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鸿门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自始至终围绕“项羽是否杀刘邦,刘邦是否活命”展开,可以说是把量大阵营的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整个场面是惊心动魄,刀光剑影,明争暗斗,各怀心机,每个人物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司马迁通过二十几个字把各大阵营的座次给了介绍。《鸿门宴》原文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柳宗元在《河东先生集》中对《史记》曾给过这样的评述:“朴素凝练,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对于座位的介绍,可以说是语言“朴素凝练”,“简洁利落”,可是,对于一个座位而已,为什么要介绍的如此详细,难道作者有什么意义不成。我们可以先看下《鸿门宴》中的座次图:
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座位和我们通常的礼仪座位次序是不一样的,我们先巩固下古代的一些座位常识。我们知道,古代座位是有尊卑之分的,那么讲究的古人,绝不乱坐的。古代房屋一般面南而建,房屋有堂)、有室,而要在堂上接待客人,尊者要面南而坐。而在室内就不同了,在室内东向的座位最尊,南向次之,北向又次,西向最卑。
从《鸿门宴》看, 当时,项羽为主人,宴请的刘邦为客人;而好客,敬客,历来为中国人之传统美德。当时刘邦与项羽同为一路诸侯,地位也应该相当,从中国的礼仪之邦讲,项羽应该请刘邦单独坐主位,退一步说,空间有限的话,至少应该和项羽一起同坐主位,刘邦坐在了次位,表明了项羽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因为项羽的兵力上与刘邦比是他的四倍。
所以,作为主人的霸王,安排自己和叔叔项伯坐了尊位,亚父范增坐次位,而让刘邦坐又次的位置,这样的安排是方便观察刘邦的反应。对于项羽而言,不仅是对刘邦的示威、挑衅,更是一种自大、狂妄!对于刘邦,在当时项羽的眼里,只是癣芥之患,从来未曾将刘邦放在眼里。
刘邦心里也不是滋味,因为按照当时的约定,谁率先攻下咸阳,那是要做关中王的。即使自己不能单独坐主位,也该和项羽同座吧,而项羽连次之的位置部未曾安排给自己,对于这样的安排,又是何等的屈辱!这就是考验刘邦的时候到了,然而,刘邦面对这样,又该如何选择呢?抗议或者拂袖而去,可以吐一时之快,却把项羽给激怒,是否能活命离开也是未知数。就算是能安全回到军中,若真的厮杀起来,自己的十万兵又怎么抵挡的了项羽的四十万虎狼之师呢,正是以卵击石的先例吗?明智的刘邦只能忍气吞声,看时机而为了。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仅一个座位的排次,就可能激起一场战争,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里,看出了项羽的傲慢自大,更看出了刘邦的谨慎行事。这也为刘邦以后能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