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山石
虎丘山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元素构成的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起始于中生代燕山期,随着大自然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叠加,逐步形成现存的虎丘山水风貌。山石多为天然生成,后人以形视色,附会传说;泉各有历史演变,引人寻根溯源,明了奥秘。凡钟灵秀之气,悉为胜异之壤,山水灵异,言不可已。黄厚诚《虎丘新志》序称:“况虎丘之撮土片石,皆足动后人观感之思者,以有先贤之陈迹在也。”
虎丘为风化剥蚀残丘地质地貌特征,系长江三角洲地区燕山期宁酸性火山岩的特殊构造。经六七千年变化,海退陆进,沧海桑田,虎丘成为百里平畴中一座小山。宋王禹偁在诗中说:“藓墙围着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明王鏊《虎丘》诗中曰:“尝疑海上峰,涌起自天外。忽坠平野中,万仞翠不坏。”道出虎丘山来历,本系大自然中随海浪起伏而涌现的火成岩,名为海涌山。其岩壑之美,出于天成。
两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因受印支造山运动影响,海水大规模东退,今苏州区便再次成陆。造就今日苏州境内地貌的雏形,导致地层多处断裂,使地壳下涌动的岩浆沿着断裂带上冒。岩浆上侵到地层薄弱处就喷涌而出。喷出地表的岩浆冷凝成石,称火成岩。火成岩复经海水冲刷,形成流纹岩,如虎丘的千人石、点头石、试剑石都是其典型。虎丘至今保留地壳构造活动的很多遗迹,如节理裂隙石、平缓岩层面、球状风化石等,具有地质研究的科学价值,亦有奇异的观赏价值。苏州先民见到这座处于海边的小山,仿佛是经海浪驱涌推到岸边,因称海涌山。南宋郑思肖在《虎丘》诗中询问:“何年海涌来?霹雳破地脉。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苍壁。”推测虎丘山必定经历过一场不寻常的石破天惊之变,才造化出鬼斧神工般的奇妙景貌。
大自然中的火山岩经葬阖阊筑墓,运泥石覆盖成今貌,实为吴王陵。元张绅《虎丘》诗言:"阖闾埋骨处,积壤为高丘。"虎丘前山均为岩石,后山则是泥土所垒,系发五郡之人、合十万之众,驱大象运土,费时两年阖闾墓竣工。山岩与泥石合璧,海涌山终成虎丘山。时在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清张紫琳在《红兰逸乘》卷一中说:“虎丘古名海涌山,必有危峦列岫之胜,乃夫差筑墓于前,张士诚造城于后,邃壑云岩,铲削不遗余力,岂复庐山真面目耶?"
晋王珣《虎丘记》曰:“虎丘山,先名海涌山。山大势四面周回,岭南则是山径,两面壁立,交林上合,蹊路下通,升降窈窕,亦不卒至。”今虎丘山门前隔河照墙上有“海涌流辉”四字标示其源。王珣孙王僧虔《吴地记》:“虎丘山,绝岩耸壑,茂林深篁,为江左丘壑之表。”吴兴太守褚渊,昔尝述职,路经吴境,淹留数日,登览不足,乃叹曰:“今之所称,多过其实。今睹虎丘,逾于所闻。"斯言得之矣。南朝顾野王《虎丘山序》云:“高不概云,深无藏影;卑非培埤,浅异棘林。秀壁数寻,被杜兰与苔藓;椿枝十仞,挂藤葛与悬萝。曲涧潺湲,修篁荫映。路若绝而复通,石将颓而更缀。抑巨丽之名山,信大吴之胜壤。"
虎丘地貌大致呈南低北高,中部千人石是一处较为平坦的裸露岩层,然后再抬升到北部主体丘顶部分。自唐代以后,主要建筑佛教寺院和佛塔都构建于此。宋朱长文《蒲章诸公虎丘唱和诗题辞》中言:“虎丘之景,盖有三绝。望山之形,不越岗陵,而登之者,见层峰峭壁,势足千仞,一绝也;近临郛郭,矗起原隰,旁无连属,万景都会,西联穹窿,北亘海虞,震湖沧州,云气出没,廓然四顾,指掌千里,二绝也;剑池泓淳,彻海浸云,不盈不虚,终古湛湛,三绝也。兼是绝景,冠以佛宫。宝塔精庐,重楼飞阁。畸磺崚嶒,梯岩架壑。东南之胜,罕出其右。”
来源《虎丘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