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说起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可谓是家喻户晓,“书圣”之名亦为众人皆知,却鲜有人知其为何称其为“书圣”,对其生平事迹也了解不全,接下来将详细介绍王羲之的一生事迹,看看王羲之如何“成也王氏,困也王氏”。
家室显赫传千古 王氏马氏共天下
王羲之生于名门望族,当朝著名琅琊人士,东晋时期,民间流传“王与马共天下”的言论,马指司马家族,乃晋朝皇室。
王羲之祖父王正是西晋尚书郎,相当于现在的党中央某个部门的秘书。
父亲王旷是西晋末年丹阳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并且为东晋的建立有巨大的贡献。只是后来成为了司马家族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至今死因不明。
王羲之的直系亲属官位其实还不算特别高,没有达到“王与马共天下”的条件,王羲之父亲的兄弟才算是厉害,一个是王导,一个是王敦。
王导与王敦来头不小,是东晋政权建立的奠基者,并且与晋元帝(东晋开国之君司马睿)有着历史、地域、姻亲等微妙的关系,再加上皇室衰微,兵权大部分掌握在王导与王敦手中,因此位高权重,王导主内,王敦主外,与司马家族共同主掌朝政。
但是王导与王敦不同,王导一直对司马氏忠心耿耿,辅佐王室,而王敦则欲自立为王,起兵叛变,王敦最后在王导的阻力下没能成功,在战争中死去,假如王敦与王导合谋篡位,完全可以自立为王,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王导却没有这样做,始终效忠皇室,也因其德高望重,王导死后极尽哀荣。
东晋早期是王氏最为辉煌的时代,一跃成为当朝第一门族。王羲之就是在这样的家族之中长大成人,显赫的家庭背景为王羲之提供了丰富的书法学习资源。
幼时不善与人交,年少书法已成名
王羲之幼时不善言谈,惧与人交谈,史书记载:“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当然这种说法未必可信。可能是王羲之年幼低调而已,不善言谈的他怎么会在十三岁时一举成名?
十三岁那年,王羲之拜见当地名流周氏,由于王羲之谈吐不凡,便受周的器重,于是名气从此开始,成年后,书法尤为突出,得到叔父王导、王敦的器重,与王承、王悦一起成为当时王氏家族中的“王门三少”。
王羲之二十岁之前的人生可谓是衣食无忧,在富裕的家族中享受着物质上的好条件,也能潜心研究文学与书法,年幼师从卫夫人,后又受王廙(王羲之叔父,书法技能高于卫夫人)的影响,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年少便能以书法立名就不足为奇了。
王氏家族入深渊,政治无情叹黎民
王羲之少年时期虽然物质上富足,但是精神上备受打击。首先在王羲之七岁左右的时候父亲下落不明,在司马家族的政治斗争中死去(史书上未有记载死亡时间,至今是个谜),靠母亲养大。
在十九岁的时,东晋建国之初,皇室衰微,王室权利极大,王羲之目睹了王敦反叛事件,起因是因为晋元帝重用刘隗、刁协等人,以制衡王氏,王敦不满元帝此举,走上了反叛自立为王的道路,起兵造反,史称“王敦之乱”,最后王导帮助元帝打败了王敦,但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王导携王羲之等王氏家族子弟向元帝请罪,元帝最终原谅了王导。
此事在幼小的王羲之心里留下了深刻的恐惧,王导与元帝之间的君臣关系和王导与王敦之间的兄弟情义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忠与孝如何抉择,这让王羲之深刻地意识到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在二十四岁时,王羲之遭遇“苏峻之乱”,起因是庾亮征用野心勃勃的苏峻,致使引狼入室,晋朝皇室几近毁灭,生灵涂炭,惨绝人寰,王羲之的家族也遭受重大打击,最后因苏峻战死而得以平息。
这一事件又给王羲之生动的上了一堂政治课,庾亮的引狼入室犯下大罪,苏峻攻进建康时,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战争的代价是百姓的凋零,贵族之间的斗争,牺牲的是千千万万的无辜百姓,在这样战争频繁的年代,王羲之深感无奈,亦感叹生死无常。
东床快婿得佳妻 幸为家庭贤内助
王羲之之妻郗璇(亦称郗璿),字子房,然而王羲之可能并不知道他们的婚姻是政治联姻。那年王羲之二十七岁左右,王导结缘郗鉴以抗庾亮,为此,迎娶希鉴之女,郗鉴便在王室家族中相中了东床坦腹的王羲之,郗鉴将其女儿郗璇许配给王羲之,而王羲之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妻子如此贤良优秀,也善书法,是家庭的贤内助,两人相濡以沫,为王羲之生了七子一女,含辛茹苦的把他们养大成人,并且培养了小王——王献之。
三足鼎立共王室 庾亮借郗逼王导
在王羲之三十五岁左右的时候,王导、庾亮与郗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主东晋天下。但庾亮野心勃勃,欲与郗鉴结盟夺取王导之权,但郗鉴不同意,因此以失败告终,但这件事情被王羲之知道了,这可就非常不得了。因为此时王羲之是庾亮的属下,而王导是王羲之的叔伯,郗鉴又是王羲之的老丈人。王羲之与当时的三个巨头都有者密切的关系,君臣与亲情再一次发生冲突,政治的残酷性再一次重重的击打着王羲之本以疲惫的内心,因此这次预谋事件让他感慨万千,心中的酸甜苦辣可能只有其本人能体会吧。
以上所有经历,让王羲之强烈地感受到分裂年代是多么的残酷,政治的斗争,政权的更替,生死的无情,社会的动荡,一次次地震撼着王羲之的内心。及时行乐,远离政治,成了东晋高洁之仕最终的追求。
但是王羲之仍然抱有济世就国的幻想,四十岁以前王羲之一致都在做官,也做到了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事情,同时一直劝身边的人士不要随便发动战争,一直强调频繁的征战乃劳民伤财之举,在王羲之晚年辞官的生活中也不忘关心国事,强烈反对殷浩的北伐之举,只是王羲之的正义之声无法唤醒那些沉睡在权利中的将领,王羲之只有无奈叹息。
晚年无心入仕途 游山乐水老病终
在王羲之三十七岁那年,三大巨头相继去世,一年后,王羲之出任江州刺史一职,后又一年,王羲之辞职,虽朝廷屡召羲之入官,羲之皆拒绝,四十五岁的时候又因为好友的请求,无奈出任扬州护军将军,三年后借机再一次远离中央,赴任会稽内史,号右将军,此时王羲之终于有大把的时间游山乐水,专研自己的书法,并在五十岁的时候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最后实在受不了上级领导王述的欺辱,在五十二岁时辞去官职,过着隐居的生活,并告诫子孙,勿入仕途。
可见,王羲之的晚年一直是倾心山水的,不愿入仕已成为王羲之的夙愿。
但是步入晚年的王羲之迷上了长生不老之药并且长期吃那种有生理快感的药物,这些药物非常摧残人的身体,但是却有麻痹内心的快感。信奉道教,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当时很多文人志士都是这种生活态度,虽表现出王羲之志于山水,但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王羲之的无奈,心中的报复无法实现的问题,这就是王羲之一生的“心酸”。
成也王氏,困也王氏
王羲之如果不是出生在王氏家族,根本不可能成为书圣,没有物质的上的富足,哪有闲功夫去练书法?没有王氏家族中高手的指点,跟本不会进步。在那个年代,书法必须有师承,而想学书法,就得与王氏有关系,所以当时的书法家大多是姓王。因此王羲之“成也王氏”。
勤奋聪明、仁爱耿直的王羲之虽然物质上不愁吃喝,但是精神上却饱受痛苦,身处官场,亲眼目睹亲情、友请、君臣等皆被利益趋使,仕途的受挫,政治的黑暗,忠孝的抉择,理想的破灭,黎民的痛苦,等等,都让王羲之力不从心,他只能寄情山水、畅游书法、信奉道教、追求快感来藉慰自己内心的矛盾,来麻痹自己心中的理想。因此王羲之“困也王氏”。
附:王羲之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