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佳句赏析 >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继续宣说上章的内省思想。此章经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第二段:【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段: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一段经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为修行人指示修行法要为学与为道是二个不同方向。在此之前,世人对世间学问和出世间学问不作分别,以为是同一种学问,只是科目不同,正像数学物理。既然是同样的学问,都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增加知识,假以时日,必获成功。

但老子在此明确宣说修行正理,告诉修行人出世间学问与世间学问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出世间学问是玄览觉照,无需记忆、分类,是去知识化的。

世人想成为一个修行人,必须接受一种完全不同的修学方法,这种方法从未听说过。这句经文似乎是对于刚入中士道的修行人而言,因为他们马上要进入修道的第二个阶段

下士道不讲这样高深的内容。进入中士道,他们将来可能就是以修道为毕生使命,把修道的觉悟用于解脱自我,并用于开导世人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二句经文十分透骨,肯定是回答弟子的疑问。有代表存在,无代表不存在,即对存在的否定。对存在的否定意味着断灭还是对更本质的存在的领会?世人心智简单的把对存在的否定认为是断灭,但圣人知道是一种更本质的存在。

因此对存在的否定面前,世人很恐慌,圣人很淡定。去知识化也是如此。去知识化表面看非常荒唐,因此老子细细讲述“去知识化”本身就是一种更本质的新知识。在老子的语言中,把它称为“不言之教”《道德经》一直在宣说不言之教。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常使民无知无欲,夫使智者不敢为也”(第三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章)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二十章),

“希言自然”(二十三章),

“不出户,知天下”(四十七章)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七章)

不言之教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无为的重要内容,不理解不言之教就无法理解无为思想。今天的学人对无为似乎很熟悉,但真正理解无为的寥寥无几。文明学家、历史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告诉我们,语言是伟大的发明,语言的出现代表人类的进化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自从达尔文进化论问世以来,文化精英总是暗暗的问:人类还在进化中吗?下一个进化的高峰是什么?是体型的变化还是什么变化作为显著特征?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达尔文时代,普通人以为只有人类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但今天的动物学家不再坚持这样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易经》)母鹤在山阴鸣叫,呼唤自己的孩子,幼鹤听到,马上回应母鹤。

显然古代智者早就认为动物也有语言。现在人们不仅知道神经系统较发达的动物有语言,像鱼类这样神经系统不太发达的动物也可以用语言交流。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海豚会发出不同声音表达不同的意义,向同伴传递不同的信息。语言在信息交流中如此重要,为什么老子提出“不言之教”?是要人类退化到低等动物的状态吗?不是,老子把不言之教视为人类的一种智慧进化。

语言交流的内容属于低等智慧,不属于高等智慧。要理解宇宙和生命的真相,不是语言能够做到的,而是非语言的玄照才能实现。语言是反映差别性的(二),而宇宙和生命最深刻的本质是“一”,即无差别性。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感觉器官和语言都服务于差别性的认知,不能服务无差别性的玄照。艺术的美是人能够体会的,但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很难回答。老子显然知道艺术的本质是对无差别性的玄照,在无差别中领会浑然一体,这就是艺术。

艺术符合去语言化的特征,这是不难理解的。对道的玄照是更高级的去语言化,去发现远远高于艺术的真相,即生命的不生不灭的真相。理解了艺术的去语言化,也就对老子的不言之教肃然起敬了。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老子和庄子对语言的伟大价值并不否认,他们否认的是对语言功能的无限放大。二位大宗师在玄照中实证了语言的边际,但世人并不知道这个边际,认为语言是万能的,可以表达心中的任何体验。禅的价值就是对语言的超越,禅是无国界的,可以被世界各种文化的精英所理解和欣赏。

语言很容易被人工智能破解,因为语言的算法并不复杂。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文化精英更为理解语言的性质和边界,语言是有逻辑的,人工智能就是运用语言的逻辑。但阿尔法狗不能理解禅,因为禅没有语言。这样现代人就可以理解不言之教多么宝贵。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楞严经》说:“诸可还者,皆非是汝。不可还者,非汝是谁?”这是一个最精确的人的本质的定义。可以被人工智能代替的都不是人的本质,只有人工智能不能代替的才是人的本质。还就是归还、代替。古代圣人对人的本质的定义是令人吃惊的,早就理解人的绝大部分功能都可以被代替,只有不可代替的才是人的本质

这是一个伟大的定义。不言之教是不可代替的,所以是最珍贵的。老子和庄子二位大宗师知道语言的缺陷,所以决不指望用语言来代替对道的玄照。唐朝的寒山大士留下了三百多首禅意诗,看似白话,其实内涵玄奥,几乎无法读懂。一个不懂禅的翻译家会对禅师的解读目瞪口呆:“是这个意思吗?”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为学日益是一种学习方法,为道日损是另一种学习方法,甚至我们不能把后者称为学习,我们没有语言来说明这是怎样的方法,最多只能说玄览、玄鉴、觉照、玄照、明、般若、如来藏性、妙如来藏,语言枯竭了。后世禅宗大师把语言比喻为手指,道比喻为月亮,所有的语言都只是手指,即指示器,指向那里还要参禅者自己领会。这就是不言之教。

为学日益。王弼注:“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世人为了增大自己的外在能力,就不断增益学习内容。俗谛的为学就是把世界分别的越来越细,知识也就越来越多,也代表世人越来越成功。Science最初翻译为格致,又被称为赛先生,最后日本人翻译为科学。

科举时代分科考试,科学是越分越细的学问。河上公注:“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益即学习世俗为政的知识,为名利服务。日益指知识愈多,情欲愈甚,伪装愈多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但这里还包含一层意思,即“日益”是“益之而损”俗谛是日益,真谛是日损,世人不知道,以为自己是日益。灌园老人回应子贡:“有机械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与胸中,则纯白不备。”灌园老人为了自己的纯白之心不失去,宁可吃力的用老办法灌园,也不采用最新发明的高效的桔槔提水工具。

为学日益的背后是纯朴性的丧失,哪个损失更大?四十二章说“益之而损,损之而益”显然与这里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一气相同。“为学日益”的潜台词就是“为学日损”,“为道日损”的潜台词是“为道日益。”一面镜子,正面看是日益,反过来看是日损。一面是真谛,一面是俗谛。

老子为什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言之教怎么理解?

=“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王弼注:“自然之道亦如树也,转多转远其根,转少转得其本。多则远其真,故曰惑也。少则得其本,故曰得也。转就是更加,得是得本,惑是惑真。日益是多,就会惑真。日损是少,就会得本。

相关阅读

  • 语文 全国通用版 文言文翻译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为学翻译,文言文翻译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