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记者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融媒体中心获悉,立秋后的早晨,站在乡间田埂上,晨光中雾气弥漫,反射着稚黄的色彩,朦胧而又悦动。8月16日6时许,在龙桥镇盆形村黄蜀葵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有说有笑地在田间采摘黄蜀葵花。
“今年初经村‘两委’考察论证,我们选用中草药黄蜀葵进行培植,一开始我还因缺乏种植经验而急得睡不着觉。现在好了,看到黄蜀葵顺利开花,我是高兴得睡不着觉了。”盆形村党总支书记姚贤贵说。
盆形村位于龙桥镇西南,属于丘陵地区,多荒山旱田。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限制,再加上传统农业种植效益低,产业发展缓慢。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两委”将产业开发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在发展绿梅产业基础上,积极引进黄蜀葵种植,通过基地带动,推动贫困户学技术,让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黄蜀葵作为一种中药材,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它的根、叶、花和种子都能入药,烘干后的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更是尿毒症前期临床用药“黄葵胶囊”的主要成分。
据姚贤贵介绍,村里选择黄蜀葵种植,不仅是因为盆形村气候、土壤条件适合种植,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见笔者不解,姚贤贵笑着补充道:“我们村已有千亩土地种植了绿萼梅,从种苗到开花,绿萼梅的生长周期需5年时间。为了取长补短,我们在绿梅林间闲置的土地上套种了黄蜀葵。通过以短养长,提高闲置土地利用率,带动闲置劳动力就业,这是我们重点考虑的。”
不要小看这一株株黄蜀葵,姚贤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黄蜀葵的种植面积已达到450余亩,正处于盛花期,亩产量5000多斤鲜花,初步估计能产45余吨干花,产值近180万。从育苗、种植、管护到加工,有力带动了全村近百名劳动力就业,户均增收3000余元。因与苏中制药厂签订收购黄蜀葵干花合同,眼下进入销售高峰期,产品不愁卖。
“从清明前后播种到现在顺利采摘、烘焙加工,实践证明了盆形村发展黄蜀葵产业的可行性。”看中盆形村发展黄蜀葵潜力的技术顾问毛要勤说,“效益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通过产业带动,唤醒了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通过技术指导可实现就业。”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贫困户受益,该村黄蜀葵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运作模式,有力带动了37户贫困户种植,户均增加收入3000余元。盛花期带动全村80多名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户近30余人,户均增收6000余元。
68岁的黄安龙,年轻时外出务工,因早些年患食道癌,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一下子倒了,收入没了着落。此后,家里又发生了多次变故,让这个年逾花甲的老人不堪一击。村里了解情况后,将黄安龙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健康、产业等多方面的帮扶。黄安龙在不幸面前也很不服输,总是吃苦耐劳,在扶贫的帮扶下一点点地站了起来,慢慢地生活有了转机。
“村里组织种植黄蜀葵时,我就主动去说我要种。家里5亩左右的地,村里免费提供苗子,教我怎么摘、如何管护,我干起活来也踏实。”黄安龙在自家地头摘着花儿,高兴地对记者说,“一亩田下来,是往年种水稻收入的3倍。今年5亩地摘下来,光卖这些花也有一万多的毛收入了。”
8时许,晨雾早已散去。不远处的黄蜀葵种植基地里,30余名村民结束早间的劳作,正在路边等待新农林合作社派车来收购黄蜀葵花。“一早上采了160多斤,不到4个小时,光采摘工钱就有六七十元。”家住基地不远处的黄安芝笑着说。
据姚贤贵介绍,黄蜀葵花采摘、收购之后,便是加工烘焙了。为增加产业附加值,村里组建了黄蜀葵烘干厂扶贫车间,现在有8名贫困户在里面上班,依工种不同工资2500-4000元不等。“卢荣语因残致贫,妻子也有残疾,家里有个小孩,生活压力大,村里主动找到他,根据他的情况帮他安排了车间烧锅炉的活,月工资4000元,加班另算。”
一早上,姚贤贵带着记者跑基地、访农户、进扶贫车间,一路上他对基地情况、贫困户收入都记得一清二楚,说得明明白白。他也坦言黄蜀葵基地建设中,也遇到很多天气、经验不足带来的困难,但他深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姚贤贵认为,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是贫困户的脱贫之本,自己起到的只是一个带动作用。无论是扶贫,还是致富,最大动力来源于老百姓自己。看着基地里一株株开得正盛的黄蜀葵花,他愈加相信,“扶贫花”开正当时,盆形村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