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与历史上的圣人们相比,老子除了一本《道德经》,没有给人们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资料(在道教中虽流传着一首“老子炼丹秘诀”,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后人的伪作)。老子给人的印象是“只有结果,没有过程”。老子只留下了他一生思辨的结晶,而对他的生平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准确地说,老子给我们留下的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直到先秦时期的哲学思辨。虽然,民间流传有不少有关老子的小故事,诸如尊敬老人的故事、从小知礼的故事、牙齿与舌头的故事等等,这些一看就知道,都是人们根据《道德经》中讲的道理杜撰的。而道教中流传的“怀胎八十一年破胁而生”、“生而白首,人称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为姓”等等则更属违背生命科学的无稽之谈。只有史马迁记述的“孔子问礼”与“以修道养生为务”还可看出平生事迹之一斑。至今还没有见到一篇系统的老子生平介绍。正因为老子留下的有关资料太少,史学家们才每每提到老子总是闪烁其词,常常把读史者弄得雾里看花。也正因为这样,有关老子生平事迹的剧作甚少,近年虽有一些企业为了炒作常常放出要编写大型《老子》电视剧的大话,甚至还有打出征集数十集《老子》电视剧的广告,并借此到处拉赞助,然而总是虎头蛇尾,时间一久便销声匿迹了。其原因何在呢?找不出老子生活的具体年代,没有老子的生平事迹,要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子形象来,实在是要造空中楼阁。何其难也!
有时我也奇怪,一个柱下史,史官中的最高长官,天子的重臣,他老人家在东周做官做得好好的,为什么就辞官了呢?一个上善若水的长者,一个道法自然的哲人,怎么会轻易地“愤然”了呢?天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愤然也是人之常情,但老子不仅“愤然”,而且还“辞官”,这符合他老人家的性格么?
这些疑问,直到后来读了洛阳古文物研究所郑贞富先生研究老子身世的一篇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人家的辞官就像二三十年代中央红军的长征一样,不是主动撤离,而是迫不得已;所谓“紫气东来”也不过是尹喜先生为保护老子而进行的炒作。然而,正是政治形势高压下的“迫不得已”才促使老子流下了万世不朽的名著《道德经》。换句话说,老子的辞官是有原因的,老子著经是有背景的。不仅如此,老子出于对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明的热爱与责任,他在归隐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一、老子的归隐不是主动辞官归隐,而是迫不得已
在提到老子归隐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说法:老子不满于东周末年统治者的腐败,愤而辞官归隐。以往看到这样的说法,我总觉得奇怪:《三国演义》中曾经提到张飞辞去督邮一职,说那原因是由于看不惯钦差的所作所为,受不了钦差的气,才上演了一出鞭打督邮,挂印出逃的闹剧。但是张飞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东方圣哲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张飞是罗贯中着力塑造的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物。他疾恶如仇而气量狭小,受不得半点委屈,一遇不平火冒三丈。这样的一个人做出鞭打督邮挂印辞职之事实属正常。但作为老子,他是一个修养到家的智者,思虑深远心胸宽阔,思想多于行动。绝不会遇到不满便火冒三丈,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做出辞官归隐之事。看了郑贞富先生的文章,我才从老子的身世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老子儋姓,是周景王时期东周七大家族之一。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子。周简王少子、周灵王的弟弟名叫儋季,以字为氏。儋季的有个儿子叫儋括,同时代又有儋翩,为儋季的儿子或孙子,都是周大夫。
老子生活在东周的景王和敬王时期,这也是孔子走上历史舞台的时期。与儋括、儋翩同时代。儋括因反对周景王去了晋国,这在《左传》有明确记载。儋翩则是周景王、敬王时期的重要人物。
一般认为,老子比孔子大二十岁,出生于公元前571年,他应当是儋季之子,也就是和儋括一样,是周景王的从兄弟,是周王朝的宗室贵族。
而古音“儋”与“聃”二字通假。后人将“儋”写成了“聃”,于是老儋变成了老聃(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仍称老子)。按照东周的官制,老子所任守藏史一职属于周朝的重要职位,老子担任的 “守藏室之史”,实际上是周王朝的史官中的长官,他为朝中的卿士,社会地位是很高的。这一职位必须是世袭的。也就是说,这一职务非皇室贵族是不允许干的。这么高的朝中职务,在周王朝是由贵族担任。不仅是史官,而且周王室的朝中官员基本上是世袭。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打破世禄世卿制度,即官员的世袭制度,形成了在尊贤赏功为基础的流官制度。但是,周王室仍然固守的是世禄世卿制度。
由于世袭这一职务的人掌握着历代留下的历史文献和文化典籍,所以,这一职务的任职者往往是大学问家。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渊博的学识,当政者往往将他当做重要的谋臣来用。一遇重大的国事活动,总要听听他的主意。
周景王驾崩之后,他的两个王子——朝与孟进行了十八年的王位争夺战。周景王即位时,朝中执政的共有九大家族,分别是召氏、尹氏、刘氏、单氏、甘氏、巩氏、儋氏、毛氏、宾氏。其中,单氏为首卿,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周景王初立其子圣为太子,但太子早卒。太子圣是惟一的嫡子。按照王位继承顺序,应由庶长子王子朝继位。
周景王于是立王子朝为太子,但遭到大臣单旗(单穆公)和刘康公之子刘狄的反对。周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带满朝文武到北邙山狩猎。但狩猎途中,周景王心病发作,遗诏立王子朝为太子,继承王位,由宾起为顾命大臣。
这次狩猎过程中,随行的大臣有宾起,以及单穆公、刘文公(刘狄)。单穆公、刘狄遂杀死宾起,假传遗诏,立景王的次庶子猛为王,是为周悼王。
当年六月,既葬景王,王子朝联合旧官、百工之失业者,与灵、景之族谋取王位,调动军队讨伐单穆公、刘狄。刘狄逃回刘国,单穆公逃到平畤,王子朝带群王子追之。单穆公反击,杀王子还、王子姑、王子发、王子弱、王子鬷延、王子定、王子稠。王子朝奔京(今洛阳西南),刘狄占领王城,调动军队讨伐王子朝,但大败而归。单穆公急忙向晋国求救。
七月,周悼王逃到平畤,又到达圃车,停留在皇。单穆公使王子处守于王城,盟百工于平宫。王子朝命鄩肸伐皇,大败,鄩肸被俘,单穆公下令将其火焚于周王城的市场中。八月,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王城,百工再叛,局面已不可控制。十月,晋国将军籍谈、荀跞率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护送悼王入居王城。十一月,悼王忧惧而死。单穆公拥立悼王的同母弟王子匄为王,是为敬王。晋军和周敬王的军队讨伐王子朝,王子朝受挫。
次年,晋国军队撤退后,王子朝率军攻打王城,敬王派兵迎战。敬王的军队不堪一击,王子朝入居王城。敬王逃到狄泉(又作翟泉)。周王室两王并立,人称王子朝为西王,敬王为东王。
在这个过程中,执政的九大家族分成两派。宾氏、儋氏、召氏、毛氏、尹氏、巩氏、甘氏这七大家族支持王子朝,单氏、刘氏支持周敬王。
单穆公联合刘狄发动了政变,他首先杀死了顾命大臣宾起,又杀死景王八个儿子,先后立了王子猛、王子匄为王,是为周悼王、周敬王。韩非子称此为“单氏取周”,他说“单荼、刘狄等九大奸臣结为朋党,隐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而下乱治,援外以挠内,侵下以谋上。”又说:“单氏取周……人臣之弑君者也。奸臣闻此蹶然举耳,以为是也。”
单穆公发动的这场流血政变,导致十八年的战争和动乱,周王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周王室的动乱,直接影响了天下局势,使以“尊王攘夷”为目的争霸战争,演变成一场彻底动摇周王朝根本的兼并战争。
周敬王,居住在翟泉一带。在此期间,晋国魏舒等大夫入京师,会诸侯于翟泉,着手扩建成周城,准备在该城北面增建一座小城,作为王室寝宫。晋士弥牟制订了施工方案,在各诸侯国的援助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成周城的扩建。成周城面积应小于王城。城内大型宫室建筑有太庙、新造、襄宫、宣榭等。
东王周敬王和西王王子朝,分别得到一些诸侯国的支持,支持周敬王的主要是晋国,支持王子朝的是楚国。
在王子朝集团中,最有学术名望的是老子。在周敬王集团中,最有学术名望的是苌弘。
周子入周,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当时的周王室分裂为二,两王并立,王子朝居王城为西王,敬王居狄泉为东王。王子朝得到民众的支持,敬王则是晋国扶植的傀儡天子。
老子是周景王庶长子王子朝集团的核心人物。上文已经交代,老子曾经是周景王的重要谋臣,老子也理所当然的要维护周王朝的“传长不传幼”的王位传承制度。就是这种原因,老子又成了王子朝的重要谋臣,成了王子朝集团的核心人物。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周景王的两个儿子性格也迥然不同。庶长子王子朝性格忠厚善良,而庶次子王子孟则奸诈诡异。当时的九大家族朝中公卿分成两派,上文已经交代。一派是王子朝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宾起、老子,以及召氏、毛氏、尹氏家族。一派是王子孟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单氏、刘氏家族。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与道德标准,老子一派所代表的是正义的一方,他们所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而单穆公和刘狄代表的是无义的战争,因为他们擅杀大臣,篡改圣旨,随意废立,是十足的乱臣贼子。实际上,在这一时期,东周已经不是东周天子的东周了,而是单穆公和刘狄的东周了,周悼王也好,周敬王也罢都不过是傀儡。所以,《左转》将这一段叫做“单氏取周”。
鲁济宁汶上郑宁(1094489756) 13:56:19
两派各为其主展开了规模宏大的王位争夺。在争夺战中,王子朝凭仗其正统地位,有国内正义人们的支持曾一度占了上风,但王子孟在晋国的支持下也与他哥哥打了个平手,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然而平衡是暂时的,战争间歇中的暂时平衡往往酝酿着更大的风暴。。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王子朝的大臣召庄公、上将南宫极相继去世。敬王使人散布谣言,称王子朝之乱,使上天震怒,南宫极是被天雷劈死,于是王城民众人心悚惧。敬王复请兵于晋国。晋国遣大夫荀跞率兵入周。王子朝率众拒守,城破,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文公、老子等携周之典籍逃往楚国。敬王入居成周,晋国使成公般带领部分军队驻在成周。
王子朝到达楚国后,将周王室变乱的真象传告各国,指责单穆公诛杀众王子,扶立伪王,而晋国则助讨为虐,请诸国共同伐晋,以奖王室。王子朝当时发布的诏书还保留在《左传》中:“今王室乱,单旗、刘狄,剥乱天下,壹行不若。谓:‘先王何常之有?唯余心所命,其谁敢请之?’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侵欲无厌,规求无度,贯渎鬼神,慢弃刑法,倍奸齐盟,傲很威仪,矫诬先王。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厎。若我一二兄弟甥舅,奖顺天法,无助狡猾,以从先王之命,毋速天罚,赦图不谷,则所愿也。敢尽布其腹心,及先王之经,实深图之。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適,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穆后及大子寿早夭即世,单、刘赞私立少,以间先王,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但各国畏惧晋国,不敢主持公道。
在周敬王与王子朝争立中,由于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与周敬王集团中的刘氏有姻亲,故晋国支持周敬王,而楚国支持王子朝。为了报复楚国,单穆公与楚国的宿敌吴国结成联盟,牵制楚国,使楚国自顾不暇,无力帮助盘踞在楚国的王子朝集团东山再起。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开始大举攻楚,楚师疲于奔命。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在单穆公纵容下,晋国当政的范献子(士鞅)会盟十五国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但未获成功,晋国失信于诸侯。同年,吴军大举伐楚,攻入楚国都城。
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单穆公派刺客到楚国杀死了王子朝。避难在楚国的王子朝集团无法立足,遂潜回到洛邑,由儋翩、老子、尹氏之族为首发动了一场大起义,并占据了谷城(今孟津横水东)等四邑。
这次起义,规模很大。周敬王逃出成周,居于姑莸(周邑)。次年四月,周敬王命单武公、刘桓公平叛,与尹氏战于穷谷(今新安县仓头乡境),尹氏战败。晋国派籍秦迎敬王入居王城。
这时,儋翩、老子仍占据着谷城(今孟津横水东)、简城、仪栗(两城均在今洛阳附近)、盂(今沁阳西北)。周敬王十八年(公元前502年)春,周敬王命单武公、刘桓公伐此四邑,老子等人的起义遂告失败。
但是,由单氏导演的这场变乱,在更大的范围内在继续着。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于夫椒,越王勾践入吴为奴。勾践在吴三年后回国,卧薪尝胆,欲雪此耻。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七月,吴王夫差北伐中原,与晋定公会盟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当时,单武公已卒,单平公袭爵,参与盟会。与此同时,越王勾践攻入吴国。
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敬王卒,其子仁继位,是为周元王。三年后,越灭吴,会盟诸侯于徐州,周元王封勾践为伯(霸主)。
从公元前520年六月十一日的单穆公政变,到周元王时代,单氏三世在周王室执政,造成王室和天下动乱不止。在这个时期,由于晋国失去霸主地位,其宫室日益衰微。而晋国公室是周王室坚定的支持者,晋国公室宫室衰微,使周王室失去左膀。齐国公室是周王室的右臂,由于与越国等国的战争,齐国衰微,其大臣田氏遂控制朝政,周王室失去右臂。失去左膀、右臂的周王室,未来之路将更加艰难。
老子随王子朝奔楚的营地在涡阳县和鹿邑县,这里发掘出了老子妻子“圣母墓”及“关尹墓”。“楚苦县厉乡曲仁里”可能是王子朝奔楚的大本营之一。
王子朝奔楚之后定居在什么地方?《皇览》(三国魏文帝时编写的百科全书)的记载:“(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芪自谓子朝后也。”也就是说,王子朝的墓在今日南阳石桥镇;此外,今日南阳地区的镇平县有地名晁陂,这些地方可能都是王子朝后裔的聚居地。
孟津四邑起义失败之后,在《左传》中再也找不到老子的足迹了。看来老子是归隐了。他不归隐又能往哪里去呢?老子出函谷没带身份证是人所周知的事。要不尹喜也不必帮老子过关,老子也不必因报恩而为他讲经说道了。我先前常常奇怪,老子既然要出函谷为何连关文都不带?思维慎密的老子竟然犯下了这么低级的错误,实在令人不解。读了郑贞富先生的文章,我才知道,老子也是万不得已的呀!
作为当政者的反对派,作为反对派中的核心人物,当局不下通缉令就是宽厚仁慈的了,再给你签发一个通行证?如果当政者脑袋不进水、不被驴踢,是绝不会那样做的。这样看来。老子无证过函谷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这样,我们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老子的归隐决不是主动的辞官,绝不是放着世袭官位不坐而到深山老林受苦,放着正规的手续不办,无通行证偷越边境。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可奈何之举。就象红军的长征,不走中原走边境,不走好路爬雪山,如果没有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愿意吃苦头么?
二、老子也不是仓促归隐,在归隐之前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说老子在归隐之前连一点准备工作都没做也是不公平的。他起码考察了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把他掌握的代表中华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典籍接了过去。后来的历史实践证明,老子没有选错,他的接班人不仅完成了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而且开创了一门独立的学说,成为了伟大的教育家。这个人就是孔子。
我们从上述老子的身世可知,公元前516年,56岁的老子和他的同志保护着主子王子朝在鹿邑住了13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老子利用闲暇办了一个学堂。大家要注意了,老子的办学不像旧时代穷困潦倒的书生,那是“读书人的末路”,而老子则是痛心于战乱破坏了人类的文明,唯恐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断于自己之手。老子当年办学的地方现在被人们称为“弘道堂”,人们在那里建了庙宇,现在是鹿邑的一处重要旅游景点。
我们知道,老子在鹿邑生活的时期,正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时期。东周天子治下的王城周围的数年混战,使老子早有预感:他所掌握的重要典籍终久得受战乱之苦。而战争之后,自己的儿子极有可能接替不了祖上世袭的官位了。而他也早厌恶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决计离开官场归隐山林修道养生。那么,他呕心沥血、为之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文明典籍交给谁呢,谁又有能力传承这些文明典籍?他要在离开官场归隐山林之前,找到合适的人选。鲁国那位曾经来问过礼的年轻人倒是可以,但这个人志在官场,不在学问。恰好这时,老子的随从告诉他一个消息:孔子辞去了鲁国的官职带着他的弟子们正在各国流浪呢。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已经做到鲁国大夫、为鲁国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孔子,四十岁不到,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正在施展抱负却见到鲁国国君沉溺于玩乐,不理朝政,非常着急。便一次次地劝谏鲁君,要他振作起来,但是鲁君就是不听。孔子一怒之下说了气话:你要再这样,我就辞职不干了!孔子想,以我现在在鲁国的作用,一旦甩手不干,鲁国国君肯定会极力挽留。谁知,孔子说不干了之后,鲁君不但毫不着急,反而照旧每天与宫女厮混,不理朝政。这一下,孔子为难了,说出的话,泼出的水。既然说出要辞职,人家不挽留,再不走又有什么意思。看来是扳脱把了,无奈只好带着自己的弟子向鲁国国境慢慢地走去,孔子故意要车夫不要把车赶得太快,故意使响动大一些,目的是要路人把“孔子真的走了”的消息带给鲁君。好叫鲁君早早派人来追他。谁知孔子一行一直行到鲁国边境,也不见鲁君派来追他的人。这下孔子可真急了,心想莫非鲁君现在还不知道我离开的消息?于是孔子就派他的一个学生回去亲自禀报。谁知鲁君听到孔子离开的消息,一不惊,二不恐。坦然自若,与宫女嬉戏如故。孔子听到这个学生的回报,简直气炸了肺。跳上马车,亲自执鞭,风也似的离开鲁国而去。孔子想,好一个昏君,难道凭我的满腹经纶与三寸不烂之舌,离开鲁国就找不到工作了么?事情的发展出乎孔子的预料。孔子在诸侯国间流浪了13年,就愣是没有找到工作。说来悲哀,象孔子那样的大学问家,中原诸侯国几十个,竟然没有愿意用他的。分析起来其实很简单,当时的各诸侯国有的根本就不认可孔子的干法;有的虽然知道孔子很有才干,却十分嫉妒。有的国君想用,下面的执政大臣反对。而这些情况,以孔子当时的傲慢心态是不会让他静下心来想想的。然而,13年的流浪,已经磨平了他的棱角,磨掉了他的傲慢,磨去了他急于从政之心,离潜心做学问已经不远了。——这是后话。在老子听到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离这种心态还早着呢。
当时老子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窃喜:总算给了他一个观察年轻人的时间。于是老子就派出他身边的高人一批一批的去观察孔子。所以孔子身边连续出现了一系列怪现象:
孔子一行要过河,就派人去问哪里是渡口,锄地的农夫一听说车上坐的是孔子,就说他知道哪里是渡口,何必来问我?
又是一个农夫,竟然对孔子的学生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什么老师?
甚至,孔子遇到的一帮子樵夫竟是奏乐高手!
其实,怪现象不怪。老子从天子身边走出,身边还能没有几个高人?
在老子对孔子进行了观察之后,认为,眼前的这位备受挫折的年轻人已经具备了做大事的条件,可以将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交给他了。于是,就在鹿邑,就在孔子弦歌台苦中作乐之后,老子安排了一次与孔子的秘密会晤。将他带到鹿邑的东周图书馆的重要典籍亲手交给了孔子。而这时候的孔子已经51岁了
鲁济宁汶上郑宁(1094489756) 13:56:47
孔子得到典籍如获至宝。回到鲁国就认真地整理起来。在整理典籍的过程中,孔子发现了《易经》。这本由周文王亲自撰写的书,后来被称为中华文明现代百科的源头。自从成书以来,一直被历代国君严令保存在皇家图书管里。除了天子与管理者本人,其他人难睹真容。“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这句记载孔子读书情况的话,真实的告诉人们,当时的孔子得到《易经》后的如饥似渴。孔子一遍一遍的翻阅,竟然把用来穿连竹简的牛皮绳磨断了三次。现在的《易经全传》中还收录了孔子当时对《易经》所做的注释。
后来,孔子回忆说,假如他在50岁之前得到《易经》,他的一生绝不会如此坎坷!其实,我认为,假如孔子真的在50岁前得到《易经》,他就绝对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尊重。顶多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一个早已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小诸侯国的宰相而已。因为,《易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乾坤定位思想”,如果孔子早已掌握了《易经》的精髓,那么他就不会身在坤位而干涉乾位之行,那么也就不必愤而辞去大夫之职,也就能够稳稳当当做官。这样他还有机会得到重要文化典籍么,还能够潜心做学问么?
老子把他视为“宝贝”的文化典籍交给孔子之后,就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对周敬王的起义队伍中。
起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最终在外来势力的干预下被镇压了下去。老子只好走上了意料中的路——归隐。
老子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还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个哲学家。在当时就名扬天下。由单氏一手制造的这场东周内乱使老子不仅在政治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军事上也受到了挫折。成功的政治家是做不了了,成功的军事家也是做不了了,连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也做不下去了。那就只剩下了学问,他对哲学的研究应该还可以进行下去。
就在老子的同时代,在中国的西方,释迦穆尼也在研究哲学,也在研究天与人、道与德、生与死的关系。何不借此机会见一面呢?
三、紫气东来是尹喜杜撰的,其目的是为了使老子顺利过关
这样看来老子的归隐近乎于避难,但也另有深意。
发生于洛阳附近的东周王子争战,路人皆知,并且引发了战国历史上的最大一次战乱,其规模、影响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在函谷关为秦守关的尹喜始终关注着这场战争,也关注着战争发源地核心人物之一的老子的行踪。当他听到老子等人起义被镇压的消息之后,他十分担心老子的安危。尹喜派人四处打探老子的消息,当回来的人说,因当局在起义军的尸体中没有发现老子的遗体而下发了通缉令时,尹喜心中暗喜:只要老子还活着,就不愁他不往这里来!
为什么尹喜有这样的把握呢?这得从当时战国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说起。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即使一个诸侯国中,不同势力也与其他诸侯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文说过,在东周两兄弟各领一派争夺王位的时候,因晋国与东周内部支持王子孟的大臣有姻亲关系,所以晋国支持王子孟,即周敬王。晋国被称为周王朝的左膀,王子孟就是在晋国的支持下登上了王位。齐国也是王子孟的坚定支持者,被称为右臂。而楚国支持的却是王子朝,秦国又与楚国关系较好。所以,王子朝的支持者是秦楚联盟。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会往哪里去呢?东边是齐国,那是反对派的朋友;北边是赵国,这是秦国的敌人,去了肯定与他不利;南边的楚国虽然是老子一派的坚定支持者,但这里应该是最危险的,对方一定对那里搜查的最紧。只有西边的秦国才是最理想的去处。往秦国走虽然要路过晋国,但是,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当局绝不会想到老子会穿过敌人的领地投奔秦国。
我们知道,函谷关是秦国所建的雄关要塞。自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所灭之后,便一直是秦晋两国的边境要隘。尹喜不仅是老子生活时期秦国派往函谷关的守关将领,还是老子道家学说的追随者。尹喜十分崇拜老子,十分佩服老子的学识与智慧。在这之前,尹喜曾经多次专程到京都洛阳当面向老子请教。在尹喜的心中,早已把老子作为自己的老师了。对于老师被卷入这场战争十分遗憾。早就想帮助老子做点什么。现在老子到了难处,尹喜有义务,更有能力帮助老子做点事了。
这天早晨,新雨初晴,朝霞满天。淡淡轻雾在朝霞的映照下发出缕缕紫光。尹喜站在函谷关的关楼上举目东望,忽然心生一计。回头叫来持枪守关的兵士:昨天晚上我登楼望气,见心房少氐星位文曲犯阕,有紫气自东向西而来,此象主贵人过关。这几天你们注点意,如发现有白胡子老头自东往西而来,不必盘查关文,即可向我禀报。
兵士听说,那敢懈怠,日夜注视过往行人。几天之后,果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骑着一头黑色的水牛缓缓望关而来。守关兵士赶紧报于尹喜。尹喜登楼一看果然是老师前来。慌忙下关楼迎接入关。
四、《道德经》不是老子执笔写就,而是由尹喜及其弟子根据老子的讲稿整理而成
尹喜将老子迎接入关后,并未停留,一直将老子送到过西安70公里的周至。这里是尹喜的家乡。尹喜在这里建了一个观星楼,一有闲暇,常常在楼上观星望月,研究天文。这个观星楼后来被人们称为楼观台。是一处旅游景点,此是后话。
也许你会奇怪,尹喜为什么把老子领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呢?如果他要老子写《道德经》,为什么不把他留在函谷关呢?原因很简单,尹喜是考虑到老子的安全。我们知道,函谷关是秦晋两国的边境,晋国一旦知道老子就躲在函谷关,就会兴兵问罪。我们常说“秦晋之好”,其实,秦国与晋国也是有姻亲关系的。尹喜不想因为老师而又弄僵了两国的关系。
尹喜的家乡,属于终南山脉,尹喜所住的村庄依山面水,风景秀丽,古木参天,竹林叠翠。也算是少有的风水宝地。村后有个小山包,状似馒头,与山包后左右两条龙脉组成“二龙戏珠”之势。就在这个山包之上,尹喜建有几间房子,是弟子们习文论道的地方。后来,人们把这个山包叫做“説经台”,这也是后话。当时,尹喜就把老子安排在这里。到了这里,老子已经明白了尹喜的意图,这是想要我给他们讲课呀!
果然,尹喜向老子提出,想让他在这里安心养老,白天与古木相伴,与翠竹为伍,晚上听听天籁之音,新竹低语。修心养性之余将平生的学问留与竹简,并在高兴地时候给他的弟子们讲讲课。以驱寂寞孤独之忧。
这一下老子犯难了。以老子的意思,是想继续西行,直到与那位西方的智者相会。将东西方学者研究的哲学成果充分交融之后,再整理成册。但是,这位尹喜先生帮了这么大的忙,不仅解决了他出关的难题,还设身处地的为他安排了后半生的生活。这种大恩大德不报何以对得起良心?于是,老子依然决定,暂缓执行原计划,留下来传道。
尹喜听到老子的决定非常高兴:老师不着急,这一段时间您太累了。先休息十天半月,什么时候您老休息好了,觉得精力充沛了,我再通知弟子前来听课。老子想也好,我也需要简单地备一下课。就告诉尹喜,我准备一下,十天后开始讲课。
老子在这有限的十天里想得很多。他想到了太公助周;想到了武王伐纣;想到了《易经》,想到了天道自然、阴阳转换;想到了单氏取周天下大乱;想到了皇室争战兄弟相残;想到了战乱中饱受战争之苦中的平民百姓;想到了.。.在整理了一番思绪之后,老子列出了讲课的提纲——共八十一讲,分别写在八十一根竹简之上。
十天过去了,老子也完成了他对自己思绪的整理,不,是对中华民族思想史的整理,完全可以讲课了。
第一天,老子讲的是“道”,对于这个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明,道不透的“道”,老子整整讲了一天的时间。为了让弟子们懂得“道”的真谛,老子列举了上三皇、下五帝,前尧舜、后大禹,夏桀、殷纣周公文王,甚至把本朝的忠臣良将、乱臣贼子都讲了出来。说到伤心之处也是痛心疾首、慷慨激昂。弟子们只顾听得津津有味,却忘了做详细的记录,仅仅记了个提纲——这也难怪,那时候哪有用于记录的纸张,连毛笔还没有发明。可怜听讲的弟子们,用铁片在竹简上一笔一划的刻字,那速度能记下老子的滔滔不绝么?
就这样,老子连续在这里讲了八十一天。老子眼见过函谷已经三个月,与尹喜约定的时间已到,就辞别尹喜,只身向西方走去。
说到老子讲经,还有一个小插曲。在听课的学生里,有个叫李甲的,原本是个赌徒,在家输光了房产,输掉了老婆孩子,无处存身,才来到楼观台,为尹喜打扫庭院。在老子讲课期间也常常来听。慢慢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在与同学的讨论中,现身说法痛哭流涕,决心痛改前昔,重新做人。他把自己比作一对枯骨,说自己早已没有了灵魂。是老子让他死而复生。——李甲的这一段话后来被演绎成一则老子使一堆枯骨起死回生的故事——这是后话。
送别老子之后。尹喜马上组织弟子整理老子的讲义。他们把众人所记的要点综合起来,编成了《老子》上下篇。因为在竹简上刻字太困难,他们在整理时,没有收录举例说明的部分,只将每一部分的重要观点记录了下来。于是,我们看到的《道德经》就像语录体的文字,也象是格言,总之是有论点无论据的,与现代的议论文大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读起来艰涩难懂的原因。正因为尹喜领头组织人力整理了《道德经》,使老子这部千古不朽的名著万世流传,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在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研究的东汉太学生张道陵创立道教时,将尹喜尊为“玉清灵宝天尊”要人们象对待老子一样万世供奉,在道教中给了尹喜一个重要的位置——这又是一段后话。
五、老子西行无路,又折身入关,入鸾州景室山修道养生
却说老子越往西走,道路越难行,当走到大散关的时候,见这里虎狼能群,蟒蛇遍地,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几乎没有过往的行人。便犹豫起来。这也难怪,——又过了近一千年,在唐僧往印度取经的时候,西行之路尚且那么艰难,何况那时呢?
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是非常重视生命的,他写到:君子无死地——君子是不往危险的地方去的。今天,老子为了与西方圣者见面来到这样危险的地方,实在与老子的主张、性格不符。怎么办呢?连这位古代的先哲也犯难了。结果还是“道法自然”解决了问题。既然自然条件恶劣,天意不要西去,我何必违天意而行呢?
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虑,老子毅然决定返回。然而,返回又往哪里去呢?这又是老子需要考虑的问题。——后来根据老子这一段经历,作家刘言写了一篇小说,取名为《老子化胡经》,用了一种虚构的方法,说老子西出函谷后,只身来到匈奴去教化胡人。但老子到底到那里去了呢,刘言并不知道。
经过数月的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老子原先高大的身躯矮小了许多,面庞也明显的消瘦。不是特别熟悉的朋友,已经认不出他了。当他又回到咸阳时,遇到了曾经在楼观台听过他讲经的秦轶和李甲,这秦轶竟然没有认出老师。要不是眼尖的李甲喊老师,秦轶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清癯消瘦的老头就是几个月前给他讲课的老师。秦轶赶紧把老子领回家中,好好招待。足足一个月老子才恢复了体力。秦轶问老师对今后有何打算,老子说出了要到景室山归隐修道的打算。老子认为,景室山发脉于秦岭,结地于鸾州,实属中原之屏障。三鼎巍峨,秀水奇峰,山水美景集于一山,为中国之罕见。是个修身养性的极佳之处。但老子特意嘱咐秦轶,对他的去向,不要告诉任何人,希望他给老师留一点面子。
秦轶和李甲想让老师就留在秦国,但说服不了老子,只好由他去了。并答应老子决不泄露给其他人。不过,秦轶通过关系弄到了关文,秦轶和李甲与老子一起混迹在秦国入关的流民中进入了函谷关。为了不让守关将士认出老子,秦轶还特意把老子与坐骑分开——将青牛混在郑国牛贩子的牛群中进了函谷关。老子师徒的这一安排竟然蒙过了尹喜的耳目。
这一次经过函谷关没有惊动任何人。老子一行入关之后经桃园(即今灵宝)过卢氏,翻越大石河,走三川红叶岭,进入了古鸾州。于公元前501年农历四月初八登上了景室山。老子与弟子在景室山住了很长时间,民间传说老子活到一百多岁才离开了人间。为了纪念老子,北魏初年,人们在山上建了老君庙。唐太宗建国之初,专派功臣尉迟敬德监修了老君庙。明万历还颁发圣旨,钦赐经卷,两位皇帝都承认了老子的归隐地。然而,在西汉时,官方并不知道。于是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归宿及年龄也不清楚。他说老子活到了一百六十余岁,也是传言。家住陕西韩城的司马公,从小读书成人后做官,正值壮年便被宫刑入狱,其活动没有超出西安附近。一生没有机会到栾川来,所以对老子的归隐之处毫无了解实属正常。所以,他说,老子出函谷后不知所终,也是一种科学的史家态度。但是,后人既有研究成果,我们怎能墨守陈规?连唐太宗、明万历都认为老子归隐在老君山,我们还有什么怀疑的呢?
六、老子为栾川人民留下了诸多民俗
老子与弟子登上老君山的前一天。即公元前501年的四月初七,景室山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一场暴雨倾盆而下,第二天,新雨过后,绿叶青翠,朝日初升,霞光万道,老子师弟三人登上了景室山。后来人们传说,那是老天为迎接老子专门安排的洗山雨,说也奇怪,老辈人传说,从那以后,每年的四月初八老君庙会前一天,老君山总要下一场雨。
老子和他的弟子李甲、秦轶到了老君山之后,除了自食其力修道养生之外,还潜心研究药理病理,常常为山民治病。有一年还帮助栾川人民战胜了一次瘟疫(传染病),这件事后来被人们越传越神。最后传成了今天“平安节”的版本——说是有一年栾川发生了瘟疫,乡间死人无数,直到年关疫情不减,连乡间郎中都染上了疾病。家家都戴孝,天天有人亡,哪还有新年的气氛?正在人们发愁的时候,有位老郎中做了个梦: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只要每家的门上都贴上用黄纸剪得牛,再配上一首诗“腊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家家户户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就能够驱除瘟疫了。
老郎中醒后半信半疑,最后决定试一试,就动员家人分头通知四乡八邻,一时间,家家户户都照此办理。果不其然,几天后瘟疫全消。于是人们又欢欢喜喜的补了个晚年。后来,栾川人把腊月二十三成为“平安节”。一直延续到现在,人们传说,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在门上贴上金牛,一家人全年都不会得病。如果你有兴趣,你到栾川县城转一转,还能看到一些老户人家的大门上还会贴着一对黄纸剪的金牛。
再一个民记就是四月八老君庙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