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提到望江楼公园
你会想到什么?
薛涛、竹文化……
对于老成都人来说
望江楼公园的故事摆都摆不完
如今,已经130岁的望江楼公园
有了新的故事可以摆

《锦江春色入画来》 摄影/高学文
近日,成都市武侯区望江楼公园进行了拆围增景工作。如今的望江楼公园少了一段围墙,多了大片的风景。据了解,现在望江楼公园已开始24小时对外开放。
从看不见公园内景色的实体围墙,到“看得见、进不去”的绿植围墙,再到如今可以直接从临街景观带步入公园……公园形态,正在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打造生活生态空间相宜,人、园、城和谐统一,景观优美的开放型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锦江畔
毗邻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身为“中国名园”、成都十景之一
望江楼公园不仅是成都人心中的地标
更蕴含着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
为纪念薛涛而建
望江楼公园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明代时,蜀献王朱椿为了纪念薛涛,就在今天的望江公园打井建作坊,仿制薛涛笺。现在,公园内还有设有薛涛纪念馆、薛涛墓、刻有薛涛诗词的石碑和薛涛塑像等以纪念薛涛,游客前往游览时,可以了解到薛涛生平和她出众的才学。

薛涛井 图/行脚成都
薛涛留下的除了诗集还有著名的薛涛笺。如今,望江楼公园在文物区特别开设了薛涛笺古法制作演示区,并正式向游客开放。游客在公园游览时,除了可以观赏到传统薛涛笺古法印制工艺外,还能亲手参与制作薛涛笺和拓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薛涛笺古法制作演示 图/望江楼公园官网
望江楼公园还与成都薛涛研究会合作,举行薛涛文化研究相关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成都历史文化名人薛涛,为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添砖加瓦,为武侯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助力。

张大千所作的薛涛画像
“竹子博物馆”
薛涛一生爱竹,赞颂竹“虚心能自持”和“苍苍劲节奇”。在诗中,她以竹子刚直虚心和自洁自爱的品格自比,以表白自己在纷繁的社会中自持节操的心态。为纪念薛涛,后人便在望江楼公园内遍栽各类佳竹。如今,园内荟萃了国内外200余种竹子,是全国竹子品种最多的专类公园,堪称为“竹子博物馆”。

图/武侯区“双创”办公室
望江楼公园内还有很多稀少珍奇的竹种。比如,读竹苑内的人面竹。因其难以繁殖,故而园内只有10多株。此种竹状如人面和龟甲,因此又被称为龟甲竹,是一种稀少珍奇的竹种,极为罕见。

人面竹 图/中国园林
佛肚竹“竹如其名”,竹结较细,节间短而膨大,好似弥勒佛之肚,又好似叠起的罗汉,故而又称罗汉竹。

佛肚竹 图/天府文化ChengduCulture
读竹苑内,还栽种了大片龙丹竹。目前,龙丹竹在原产地已经消失,仅望江楼公园还有栽种,被列为中国特产濒危保护竹种。

龙丹竹 图/天府文化ChengduCulture
同时,为保护和发展竹文化,公园内设有竹文化陈列馆,馆中展示了众多竹工艺品。每年,望江楼公园还会举办成都竹文化节。
院内竹子姿态万千,各有妙趣。竹林下,很多成都本地人早上在这里晨练,白天在茶馆里喝茶、摆龙门阵。成都人乐观、悠闲、安逸、舒适的生活状态在这里被勾画得淋漓尽致。

《闻鸡起舞》 摄影/李蓉
老成都人出游的“网红地”
因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望江楼公园在晚清、民国时期就成为了成都人周末休闲最爱去的地方之一。那时,望江楼公园门口匾额上写的还是“成都市郊外第一公园”,该匾额是邓锡侯将军亲笔所题。

匾额 图/成都市望江公园管理处
据老成都人说,在新中国成立前人们一周只休息一天,但是只要一休息,大家就往望江楼跑。虽然那时望江楼还是郊区,但是乘摆渡船前往望江楼的人依旧很多。

40年代到80年代的锦江渡船 图/成都市望江公园管理处
24小时对外开放
现在,人们已经不需要在望江楼望江目送亲人朋友,望江楼公园也在发生新变化。
走在望江楼公园靠四川大学一侧的人行道上,只见公园的围墙早已不见,明明身处公园外,却有一种在公园内漫步的感觉。红墙变成了红枫、灌木球、花境、草坪组成的通透空间。沿路走过,随风摇摆的竹林,造型各异的景观盆景依次呈现在眼前。

图/成都旅游
“竹林和盆景都是从公园里面相应的区域移植到这里的。”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拆除围墙的一段只有380米,但其中的风景正是整个公园的一个缩影。
“目前完成的是一期工程,下一步还会有与之配套的二期工程。”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升级公园的照明设施,还会增加一些场景丰富市民夜晚游园的体验感。另外,望江楼公园的盆景园区和一百多种竹林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园区新的空间环境和开放时间。

图/成都旅游
对于老成都人而言,望江楼公园有他们说不完的回忆。而这次的尝试与改变,也让130岁的望江楼公园迎来新生。公园之于成都人的情怀将得到新的延续。公园24小时开放真正实现了城市随处是公园,公园城市融为一体。

一个人,一种植物,一群古建筑
成就锦江畔最靓风景线
诠释着中国名园的绝美风光
望江楼公园
见证了成都历史变迁
已成为成都文化与风景的一个缩影
你和望江楼公园有什么故事呢?
欢迎留言分享~
文章综合整理自:红星新闻、爱听914
天府文化Chengdu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