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特别提醒:本文为系列连载文章,讲述苏轼的一生,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之前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即可方便看到之前发表的文章。
我们前一篇文章一起欣赏了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寒食帖非常有名,也是中国文人留给后世的珍品,就像刘禹锡留下的《陋室铭》一样,虽然他们在那个年代受尽磨难,但是却无法磨灭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国家的热爱,这些传世瑰宝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食粮,甚至已经进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黄州,应该感谢苏东坡,是苏东坡,让1000年后的黄州依然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个湖北的地方,这就是刘禹锡在陋室铭里面说的那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黄州这个在北宋非常普通的地方,由于有了“坡仙”,变得非常的有名,东坡先生在黄州达到了他人生创作的巅峰,苏东坡反过来其实也应该感谢黄州,是这个地方包容了落魄的他,正是这种伟大的包容力,才使得苏东坡得以创作了那么多传世的名篇!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非常有名的《前赤壁赋》,这一篇文章可能有部分人其实没有读过,因为在较早前的语文课本没有选入,但是依然有听过这篇文章的名字和各种讨论。感谢这个年代,我们现在拥有非常发达的资讯,网络给以我们很多传播文化的平台,我们也是居于这种文化传承的理念,今天重新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篇文章。
《前赤壁赋》不仅是文学上的巨著,还是书法上的名作,现在的真迹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去台湾旅游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近距离欣赏这幅传世千年的作品的机会。为了更好帮助大家理解这幅作品,我们下面一起来深入解读。
从上图可以看出,苏东坡的真迹原稿缺失了一块,也就是开头的部分,后来这幅作品流传到明朝大书法家文征明的手中,文征明觉得这幅作品就像美玉缺了一个小口,让人觉得非常遗憾,于是就补上了缺失的部分,其实文征明是书法大家,但是他补这一部分却特意模仿苏东坡的书法,一方面是为了不破坏作品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示对前辈的尊敬。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是赤壁赋的第一段,交代了游赤壁的具体时间: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十六日,农历每个月的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这一天晚上东坡先生和朋友一起到赤壁下泛舟赏月,这里我们要讲一个知识点:赤壁。历史上其实有两个赤壁,一个是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和周瑜联手对敌曹操的“武赤壁”,一个是苏东坡两篇赤壁赋的“文赤壁”。其实站在今天看过去,两个赤壁在中国人的心中一样的重要,一样的影响之大,一样长存于中国人的心中!
接着开始描述优美的夜景:因为当时是农历七月十六日,天气应该是不冷不热的舒服感觉,所以这里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面描写美景,其实是突出作者这个时候美好的心情!“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明月开始升上来,仿佛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月亮,中国文人对月亮情有独钟,月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诗篇中占据了非常多的篇章,这和中国的文化起源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文字起初是象形文字,到了后来开始用意向造字,比如我们现在用的“文”这个字,就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上面的一点一横指的就是天和地,下面的交叉指的是天上的日月交相辉映,所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
接着“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八个字把月光描绘得美轮美奂,这和我们上一篇《寒食帖》里面的“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这时候的东坡先生的心境改变非常多,其实人只有在心情极佳的情况下才会体会到身边的美景的存在,寒食帖里面的心境显然很不好,很郁闷,所以寒食帖里面的两首诗写的都是孤独负面的情绪,而赤壁赋完全不一样,这时候的苏东坡已经把自己的格局提升了很多,也放下了很多,大概就是庄子在齐物论里面说的“莫若以明”的境界,也就是当你能站在日月的高度俯瞰万物,你就会放下非常多的凡尘纠葛,就会发现很多达观的人生。
“纵一苇之所如”其实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典故,说的是达摩到达中原拜访梁武帝,梁武帝不认同他传播的理念,于是达摩离开,到了长江边,达摩折一根芦苇化成一叶扁舟渡江而去,这里苏东坡其实表达的是自己放下很多纠结烦恼,本来沉重的肉体卸下很多负担,变得身轻如燕,可以一苇渡江了!就像我们民间一直传说猫骨头是软的一样,你平时应该可以观察到,猫从栅栏过去,即使很胖的猫,如果它的头可以通过那个栅栏,它的身体一定可以通过,因为猫从来没有考虑过能不能过去,它的感觉是头能够身体一定能过,它没有负担。接下来的“凌万顷之茫然”就是苏东坡他把自己放到广袤无垠的太空中,从太空的角度来俯瞰世界,哪里还有什么纷纷扰扰啊?只有尽收眼底的人间美景啊!
第一段最后两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其实化自于庄子的《逍遥游》里面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冯”这里是凭借的意思,这里是苏东坡道家思想的体现,也是苏东坡开始参悟人生,不再局限于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因为诸多因素使得他无法施展政治抱负,所以他转向佛家和道家,追求自我的解放,这一篇文章也是他突破自我一个有力的见证。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月色极佳,心情甚好,大家一边喝酒一边敲打着船舷唱着歌。这里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人生启示:历朝历代都是为了“江山”而打来打去,搞得民不聊生,启示江山还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拥有,也就是大家和平相处,共同来欣赏人间的“江山”,因为和山水日月江山相比,我们人来到人世间真的只不过是一闪而过的流星罢了!当时苏东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这个感觉,转眼间他也离开我们将近千年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讲的其实就是这样朴素的哲理,人生苦短,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挥之不去的烦恼,放下,解脱灵魂,人生可以是另外一个平和美好的世界。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一句是完完全全的离骚体,特别的唯美!所以自然而然苏东坡的朋友就吹起洞箫和起了歌,洞箫声音极其迷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就像深沟壑里面起舞的蛟龙,又像在孤舟上偷偷哭泣的寡妇,这里取自白居易《琵琶行》里面的典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中国非常传统的文化精髓,苏东坡的朋友受到大家感染不知不觉吹起来洞箫,萧声如泣如诉哀婉动人,似乎也在倾诉自己的内心。接下来有苏东坡和朋友的对话,蕴藏深刻的哲学内涵,我们下一篇文章接着分享。
由于《前赤壁赋》较长,我们准备用两篇文章来细细品读,今天就先到这里,期待您明天继续和我们跟随东坡先生一起来欣赏千年之前的黄州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