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看过不少人说汉高祖刘邦的泗水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今天,我们来反驳一下这个说法。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首先,我们要明白汉代的“亭”和“乡”“里”是不同性质不同系统的地方行政组织。
班固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据《续汉书·百官志》载:一里百家。
那么亭长至少管辖1000户,肯定不是现在的村长职务,因为秦朝末期全国人口只有2000万左右,而据目前可考秦朝的县至少750个,意思是平均一个县的人口只有不到三万人。一亭1000户至少有3000人,十亭一乡就相当于差不多三万了,而秦汉时期一县差不多有3-5乡。
所以可以肯定亭不是现在的行政系统的机构。且看以下几点证明:
《汉书·百官公卿表》班固在介绍完汉朝的官职设置后,说道全国共有:“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既然是“十亭一乡”,“乡”有六千六百二十二个,那么,“亭”就应该有六万多个,怎么会是三万呢?这个差距太大了!
我们再来看亭最初设置的目的,《续汉书·百官志》载“以禁盗贼”、“主求捕盗贼”。而且“亭”不只设于乡村,而且设于郡县街道上和城门上。《续汉书·百官志》注引蔡质《汉仪》载“洛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门,门一亭”。
《学斋占毕》记载了一则汉代墓碑:“永意元年二月十二日蜀郡临邛汉安乡安定里公乘校官员王幽字珍儒。”这里面详细记录了这个人的爵位和户籍,其中蜀郡为郡,临邛为秦朝古县名(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公乘为古代爵位,名字叫王幽,字珍儒,也提到了乡、里,但是独独没有提到“亭”。
《春秋繁露·止雨篇》是这么记载董仲舒的止雨仪式的,“令县乡里皆扫社下。”这里面有县、乡、里,也是独独没有提到“亭”。
根据以上的论证,我们可以得出下边这么几个结论:
1、“亭”和“乡”“里”既是不同性质的地方行政组织,因而也不属于一个行政系统。“亭”只求捕盗贼,不主民事。秦汉时期的基层组织是由县乡里组成的。
2、“十里一亭”的“里”表示长度,大概相当于现在的6华里。
3、汉高祖刘邦的泗水亭长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而这个派出所是6华里的地方设置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