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相信玩收藏的人对于项元汴不陌生,对于天籁阁就更不陌生了。

毕竟这个被誉为明清以来八大鉴赏家之首的男人,也被认为撑起了半部中国美术史和书法。

因为,有人说他的书画收藏总量大概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半,世界上诸多博物馆中国书画类的镇馆之宝都来自于他。
总之,这是个拥有无数故事的男人。

△顾恺之《洛神赋图》 项元汴旧藏
项元汴精于鉴赏,辨别真赝,析及毫发,当时无人可比。
要是这样说,你可能还不太了解这位明代的收藏家在当时有多牛。

但如果你知道明万历皇帝闻其名特赐玺书征他出来做官却不赴、乾隆是他铁粉的时候,你应该就会明白当时的他有多厉害。

首先来说说他让人无法不羡慕的朋友圈。
项元汴少即英敏,博雅好古,绝意仕进。
得益于父亲留下的万贯家财,他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受家族文化的熏陶,项元汴虽是商人,却热衷于书画收藏,他的哥哥引导他与当时文坛、画坛的名人交往。
所以当时他与明代大多数书画大家都有交往,“所与交游皆风韵名流,翰墨时望”。

▲明 项元汴 梵林图卷
比如文征明。
在当时文征明不仅是当红画家、吴门画派的盟主,而且在江南一带的书画鉴藏中也是泰山北斗一样的人物,曾为他写卷。
文征明长子为明代流派印章的开山祖,也为其刻印。

▲文征明
另外,明代大画家仇英也曾为他高价定制画作;
陈淳为写意花鸟画宗师,曾教项元汴绘画;
大书法家董其昌年轻在项元汴家当过家庭教师;
......

▲董其昌
可见,就明朝当时的名家之作,项元汴收藏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
当然,江湖上流传着项元汴的许多轶事。有对他路转粉的,也有路转黑的。
他的众多追随崇拜者,清有乾隆皇帝,今有众多世界一流博物馆。

▲《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乾隆六下江南,都到过嘉兴,八游南湖,专访天籁阁旧址,游览的时候还为他写诗。
当年乾隆最后一次南下嘉兴,写了一首《天籁阁》:
携李文人数子京,阁收遗迹欲充楹。
云烟散似飘天籁,明史怜他独挂名。

并且下旨在承德避暑山庄新建了一座“天籁书屋”,收藏了几幅曾藏在天籁阁的精品画卷。

▲项元汴的藏书印
而对于黑项元汴的人也不少,不喜欢的理由则大概主要来自于项元汴的收藏行径。
因为他们看不惯又是“弹幕”式盖章又是“账簿”式收藏编号。


▲《心经》上项元汴鉴藏印
爱盖章
在书画上盖章本来是宋代以来的传统,可是像他这样基本上看一次就盖一次的也算是天下第二了。
第一便是他的粉丝乾隆,不懂当年乾隆爱盖章的习性是不是就此而来。

所以很多人了解项元汴项墨林的名号,最早是从碑帖、书画的鉴定章上。
在许多价值连城的画卷和法书上,经常会看到一些篆刻精巧的藏书印章,签有“墨林山人”、“天籁阁”、“项元汴印”等字样印章。

▲项元汴曾得意地为怀素《论书帖》书写一段长跋
那有多夸张呢?
举个例子,在《卢鸿草堂十志》中盖了近100方,怀素《自述帖》上盖了70多方……

▲韩滉《五牛图》 项元汴旧藏
爱编号
他不仅盖章,还将自己收藏的所有作品做了一个编号,编号是按《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而来。
如韩滉《五牛图》的编号是“此”字,王蒙《稚川移居图》对应的是“圣”字。

▲苏轼《致梦得秘校尺牍》
右下角有千字文第八○一「具」字编号
爱标价
他也喜欢明码标价,意思就是在藏品的题款中把购买的价格也写上去。
他藏的最贵的是王羲之的《瞻近帖卷》,二千金;其次是怀素《自述帖》,值千金;赵孟頫《书道德经卷》“其值七十金”……

▲杨凝式《韭花帖》跋尾项元汴的标价
▽▽▽
最后要来说说馆藏这些价值千金的地方——天籁阁。
天籁阁,得名源于一架古琴。
项元汴曾获一古琴,上刻“天籁”两字,故将其储藏之所取名“天籁阁”。

那么天籁阁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以其最著名的书画收藏为例,历史学家陈寅恪的弟子翁同文曾根据千字编号推测出了项元汴书画的收藏总量——2190件。

▲唐 韩幹《照夜白图》 项元汴旧藏
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
对比下汇聚了数百年积累以及举国之力做收藏的故宫博物院或许比较直观。
根据《故宫书画录》,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收藏为四千六百余件,也就是说项元汴个人的收藏,就将近故宫的一半!

▲仇英《临宋元六景(局部)》
后有项元汴印等及千字文第六八九「聆」字编号
更不用提其收藏质量之高!
其中不仅有王羲之、怀素、欧阳询、颜真卿、黄庭坚等书法名帖,还有顾恺之、韩滉、宋徽宗等绘画精品。

▲米芾《清和帖》 项元汴旧藏
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王羲之的《瞻近帖卷》《行楷书千字文》、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米芾的《清和帖》等都曾经置于天籁阁。

南宋大家李迪的《雪树寒禽图》和《双雏待饲图》也都曾进入天籁阁。
可以说,他凭一己之力撑起了半部中国美术史。

据悉,当时进入过天籁阁的明代何良俊惊讶到哑口无言。
他描述那里陈列着商周的彝鼎、汉代的玉器、唐宋的巨迹、宋元的名画、永乐朝的漆器、宣德朝的香炉,还有数之不尽的大小瓷器、古籍、古砚、佛像与各类珍玩。

▲明 文征明 《真赏斋图》(局部)
好像整个世界的宝物都挤到了这小小的地方。
传说,如果想把这里所有的藏品看一遍,需要花上两个月的时间。

▲《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 项元汴撰绘 定兴郭葆昌校正
这就是天籁阁,让后世为之赞叹并且无限向往的天籁阁。
他所收藏的明和明以前的中国书画数量之大,价值之巨,当今没有任何博物馆可比!

▲项元汴跋《中秋帖》(局部)
所以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说这里是所有当时的文人、后世的艺术史学家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天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