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说起望帝、丛帝,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一说起杜鹃鸟和杜鹃花,大概就“天下谁人不识君”了。其实,在四川人心中,杜鹃鸟就是望帝变的,杜鹃花就是望帝的血。
应该说,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历史实际只是中原文化史。四川等地(如我前面所说的河姆渡文化等)有它自己的历史,他们不是中原文化的分支,而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当然,最后大家又融合到一起了。
望丛祠坐落在郫县城南,祭祀对古代成都平原的繁盛作出过卓越贡献的望帝和丛帝。望帝叫杜宇,丛帝即开明,他们是四川最早的帝王和政治家,相当于中原的黄帝和大禹。
从目前来看,杜宇应该是现在的羌族的祖先。他建立的蜀国后,带领部落的兄弟伙开始由游牧、采集、渔猎经济转变为农耕、畜牧等。杜老大倡导农业,教民务农,促进了四川农业的发展。蜀人尊崇为农神,“农时先祀杜主”一直作为蜀人的习俗,流传久远。
虽然杜老板忧国忧民,一心为人民服务。但是,那时的蜀地并非天府之国,当时长期暴雨,岷江逐滥成灾,老杜整天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后来杜老板认识了鳖灵。哥俩谈得很投机,望帝觉得鳖灵不但聪明和有智慧,而且很懂得水性,是个人才,便叫他做了蜀国的丞相,带领大家去治水。
鳖灵带领蜀民治水,决玉垒山,凿宝瓶口,引岷江部分水流至沱江,又凿金堂县峡使沱江分洪,大大减轻了成都平原的水患(后来秦郡守李冰修都江堰,便是在总结和继承开明治水成果的基础上建成的)。鳖灵治水有功,老杜心胸宽广,就主动让贤,让鳖灵取代了杜宇为蜀王,是为丛帝。又称开明帝;以后他的儿子继承帝位,也都称开明帝。
在望帝、丛帝和蜀民的努力下,农业迅速发展。蜀国即以富饶而著称天下。望帝、丛帝“功在田畴”,被尊为“天府之师”“蜀中先导”。
楼阁亭榭,典雅别致;竹荫林茂,典径幽邃;鳖灵湖畔,垂柳依依;荷风亭前,莲叶泛碧。
望帝、丛帝二陵,巍然而立,宛若山丘。二陵之前各有碑,均为辛亥革命元勋熊克武所立,但懋辛书。分别题作“古望帝之陵”;“古丛帝之陵”。
望帝陵上,一百多棵古柏高大挺拔,葱笼茂密,枝繁叶盛,间有珍楠老桂,丛丛修竹,蓊蓊郁郁,仿佛碧云一片,罩护帝陵。
相传杜宇死后仍不忘农事,其魂化为杜鹃鸟,年年阳春时节便昼夜苦苦啼鸣,音似“布谷布谷”促人春耕春播,直到啼血而死。鲜血滴在花上染红了花朵,后来蜀人便将这种被鲜血染红的花称为杜鹃花。
也正因为是两位老祖宗的努力,才让今天的四川成为了“天府之国”。你看,现在而今眼目下的四川人,日子嗯是巴适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