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昨天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苏东坡、辛弃疾在同一地点(郁孤台)留下诗词,为何很多人们只会背诵辛弃疾的?
前言
老街第一次知道郁孤台这个名字,就是来自于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位于江西省的赣州市,唐宋两朝有无数诗人曾经凭临郁孤台,特别是在两宋期间,有很多诗人写过郁孤台:苏轼、苏过、辛弃疾、黄庭坚、戴复古、文天祥、孔武仲、周紫芝、刘克庄、周必大、姚勉、赵蕃、金君卿.....
一、为何辛弃疾的郁孤台最广为流传
前面说过,有那么多诗人写过郁孤台,为什么大多数人似乎只了解辛弃疾这首?
最简单的答案是,因为关于郁孤台的诗词,只有辛弃疾这一首被选入了小学生课本,所以被现代人所熟识。
如果老街没有记错的话,这首词还是学生必须背诵的名作。只要考试要考的诗词文章,必然会传最广。
那么为何课本会选择这首词呢?
我以为这首词语言比较浅显易懂,篇幅短小,因此适合于小学生学习。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辛弃疾本人是一个爱国词人,而他的这首词也是其爱国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读懂这首词,首先要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背后故事
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 :
“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 。”
罗大经(1196-1252后)是宝庆二年(1226)进士进士,他对于南宋偏安江左非常不满,对秦桧多有抨击。
据罗大经的说法,郁孤台附近是当年隆祐太后逃避金兵追杀的地方。
辛弃疾(1140 -1207 )路过此处的时候,是1176年,当时辛弃疾36岁。 有感于隆祐太后的故事,因此用比兴之法作《菩萨蛮》以抒发其国耻之未雪之悲愤。
那个时候已经距离靖康之变(1127年)50年了,当时二帝被俘,金兵裹挟北宋君臣、百姓、工匠、倡优等10万人北上。
隆祐太后是宋哲宗赵煦的皇后孟氏,先后两次被废,国难时因为住在民居中而幸存。二帝被俘以后,隆裕太后坚决支持赵构即位,这才有了南宋又延续了100多年的基业。
当年隆裕太后躲避金兵,在造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宋史·后妃传》记载:
“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
《宋史·胡铨传 》:
“铨募乡兵助官军捍御金兵 ,太后得脱幸虔。”
辛弃疾触景生情,因此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感触。
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西北望长安,却被重山遮住。这里的长安,不是真的望长安,长安代表了北宋的故都:汴梁。
诗人遥望中原故土,可惜空有一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
这两句表达了对于神州陆沉的痛惜,山外的“长安”寄托了诗人深深的怀念。
辛弃疾本是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 )人,他出生时济南已经属于金国的疆域。1161年采石矶之战,南宋虞允文大败金主完颜亮,完颜亮兵败被杀,金国另立新主。
此时的北方义军趁机起兵抗金,辛弃疾也参加了义军,虽然义军兵败,但是辛弃疾渡江南下,重新回到了大宋的麾下。
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南归十多年,然而依旧只能“西北望长安”而已。在重重山脉的阻隔下,心情郁闷而无奈。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周济《宋四家词选》评价这一段:
“借水怨山。”
青山可以遮住长安,却遮不住流水。而流水中又有多少行人泪呢?山与水都是一种比喻。山是一种阻隔,水是心中的志向。
心中事有对于过去回忆的悲痛,有对于未来前景的无奈。
这里面既有青山遮不住流水信念,又有光阴似水的唏嘘。空有报国之志,如今却一事无成, 因此辛弃疾会有“江晚正愁予”感慨。
而此时此刻,山中又传来鹧鸪的哀鸣:“行不得也哥哥”。李白曾有诗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理解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可以与这首词一起读:《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相比较而言,这首《鹧鸪天》直抒心意,恰是对于《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一种诠释。
三、苏轼的郁孤台
题主特意提到苏轼也写过郁孤台,为什么没有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受欢迎呢?
其实苏轼写了不止一首关于郁孤台的诗。
1、绝句《虔州八境图》八首之七
云烟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想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
据说这是一首题画诗,当年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请苏东坡按图题诗8首。苏轼作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来到郁孤台。
2、三首五言排律《郁孤台 》
多年以后,苏东坡贬官岭南路时经过赣州,亲临八境台,觉得原诗做得不太好,于是又做了两首,而且还专门写了一篇《八境图后序》:
南康江水,岁岁坏城,孔君宗翰为守,始作石城,至今赖之。轼为脐西守,孔君实见代,临行出《八境图》求文与诗,以遗南康人,使刻诸石。其后十七年,轼南迁过郡,得遍览所谓八境者,则前诗未能道出其万一也。南康士大夫相与请于轼曰:"诗文昔尝刻石,或持以去,今亡矣,愿复书而刻之。"时孔君既没,不忍违其请。
绍元年八月十九日眉山苏轼书。
这次作的不是绝句了,而是一首五言排律,诗云: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后来再过虔州时,苏轼次韵又作了一首五言排律:
吾生如寄耳,岭海亦闲游。赣石三百里,寒江尺五流。
楚山微有霰,越瘴久无秋。望断横云峤,魂飞吒雪洲。
晓钟时出寺,暮鼓各鸣楼。归路迷千嶂,劳生阅百州。
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祇有貂裘在,犹堪买钓舟。
另外还有一首《用前韵再和许朝奉》其实也是写的郁孤台:
高门元世旧,客路晚追游。清绝闻诗语,疏通岂法流。
传家有衣钵,断狱尽春秋。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
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恨赋投湘水,悲歌祀柳州。
何如五字律,相与一樽留。更约登尘外,归时月满舟。
结束语
为什么现代人只能背诵辛弃疾的那首词呢?前面已经回答了,因为课本里要求背诵呀。
那么课本为何选辛弃疾而不选苏轼的诗呢?因为辛词无论文采还是思想教育意义,都比苏轼的诗要好一些。
另外,苏轼那首绝句在苏轼的众多作品中是一首平庸之作。
而五言排律这种诗体,因为篇幅太长,无论诗写得好不好,都不会被小学课本收录。
@老街味道
学习诗词不可不知 原来格律诗只有1种情况可以一三五不论
古诗词创作最忌讳的是什么 有些诗病如果犯了 表示您还没有入门
用新韵创作七律 和用古韵创作七律 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