厚,万仞山是多高,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关羽身高九尺

“邹忌修八尺有余”,那么邹忌的身高约为160cm,看来,当时的美男子,并达不到今天高富帅的标准。三国时关羽身高九尺,大约为218cm,比今天的姚明差多了。张飞身高八尺,大约为194cm,在今天也是较高的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大约为九百多米,这样看来,到不像夸张了。

除了较常见的丈、仞、尺之外,还有黍、寻、扶、咫、跬、步、常、舍等。

黍,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二黍许”,即“二分左右”。

寻,周代八尺为寻,1寻=8尺=160cm。

身长八尺是多长,百丈冰有多厚,万仞山是多高,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飞流直下三千尺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扶,四指并拢的宽度为“"1扶”,古代有“1指为寸,1扶4寸”的说法。

庹tuǒ,双臂伸展后的长度为庹,1庹≈5市尺。

墨,一墨等于5尺。

步,1步=1寻=2跬,一步: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常,“倍寻为常”,所以,1常=2寻。

舍,三十里。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三舍”即“九十里”。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 叶天士|“天医星”由来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天医星,清代梁章钜《浪迹丛谈·续谈·三谈》卷八记载了“叶天士遗事”,其中提到叶天士自封“天医星”。相传,江西张真人路过苏州吴中县,重病不起,几近危殆,所幸服用了叶天士
  • 邓散木五体《正气歌》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正气歌,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