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柳亚子,1887年出生,1906年先后加入同盟会、光复会。
秋瑾,1875年出生,革命先驱,于1907年浙皖起义中殉难,同时也是同盟会、光复会的双重会员。
秋瑾年长柳亚子一轮,在秋瑾人生的最后几年,她和柳亚子有所交往。事实上,秋瑾及秋瑾之死,对柳亚子影响很大。
同为双重会员
柳亚子和秋瑾都是同盟会、光复会成员,二人与“两会”的关系既相同又有所区别。
秋瑾是先入光复会,再入同盟会。据《秋瑾年谱》记载,秋瑾1905年6月“回绍兴与徐锡麟见面,由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9月,“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所以秋瑾和“两会”关系比较清晰。
而柳亚子,是先加入同盟会,还是先加入光复会,则有些争议。这里面的原因在于柳亚子自传年谱和后来的回忆中相关内容出现矛盾,其自传年谱明确说明先入同盟会,但是后来的回忆则持相反说法。张明观考证认为“加入光复会应在加入同盟会之前”。现在看来,究竟先入哪个会似乎还有商榷的必要,有待于更多的史料。但是没有争议的是,柳亚子在1906年初,同盟会和光复会都加入了。
同时加入同盟会和光复会的,基本上都是江浙一带的革命者。光复会以浙江为基地发展会员,秋瑾是光复会的重要领导,而柳亚子在其赴上海学习教学时,接触了大量的江浙革命者,加入光复会也是理所应当。
值得注意的是,同盟会吸收了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组织而成,后续光复会会员多数选择加入同盟会,这也导致柳亚子加入同盟会,也是顺理成章。
这样一来,秋瑾和柳亚子都成为同盟会和光复会的双重会员。
与孙中山见面
1906年7月中下旬,短暂停泊在上海外海的一艘轮船上,有一位中国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此时为了革命,孙中山急需筹款,从日本赴南洋,途径上海,秋瑾则主要参与了筹款这项工作。
秋瑾和熊成基等人,为筹款付出不少努力,终于让孙中山及时得到筹款。这段时间,秋瑾和孙中山在上海有次见面。有意思的是,当年还不满20岁的柳亚子,也借此机会,在高旭等人的带领下,同孙中山相见。
其实,孙中山此时正处于建立同盟会后的压力时期,而这个压力正来自于钱款,故这次筹款对后续革命事业的开展有重要作用。秋瑾等人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其实也能体现出光复会与同盟会革命道路的一致性,这也是他们合作的基础。至于多年后光复会和同盟会的分裂,那是有不少其他的因素存在,但两者间共性明显,那就是二者都支持革命,大方向应该是一致的。
不过,秋瑾和柳亚子有没有同一时期去拜见孙中山,则无法考证。但是,这段时间秋瑾和柳亚子应该见过面,因为同年发生的一些事情,隐含说明二人的交往,比较深刻。
柳亚子被捕杀的假消息
秋瑾作为一个著名的革命家,自己也是优秀的诗人。1906年,秋瑾曾作诗《次季夏桂湖夜饮》,云:
美尽东南客,桂湖喜作乡。
杨公诗卷永,亚子玉魂芳。
散发高轩卧,迎风片体凉。
星垂天际远,虑涤好行觞。
1906年,恰好是革命者最危险的一年,因为在同盟会成立的大背景之下,清政府也加大了对革命者的搜捕。而就在此年,一度疯传柳亚子被端方捕杀。所以秋瑾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诗,这也正好确凿无疑证实柳亚子和秋瑾的关系之密切。
因为柳亚子在1906年之前长期以来使用的名字是柳弃疾,所以很多人在这个时间称呼柳亚子实际是“弃疾兄”之类。1906年,高旭开始称呼柳亚子为“亚子”,柳亚子也欣然接受,但是这一年,“亚子”的称呼也只是在一个极小的范围。而秋瑾这时在诗歌里这样称呼柳亚子,恰恰说明两人熟知。
当然,柳亚子并没有被端方捕杀,实际情况是柳亚子回到了吴江乡下,受父母之命,和郑佩宜结婚。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对上海疯传的柳亚子被捕杀的消息进行辟谣,而秋瑾知道消息后,显示出的难受和伤心,从诗中可以感知。
这次误会,反而印证了秋瑾和柳亚子的革命友谊之深。
“聚散无常,徒增感慨”
从史料可见的内容上,秋瑾和柳亚子两人的交往时间相当之短,大约就是1906年、1907年中零星的时间,但是不仅秋瑾记住了柳亚子,柳亚子更是对秋瑾印象深刻。因为秋瑾作为一名女革命家,自身素质和能耐确实让一直参与革命的柳亚子景仰,更为关键的是,1907年秋瑾为革命殉职,这对柳亚子而言,相当重要。
1908年,柳亚子曾给沈昌直写信,还提到秋瑾殉难对其的影响:
比惟陈子佩忍,自西湖归,辱承存问,商量旧学,涕泪楚囚,始稍稍摅其怀抱。顾流连二日,亦竟别去,昔人称抟沙脱去,又隔两尘,聚散无常,徒增感慨耳。况值钩党繁兴,秋荼网密,海上故人遂有横遭罗织者……
而柳亚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也包含着秋瑾对他的深刻影响……
(作者张杰,柳亚子纪念馆文史研究员)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