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语言建构的世界】栏目之“文心话艺”
一直想做点诗话类的点滴式学问,且不说“日知”(顾炎武《日知录》),哪怕每周有点新思考也好,“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清·陈字撰联,图在文末),方觉生活有味。
樱花树下,读洪丕谟《古今百家名联墨迹欣赏》(学林出版社2014),寥寥数言,贯通“联话”(对联赏析)与当代笔记,深受启发。
语言、文学与艺术,本是相辅相成的。与小林友商议为“文心话艺”栏目,艺心也可话文,互文现义,我们带着国学(实为“跨学科”)的眼光去欣赏文艺,不求全面精深,一二心得足矣。
静读梁启超《为学与做人》
为学与做人
原文 | 梁启超
随文笔记 | 小秦
这是梁启超先生于1922年在苏州学界的演讲,见解独到精辟,呈现出中国儒家学者的信仰与教育理念。
一
如果我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
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
再问:“你为什么要求学问?”“你想学些什么?”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来了。
诸君啊!我替你们回答一句罢:“为的是学做人。”
一句点题,“学知识”为“学做人”服务。延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有所发展。
你在学校里头学的什么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理、心理、历史、地理、国文、英语,乃至什么哲学、文学、科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农业、工业、商业等等,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把这些件件学的精通,你能够成个人不成个人还是个问题。
各个学科手段与德育人文素质的关系。
具体专业与修身养性的关系,很像今天的通识课教育。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育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究竟,在这里是名词,结果、原委,穷尽、追求到完全明白。
毕竟是大家,自出机杼,另辟蹊径,认为德智体的教育分类并不均匀,宜分为知情意,知识(智商)、情感(情商)、意志(近逆商),新意满满。
或许,身体是基础,作者未加以充分考虑,就像作者精通语言文字,运用精纯,却认为无需单列。(可参考梁启超列出的国学书目)
二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
不惑,不迷惑、不困惑,靠的是常识(判断力)和智识(决断力)。
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到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知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
但仅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他们积累了无数经验,发现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
学科、专业,靠的是积累,要站在前人肩头。
我打算做这项职业,就应该有这项专门的学识。例如我想做农吗,怎么的改良土壤,怎么的改良种子,怎么的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
做工、做商等等都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想做财政家吗,何种租税可以生出何样结果,何种公债可以生出何样结果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教育家、军事家等等,都各有他的专门学说,也是如此。
还是要尊重某领域的专家。
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的知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刻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
学科之间没打通,就会隔行如隔山。
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有根本的判断力。
这种总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
如何打通?从粗到细,从浑到清。
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炼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他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
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浑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的去判断他,自然不至于惑了。
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的智慧,都是知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知”通“智”,智者不惑,常识+智识=知育,作者其实扩大了“知”的范围,把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方能举一反三。
三
怎么样才能不忧呢?
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
“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用都包在里头。“仁”到底是什么?很难用言语说明,勉强下个解释,可以说是:“普遍人格之实现。”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做“仁”。
但我们要知道,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现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来看。所以“仁”字从二人,郑康成解他做“相人偶”。总而言之,要彼此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的人格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
仁,注重人际关系,儒家思想的精髓。
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们的人格,和宇宙无二区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就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始“乾”而终“未济”。正为在这永远不会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
太透了!从《论语》到《易经》,涵盖四书五经的精华,凡事莫求完美。
但又要止于至善,这便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精神。
没有绝对的成功和得到,成功和得到只是过程。
“三言二拍”里有很多劝世、劝退的文字,略感消极,因为读者对象不同。
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是失败了。
不管做实业还是做学问,不管文理,都是这样,在尖端突破一点点。
“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方面来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万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
带着出世的心来做入世的事,才会不计个人成败荣辱,而重大局。
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的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以为我们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
道家的辩证观进来了,没有彼此区别,格局自然大。隐隐也有佛家的东西。
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得。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人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做事的目的,从趋名、趋利,到最后趋静、趋趣,就超然物外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德育,作者认为目的是“不忧”,炼成一颗没有情感痛苦、心平气和的强大内心,这和佛家的彼岸、极乐世界有点点类似,但这是求现实的,而不是求来生、长生和天堂,所以儒家德育有别于宗教,而属于现实的人生哲学。
四
怎么样才能不惧呢?
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会有丰富的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
正所谓情急之时看人品。
然则,意志怎么会才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又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俗话说得好:“生平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着。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
不做坏事,心里不怕;善待身体,体检不怕 :)
《论语》记: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伸枨。子曰:“枨也欲,焉刚。”一被物质上无聊得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成刚也会变成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
无欲则刚。西晋刘琨《重赠卢谌》的两句诗:“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自己作不起自己的主,还有什么事可做?受别人压制,做别人奴隶,自己只要肯奋斗,终必能恢复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情欲的奴隶,那么,真是万劫沉沦,永无恢复自由的余地,终身畏首畏尾,成了个可怜人了。
孔子说:“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我老实告诉诸君说罢,做人不做到如此,决不会成一个人。但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时时刻刻做磨炼意志的功夫不可,意志磨炼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得事,一点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藏头躲尾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勇气,其实是担当!
知识、情感、意志,作者其实是将德智重新分解为三个部分,这三者合成一颗强大的内心。作者是儒家顶级学者,研究方法不是纯理论分类而是注重现实的,所以有三个维度的标准:不惑、不忧、不惧,要达到这三个目标,既靠德又靠智。
所以作者不按照德智体的分类,而是排除体,重分德智为知、情、意。至此讲透。
他通过对《论语》章句的解读,重新阐释,乃经传注疏的路子——也是我们做读书笔记的精髓。
分类体系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和心法,分清方能讲透。
五
我们拿这三件事作做人的标准,请诸君想想,我自己现时做到哪一件——哪一件稍微有一点把握。倘若连一件都不能做到,连一点把握都没有,嗳哟!那可真危险了,你将来做人恐怕做不成。讲到学校里的教育吗,第二层的情育,第三层的意育,可以说完全没有,剩下的只有第一层的知育。就算知育罢,又只有所谓常识和学识,至于我所讲的总体智慧靠来养成根本判断力的,却是一点儿也没有。
这种“贩卖知识杂货店”的教育,把他前途想下去,真令人不寒而栗!现在这种教育,一时又改革不来,我们可爱的青年,除了他更没有可以受教育的地方。诸君啊!你到底还要做人不要?你要知道危险呀,非你自己抖擞精神方法自救,没有人救你呀!
早就注意到了“刷题”和“空心人”问题。
诸君啊!你千万别要以为得些断片的智识,就算是有学问呀。我老实不客气告诉你罢;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
一针见血。有才无德,只能干坏事。
你不信吗?试想想全国人所唾骂的卖国贼某人某人,是有智识的呀,还是没有智识的呢?试想想全国人所痛恨的官僚政客——专门助军阀作恶鱼肉良民的人,是有智识的呀,还是没有智识的呢?诸君须知道啊,这些人当十几年前在学校的时代,意气横历,天真烂漫,何尝不和诸君一样?为什么就会堕落到这样的田地呀?
屈原说:“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看着一群好好的青年,一步一步的往坏路上走。诸君猛醒啊!现在你所厌所恨的人,就是你前车之鉴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边的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你怀疑和沉闷,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的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都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炼,所以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成功。那么,学校之外,当然有许多学问,读一卷经,翻一不史,到处都可以发现诸君的良师呀!
诸君啊,醒醒罢!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你成人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如何在纷繁复杂中,做好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信仰,抵御外物(名权利)的诱惑,不随波逐流,这正是儒家的全部“修”身理论,然后再谈“齐治平”,现在大家喜欢用“修炼”这个词,其实是相通的。
儒家讲修身(现世),道家讲修炼(长生),佛家讲觉悟(来生),其道相通。儒释道融合,打通现实与来生,找到人生的充实、健康、圆融。
“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清·陈字)
绿色字体为小秦笔记,图片来自网络。
刊名题字:赵振刚(河南)陆家衡(江苏)季平(河南)
LOGO设计:夸父景观·陈根(四川)
编辑美工:秦砖(上海)汉瓦(上海) 鱼王(甘肃)
【语言建构世界】艺话精选
大 秦:《降临》的语言学影评
李雨姗姗:看小说《芳华》,重读严歌苓,在残酷人性中触碰一丝温暖
沧海一声笑:《白蛇·缘起》微醺的东方佳酿
小 林:情歌如何写得好之——女神篇《我要你》
小 秦:情歌如何写得好之——男神篇《成都》
秦 砖:《芳华》的国学影评
秦 砖:《无问西东》的文科生影评
老 秦:先秦,橘子红时(老电影《屈原》)
老 秦:《摔跤吧!爸爸》应该怎么看?
大 秦:“国学”书目及其门径
大 秦:“四书”的作者们
大 秦:《大学》是一种信仰
老 秦:孟子和他的辩友们
大 秦:再读《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