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一古诗词——一个带你领略中华古诗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头条号。
这首诗是作者于中秋佳节所作,寄给朋友的,原诗的诗题中提到“时会琴客”,所以应是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诗中描绘的夜景清冷朦胧,意境悠远,传达出的感情也深远悠长,令人回味无穷,是吟咏中秋诗文中的佳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前两句是写景,庭院的地面一片雪白,树上栖息着雀鸟,秋天的露水无声无息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由远及近,由点到面为我们呈现出了夜色中一片清冷迷朦的画面。“地白”不是因为下雪,而是月光太过皎洁,打在了地面上好像是凝成了霜,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也是这样的感觉。鸦鹊在树上栖息,本是寻常的景象,在银辉下却多了一分祥和与静谧。鸦鹊定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安静,而是随着夜色渐深,月光渐渐的铺陈开来,它们也察觉到了四周的寂静,于是慢慢地入睡了。四周都是静悄悄的,这时诗人突然看到秋露打湿了桂花,霎时多了一丝清冷的感觉,为万籁俱寂的夜晚添了几分寒意。在月光的映衬下,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想到蟾宫里的那棵桂树,是不是也被露水沾湿了哪?如此便将视野从地上转移到天边,令人浮想联翩:嫦娥会看向哪个地方?吴刚是否还在不停歇地砍着桂树?月宫中的人那么寂寞,是不是更能体会人间的聚散离合哪?
诗人的思绪就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被月色牵动,从天宫重新回到人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将绵长悠远的意境再推进一层,将对人事的思索放在了整个茫茫人间。中秋代表了阖家团圆,却不是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能有幸拥有这种美好,那些四散飘零的游子,天涯海角的亲朋,在今天这个月圆的日子里只能托明月遥寄相思情了。所以承接着上文清冷的感情基调,诗人感慨道“今天晚上人人都在举头仰望明月,却不知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哪?”这个“落”字用得新颖又传神,好像世人将思念都寄予中秋明月,那一片片思念便随着清冷光辉,四散凋零到人间各处,即将思念这一情绪抽象化,为这句诗增添了意趣。我们仿佛能看看人世间的各种场景,理解在外的丈夫将思念寄给妻子,为求取功名跋山涉水的游子祈求能将思念带给父母,相隔天涯的旧日好友齐齐看向明月,思考着对方是否也在看自己。这一幕幕世间温情的画面,都被那个皎洁的月亮记下了,它拼命洒下更多的银辉,想让所有人都接收到思念的消息。
从庭院中的月色,到月色普照天下人,我们的视野逐渐开阔,意境也逐渐深远,茫茫的月色如同世间所有人思念的汇聚,在这个中秋佳节的夜晚达到了极致,银辉照耀三千里,每一个地方都有思念的人在苦苦盼望。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尾更是让人无所遁形,不知怎么就跟着想起来那个远方的人。
诗人诉尽了秋思之意味,其实此时秋思之情最浓重的便是他自己,可能是与友人相聚时太过欢乐,而生悲愤,怅然若失,想起家庭离散,思念亲朋旧时,对他们的思念就如同夜晚打湿桂花的露水,无声无息,却存在得那么明显,如同世间千万人的思念般,悠然不尽,萦绕心间。
本文由“一古诗词”原创,欢迎评论,收藏,点赞。未经允许请勿抄袭,感谢你们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