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湖南湘乡一个男婴出生了,他就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自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他日后的人生道路——科举入仕。因为他的祖父曾玉屏和父亲曾麟书将光宗耀祖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个长子身上,因而,曾国藩除了读书别无选择。
如果将清代的科举制度形容成一个金字塔,那么入翰林院成庶吉士乃是塔顶,其下为进士,再下为举人,最底层的则是秀才。幸运的是,曾国藩一直从塔底爬到了塔顶,但这个过程却很艰辛。道光十二年,曾国藩不负众望考取了秀才,道光十四年,曾国藩赴长沙乡试,又考取了举人。可是在会试的道路上,他走得却不顺利。
第一次参加会试是在道光十五年,这一次曾国藩会试未中,名落孙山。道光十七年,曾国藩开始准备来年的会试,可是当时他的家中已经一贫如洗,连进京的盘缠都没有。家人想尽一切办法才从亲朋好友那筹集到32缗。
这32缗是多少钱呢?换算成现在大致相当于12000人民币。那时候从湖南到北京,要么骑马要么步行,连盘缠都凑不够的曾国藩只能步行入京。因而这一路光是乘船、住宿的花费就不菲。所以尽管他省吃俭用,但到了北京时,身上仅剩下3缗。
问题是,到了北京时距离开考还有一段时间,可以想象曾国藩的日子过得有多艰难。道光十八正月,会试如期进行,曾国藩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机,开始其叱咤风云的征途。正是这科会试,曾国藩摆脱了十年寒窗,中第三十八名贡士。在不久举行的殿试中,他以三甲第四十二名获同进士出身。
可是,考中进士后曾国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反倒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原来,按清朝惯例,进士朝考优异者才可入翰林院,而只有翰林出身,日后才有资格入阁拜相,位极人臣。从清代历年铨选翰林的情况来说,只有一甲、二甲进士才有机会进入翰林院,三甲基本是没有可能的。
可以想见像曾国藩这样一无靠山、二无钱财的农家子弟来说,若能以三甲进入翰林院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曾国藩雄心勃勃,他身上有执著上进的品格,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努力着,准备攀上金字塔顶。
当时的人都很清楚,一个读书人能考上进士已经是心满意足了,即便是三甲进士也足够荣耀。至于能不能成为翰林那全凭命运的安排,反正再不济也能放外个知县或是到六部中去做个小官。
但曾国藩心里想的就一条,无路如何也要挤进翰林院。为此,他做了一些必有的工作,即联络京中湖南籍的官员,试图得到他们的帮助。抱着投石问路,迎着天大的困难也要上的态度,曾国藩首先找到了御史劳崇光。劳崇光对这个老乡多少有些耳闻,随后的见面,他更加确信曾国藩绝非凡夫俗子,日后定有作为,于是决定帮他一把。
当年主持朝考筛选庶吉士的是当朝重臣穆彰阿,曾国藩刚刚考完便匆忙赶到劳崇光府上,劳崇光早已安排好写手将他的考卷誊抄十份,然后分别送给当朝各位显要,这其实就是一种炒作方式。
因为曾国藩的文章写实在是好,第二天,主考官穆彰阿等人都已听到有一名三甲的进士文笔很出众。于是立即调来曾国藩的试卷亲自审阅,果见他的策论稳妥正大,似有一派大家风范。尤其是文中“若夫贤臣在职,往往有介介之节,无赫赫之名,不立异以循物,不违道以干时”这几句,让穆彰阿十分受用。
穆彰阿为官几十载政声不闻,朝野对他多有非议,可是他靠着圆滑处世的修身功夫得到道光的宠信。曾国藩的这番言论正好给了他“无大功无大名”的“贤臣”以最体面的托词。为此穆彰阿对曾国藩很是欣赏,当即将他的成绩列为朝考一等。曾国藩也因此顺利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
从曾国藩活动劳崇光再刻意讨好穆彰阿这两件事上,似乎觉得有点上不了台面,可是这不算什么,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步错步步错,曾国藩若是没能进入翰林院,他就不可能做到十年九迁,一跃成为二品大员,也更不可能成为晚清中兴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