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其十(魏晋·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到底是写什么的?
如果想当然地认为这首诗只是同情牛郎和织女的离别之苦,那么,牛女之间的距离,到底是有“迢迢”那么远,还是象“河汉清且浅”那么近?面对这个自相矛盾的说法,我们如何自圆其说?
这正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古诗十九首》的含蓄深婉,就在于这些貌似相互矛盾之处的微妙体验,《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相互的矛盾勾连,极其委婉地传达自己的主观倾向。
首句“迢迢牵牛星”,把镜头从远古拉到现实,从外太空拉到我们眼前,牛郎先闪亮登场。
镜头从空间和时间的遥不可及渐渐拉近,牛郎的面貌应该越来越清晰吧?
不,这个飘忽的牛郎近到一定程度,却切到一个固定处,织女的清晰特写——皎洁而靓丽。这个变换,远不止“互文见义”那么简单,从镜头语言来说,这里两个人物如此出场,有个总览全篇的暗示意义,或许诗人自己也未必意识到,但这却透露了诗人的主观态度。
这首诗是写织女的,它写织女的心事,所以与牛郎也密不可分。
一个“迢迢”一个“皎皎”,不只是形容男女那么简单,如果诗人心里没有先入为主,他也可以说“迢迢织女星,朗朗牵牛郎”,两星的距离是相对的,却只把牛郎说成“迢迢”,这两个镜头关联起来,暗示着诗人所理解的牛郎与织女的关系。
之后,镜头拉开,写织女动作,很好理解,就像《木兰诗》一样,织布是机械的动作,心思不在这里。一句“泣涕零如雨”倾注了诗人多少关切之情?
这里“泣涕”是个客观镜头,“零如雨”却带着怜香惜玉的主观感受。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似嗔似怨,含蓄婉转,其意无限。
“脉脉不得语”说织女对牛郎满怀感情,“盈盈”虽指河水,但也暗含着织女的感情至清至纯。
如此皎洁多情的一个女子,为什么“泣涕零如雨”?她怨什么呢?
通常,我们心里有一个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定式,便想当然地认为这是织女在“怨”王母画了一道银河界限让他们不能相见。
但此处织女明言“河汉清且浅”,相去也不远,却为什么“脉脉不得语”呢?
我们说,《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是一个机缘凑泊不可多得的历史现象,其作者的地位之低下,让他们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比此前和此后的任何一代知识分子都更加“接地气”,他们又有通常这个阶层的人很难有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把“迢迢牵牛星”和“相去复几许”联系起来,这个矛盾,我们权且不看作是诗人的失误,而看作别有心曲。
那么,诗人借织女之口表达的是,牛女悲剧,其咎或在牛郎而不在王母。
生活中的常识,他人怎么可能分开两个真正相爱的人呢?王母的能力也只限于一条“河汉”,在织女和诗人的眼中,那是既“清且浅”的小“case”,而分开牛女的真正原因,却是在织女那一声如泣如诉的哀怨中:“相去复几许”?“脉脉不得语”。
不管这牛郎是因为“傻”还是因为“花”,或者是现实的投机心理,看不上织女的家境“贫”或“寒”?总之人家“皎皎河汉女”在那一水之隔的地方脉脉含情地哭得梨花带雨,他却毫无感觉没一点表示,说这事怨他一点不为过吧?
即便现在,这也是生活中常常上演的一幕,爱情中,至少女人的感受里,常常是“牛郎”既傻且笨不懂风情不通灵犀,或者既奸且滑,把感情放在现实的权衡之后……。
说古诗作者能以女性角度去写贴近生活的内容,也并非因为他们比其他时代的男人更多怜香惜玉之心,而是,那个时代的他们,地位下降与女性差不多一样地被社会精英势力边缘化,他们在边缘化的感受里,毫无自主能力,毫无进言机会,这一感受正与当时女人在社会上甚至家庭里的地位和感受一致,所以有了惺惺相惜的灵犀相通。
这首诗写牛女感情别出新裁,正是诗人从牛女爱情的“不对等”中看到与自己在社会上的感受相一致之处,进而产生了与织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知遇之情,只不过,古诗的作者不习惯唐人那样的直白,只用“迢迢”和“相去复几许”的矛盾,委婉地关联出这种心情。
所以,这首诗不是简单写牛女悲剧,而是写织女在不对等的感情中对牛郎的一些哀怨和不满,也是诗人在“求进”的渴望中对权力阶层的那种既爱又恨又无奈的感受。
把牛女爱情悲剧理解成这个角度,比神话传说都更有现实性也更接地气。
这就是《古诗十九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成就,或许真的“诗人不幸则诗幸”?
梦也无声 著名诗人、诗词评论家,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好者实践者传播者,作家、影视编剧、影视策划人。当前国内旧体诗的领军人物之一。为新浪诗友写作诗评六十多万字,自创古体诗词作品千余首,诗词、评论、书序作品散见于诗友专集和国内各地专业出版物中。是少儿戏剧体验计划的总导演,项目策划和发起人之一。电视剧《爱无罪》、《无处可逃》、《剑拔弩张》主创之一南海旅游项目大型动画片《永乐龙洞》主创之一“禅月诗心”广东省2018年度十大年度诗词人物评选活动主要发起人、组织者,主创和艺术指导。
作者:梦也无声
编辑:小楼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