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诗鬼李贺是一个极其浪漫的诗人,其浪漫程度,纵观大唐也只有他的浪漫能与诗仙李白一较高下了。世人常会用“鬼话连篇”、“鬼气森森”、“鬼才”来说这位诗人。他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语言用词奇特,常给人凄美诡谲的感觉。这也是李贺让人耳熟能详的诗作不多的原因之一,并不平易近人,甚至让人很难理解。但要细细读来,你便会喜欢上这种鬼气森森。
开篇就先来两句诗给大家感受下李贺的鬼才:“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而本期给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从诗名上看,大家或许很是陌生,但是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你一定耳熟能详吧。这句传颂千古的名句,就是出自鬼才李贺的这篇《金铜仙人辞汉歌》:
《金铜仙人辞汉歌》
作者: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是鬼才李贺由于身体不适,辞职回洛阳修养,在回去的路上所作。读这首诗都会将其分为三部分来看,就是前四句、中间四句、最后四句。诗人是借着金铜仙人辞汉的这一事件(金桐仙人指汉宫的铜人,由汉武帝建造,是汉由盛到衰的见证者,此时要被搬离汉宫)由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百感交集的情绪。
李贺感叹韶华易飞逝,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就是一代天骄汉武帝,也是历史长河里出现的泡影而已。李贺用拟人手法写出金桐仙人离开汉宫的凄婉情态。当时的酸楚、凄冷、惨烈都是现在自己的感受。出城后的途中所见景色,置身荒凉的月光下,渭水流淌声渐渐变稀,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不忍离开,却又不得不离开。
正值月光冷淡,寒风凄冷的时候离开,一派凄凉萧瑟景象。此时送他的只有路边枯萎的兰花,面对此景,诗人感慨万千脱口而出“天若有情天易老”。如果天是有情的,面对此景也会像兰花一样衰老。
诗人为何会产生这种感慨,还是要联系他当时的境遇来看。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便一蹶不振,往日盛唐景象,以成了感叹,唏嘘。藩镇叛乱不断发生,西北边陲烽火常起,城中满目苍凉,民不聊生。诗人往日的贵族之家,也以败落。面对现实,诗人内心难以平静,他想建功立业,想为朝效力,重振往日的威严,恢复地位。却不料来到京城处处碰壁,根本有劲使不上,不得不含恨离开。其中的酸楚、无奈,世间又有几人能懂。
这句“天若有情天易老”,将悲伤情绪推到一个顶点,仅有七字,将自己无奈、百感交集的滋味表现出来。此后”天若有情天亦老“,被演变成一个成语,就是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而司马光对此句给出了高度评价:称无人能对此句。
确实在唐代无人能对出这7个字的对联,直到石曼卿将其做为上联,对出“月如无恨月长圆”这一下句。此句一出,惊动四座。仅七字不仅对仗工整,同时还颇有鬼才李贺的意境。对联中用“天”、“有情”、“老”分别对“月”、“无情”、“圆”,令人拍案叫绝。如此工整,叫人无可挑剔。
天若有情天易老,在李贺诗中是惆怅、命运多舛的无奈。后人对此句的传承,有的增添了离别愁绪、有的增添了高雅凄美、有的又添加了霸气。直到今天,人们更多的是用来说爱情,有情天未老,无恨月常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君憔悴又何妨?太漂亮的一句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