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本报通讯员 万莉 徐峰
72岁,17年坚持,1760多场演出……几个普普通通的数字,却串联起了葛业森退休之后的人生轨迹。退休前他是“老领导”,现在他是群众口里的“葛来乐”;不甘退休后的寂寞无为,葛业森重拾“唱戏”这个爱好,白手起家拉起一支行走在岱岳大地春秋冬夏图景里的“文艺轻骑兵”。在他的带领下,泰安市岱岳艺术团17年如一日坚持志愿送戏下乡,创作出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正能量“庄户剧”。
自掏腰包 白手起家建起艺术团
4月10日晚上,岱岳区祝阳镇祝阳村村头的小广场上,千余名群众聚集在此,葛业森带来的汶河大鼓《泰山石敢当》逗得台下的百姓哈哈大笑。当天晚上,岱岳艺术团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包括道德教化类曲剧《劝人歌》、庆祝建国七十周年表演唱《看展览》、传统豫剧《穆桂英五十三岁又出征》在内的11个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熟悉葛业森的人都知道,老葛有着“十八般武艺”,不仅年轻时当领导成绩卓著,业余生活中吹拉弹唱也样样在行。55岁那年,葛业森从领导岗位上离开。一次他和老伴逛公园,看到一伙老年人在公园里连拉带唱,“优美的旋律一下子吸引打动了我,勾起了我深藏多年的戏瘾。后来,我就带上乐器入了伙。”老葛说,“时间一长,大伙就鼓励我索性挑头成立个艺术团,练好了能演出,不但自娱自乐,还能给社会大众送去欢乐,多好的事啊!”一席话把老葛说动了心。
万事开头难,成立艺术团并非易事,场地、资金、剧本、演员都需要张罗归置。经过一番辛苦准备,2003年底,一个全部由退休老同志组成的“岱岳区夕阳红艺术团”成立了。
艺术团每周二、五集合排练,剧目是收集的优秀传统剧本、现代戏唱段,同时葛业森也拿起笔开始创作新作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半月的努力,艺术团就能组织演出了。有了点名气的艺术团,吸引了更多演员参与,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演员,艺术团后更名为“泰安市岱岳艺术团”,目前在册演职人员26人,百分之八十是专业人才。
写身边故事 打磨成正能量精品
送戏下乡,送什么?这一点,葛业森的艺术团有着明确定位。
“艺术团成立之初,就定下一个规矩:把弘扬民族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作为立团之本,要求每位团员热心常留心间,热忱传递同事,欢乐奉献群众。”艺术团不断地挖掘题材,改良传统剧目,创编新节目,演出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先后创作编导100余个文艺节目,并储备节目160余个,能安排12个专场,而且做到场场节目不重复。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我创作的源泉动力。”老葛介绍说,“岱岳区道朗镇东西门村有家特困户,五口人四个残疾,日子过得格外艰难,省市区组织精准扶贫,帮助他们发展肉食鸽养殖,两年后彻底脱了贫。根据这个故事,我创作了汶河大鼓《天字号工程暖人心》,成为各级扶贫办重点推荐的剧目。根据真人真事,我创作主演了汶河大鼓《孙子迷》,讽刺批判了重男轻女思想,荣获省人口文化文艺汇演一等奖,第十四届人口文华奖二等奖,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
葛业森既是团长,也是台柱子,身兼团长、编导、演员三职。“一场演出,我表演二至三个节目,器乐演奏我一人掌握五件,俗称双挎。”建团17年来,岱岳艺术团共参加各类公益性文艺演出和送文化下乡活动1760多场次,观众累计200多万人次。2017年一年达到220场,2018年演出267场。这17年来,老葛没耽误过一场演出。
勇当“挑山工” 探索文明实践新途径
“老葛,你70多了,还干几年?”有人这样问葛业森。““作为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宣传员,理应继续扛起肩上的担子,发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坚实地走下去。”老葛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建团17年来,岱岳艺术团先后荣获国家二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五项,市级一等奖十项。葛业森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东省模范老人”、首批“齐鲁文化之星”、“泰安市优秀共产党员”等。
这些年,岱岳艺术团以丰富多彩和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成为一支远近闻名、充满社会正能量的“文艺轻骑兵”,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们自己的庄户剧团”。2018年,岱岳区被列为全省2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区)之一,岱岳艺术团作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一支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将用精彩的文艺节目为广大群众送上文化大餐,让老百姓在节目中感受时代魅力、领略岱岳风采、倡树文明新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写戏、导戏、演戏是我一辈子的爱好,学戏时,启蒙老师告诫我戏比天大。入党后,领悟到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二字的真谛。岱岳艺术团对于我来说是生命之托,我将坚实地走下去。”葛业森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