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美文欣赏
作者:魏微
中外诗心本相通。无奈由于鉴赏对文本的依赖、中西的时空区隔、积累的数量多寡,让我们对好诗的“玄心、洞见、妙赏、深情”长期仅仅停留在“知人论世”的层面,以典故、历史、哲思、意象阐释,连意味有时也是可以套用的……
《诗的八堂课》江弱水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冲破固有的鉴赏模式,需要胆识,更需要对中外诗歌理论、文本的深入研究。江弱水在《诗的八堂课》中为我们打开了贯通古今中外、唤醒人类共鸣的“诗心之眼”。
感官的享受与思想的飞扬由诗出发,最后都会回到诗歌本身。想把诗词这种重情重意的艺术写到读者心里,必须要善于调动所有鉴赏的官能:单独感官的深入挖掘,多个感官的联觉通感,以情感体验代替外界鉴赏,把理论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传递,无论是曾经的还是当下的,充分尊重读者的主体性。以诗情写诗情,以经验写诗情,以此理论写彼理论,以此感觉写彼感觉。此番共情,是高级的沟通状态。于此,人类在不同时空、不同年龄所拥有的本真诗心就会被激活。
江弱水经常引用的《文心雕龙》中《原道·第一》可略作类比: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鍠: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以林木和谐之声喻吹竽弹瑟,以水韵喻钟声,意在传递最为朴素的文心。连目录的体式也仿此经典,难怪有人说八堂课是现代版的《文心雕龙》。
八堂课中,各种理论、故事、情感完美诠释着彼此,穿越时空,联通古今。
中西通感,通的不仅是五官之感,更通的是思想之快感。《玄思第五》中,用王羲之《兰亭诗》形而上学之酣畅联通于于连的塔楼时刻、里尔克的缪佐城堡时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刻;《滋味第二》中,从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小玛德莱娜蛋糕到鲁迅《戛剑生杂记》鲈鱼饭,从费孝通吴江乡下臭豆腐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里的“铁皮酒”;《乡愁第七》中,从庄子《马蹄》里的马,到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里的羊……实在让人在大快朵颐的同时游目骋怀。
如果说以上通的是基础的文本之感,理论之间的“通感”就更让人大呼过瘾。《博弈第一》中,说李白、苏轼是赌圣与赌徒,说福楼拜、王尔德是棋手,这讲的就是诗歌不同的发生学机制,生动地表现了创作这一不为读者所熟知的文学活动过程,论述了灵感的相对性,在顿悟与渐悟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让读者充分体验了创作的美妙。《肌理第四》讲诗歌的触觉,这本就是一个非常“意会性”的概念。作者将讲述赋予质感,让诗歌拥有了风姿与体态。比如以缪鉞“唐诗丰腴,宋诗瘦劲”与福楼拜“我喜欢……句子站得直直的,连跑的时候都直立着”,以莎士比亚土布坚韧与杜甫老树枝干为对比,又言《荷马史诗》静止,《圣经》陡峭,落笔于读者所熟知的《红楼梦》与《水浒传》,《楚辞》与《诗经》,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补强动感”作为论述的小高潮。其实,用作者在《滋味第二》中引用的缪鉞谈唐诗甘芳盈颊,宋诗回味隽永来喻诗歌肌理,是否也可以让味觉作为触觉的一部分,丰富鉴赏的层次呢?
感官移觉,突出表现某种诗歌运思的状态之灵动。比如以沈从文说古代丝绸工艺的“撮晕法染撷”来形容周邦彦行文的动态:“染是着色的工序,先把染料化开,渗透到本色底子上,又慢慢洇开去。”结合清真词《望江南》整首词再看“绣巾柔腻染香罗”一句,我们就会联想起作画时的点染氤氲,同时形象化了对周词的感悟。同样是以动态描写行文运思,“每一个子,每一个字,都要细细地掂拨,用称子上称出,用筛子上筛来:春风又到、过、如、满、绿江南岸”的描述再次让王安石等诗人诗作的推敲过程跃然纸间。
《诗的八堂课》中还引用冯友兰、马基雅维利等的论述完成诗歌发生、鉴赏时的哲学、史学阐释。这种阐释不仅是对于文本分析的一种佐证,更是在内容与技法上做一种感性经验的升华,超越了文学鉴赏的单纯维度,穿行于各类文本与学科之间。作者唤起了读者超脱于诗歌的诗心,从文学批评出发,终于影响观察生活的态度。它将普通读者在过往生命体验中真、善、美的情感与认识激发出来,而这恰是所有艺术活动的真诚初心。如果觉得《管锥编》《镜与灯》有难度,《文心雕龙》《抒情歌谣集》太绮丽,那么你可以试着用八堂课的时间,走进诗歌,获得一种“比日常生活高一公分”的生命智慧。(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