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发生在夏侯霸投靠蜀汉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夏侯霸、姜维和刘禅。原文如下:
(姜)维就席问曰:“今司马懿父子掌握重权,有窥我国之志否?”霸曰:“老贼方图谋逆,未暇及外。但魏国新有二人,正在妙龄之际,若使领兵马,实吴、蜀之大患也。”(姜)维问:“二人是谁?”霸告曰:“一人现为秘书郎,乃颍川长社人,姓钟,名会,字士季,太傅钟繇之子,幼有胆智……及稍长,喜读兵书,深明韬略;司马懿与蒋济皆奇其才。一人现为掾吏,乃义阳人也,姓邓,名艾,字士载,幼年失父,素有大志……人皆笑之,独司马懿奇其才,遂令参赞军机。艾为人口吃,每奏事必称艾艾。懿戏谓曰:卿称艾艾,当有几艾?艾应声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其资性敏捷,大抵如此。此二人深可畏也。”
维笑曰:“量此孺子,何足道哉!”于是姜维引夏侯霸至成都,入见后主。维奏曰:“司马懿谋杀曹爽,又来赚夏侯霸,霸因此投降。目今司马懿父子专权,曹芳懦弱,魏国将危。臣在汉中有年,兵精粮足;臣愿领王师,即以霸为向导官,克服中原,重兴汉室:以报陛下之恩,以终丞相之志。”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马懿控制朝政后,夏侯霸唯恐遭到清算,便起兵作乱。在郭淮与陈泰的夹攻下,夏侯霸走投无路,只好逃到汉中投靠蜀汉。姜维对夏侯霸的到来非常重视,并向他打听曹魏内部事务。夏侯霸告诉姜维,曹魏最近出现了钟会和邓艾这两位人才,提醒姜维多加提防。此后,姜维带夏侯霸来到成都求见后主刘禅,正式提出出兵北伐。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姜维口中的“何足道哉”, 意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中的“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小说中提到的夏侯霸背叛曹魏投靠蜀汉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夏侯渊传》载:“及司马宣王诛曹爽,遂召玄,玄来东。霸闻曹爽被诛而玄又征,以为祸必转相及,心既内恐;又霸先与雍州刺史郭淮不和,而淮代玄为征西,霸尤不安,故遂奔蜀。”由此可见,夏侯霸之所以投靠蜀汉,的确是因为担心受到曹爽事件的影响,担心会受到株连。
至于小说通过夏侯霸介绍的钟会与邓艾这两位曹魏后期著名统帅的情况,也基本符合历史的原貌。钟会的成名,虽然不像小说所言是受到了司马懿的夸赞,但的确与曹魏元老蒋济有着直接的关系。据《三国志·钟会传》载:“中护军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也。’”当然,除了元老蒋济的夸赞之外,钟会得以成名更为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家族的巨大影响力。钟会家族家世显赫,祖辈便在朝中为官,父亲钟繇更为曹魏帝国的开国元老。钟会有这样的背景,再加上蒋济这样的元老夸赞,少年成名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与钟会仕途一帆风顺相比,邓艾的成长过程非常艰辛。《三国志·邓艾传》称,邓艾家境贫寒,幼年丧父。为了养家糊口,从十一岁开始,邓艾变成了一名放牛娃,历尽艰辛,到了青年时期也不过是县里的一名小吏,无权无势,毫无升职的机会。直到四十二岁时,邓艾才遇到了一位贵人,从而彻底改变了邓艾的人生轨迹。这个人便是时任太尉的司马懿。据《三国志·邓艾传》载:“(邓艾)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由于得到了司马懿的垂青,邓艾的仕途突然间一片坦途,先后担任过参征西军事、南安太守、城阳太守等职。司马懿病逝后,邓艾又等到了司马懿之子司马昭的重用,成为曹魏西北战场上的一员悍将,并多次击败姜维。司马昭发动伐蜀之战时,邓艾又成为大军统帅之一。在占据胶着的情况下,邓艾翻越阴平小道突入汉中,并迅速占领江油、绵竹等地,迫使后主刘禅开城投降,蜀汉帝国也因此而灭亡。不过,邓艾的结局非常悲惨。伐蜀之战结束后,邓艾遭钟会陷害。司马昭下令将邓艾罢官免职,押往洛阳受审。在前往洛阳途中,邓艾被杀。一代名将就这样消失于历史舞台。
邓艾被害九年后,这桩冤案终于得到了昭雪。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司马懿的孙子、西晋帝国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下诏说:“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至此,邓艾与司马懿家族的恩恩怨怨才宣告结束。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