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我国古代一些作家的名篇,往往是在立志胜过别人的同题之作的情况下产生的。张衡不满班固的《两都赋》,于是写了《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终于使之成为京都赋中的大观。唐诗宋词中这类例子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梅饶臣是北宋名作家,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著有《宛陵先生集》,至今留下来的词仅有两首。
他在创作上自我期望很高,他很少能够看到自己满意的作品。林逋的《草词》,词牌名是《点绛唇》,全词如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当时所有人都说这首词写的很好,很妙,但是梅饶臣不这样认为,这就凸显出了他不俗的艺术鉴赏能力。马上就一首,和这首词相较高下,这更是在艺术上有独特见解和高超修养的表现。这首词就是著名的《苏幕遮·草》,全词如下: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这首词开头四句写春草的芊绵可爱。“露堤平,烟墅杳”,从具体的风景点上着笔:笔直的大堤上绿草如茵,望去平崭崭的一片,白色的露水在晨光中闪烁,象缀在绿茵上的珍珠。远处的一座别墅,在如烟的嫩草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江天晓”,是用特定的最佳环境来点染春草的精神。雨后万物澄鲜,春草当然更为嫩绿葱倩;江天是何等开阔蔚蓝,无边的春草与它的配置在一起,千里一色,正好相得益彰。晓风轻拂,空气清新。一派蓬勃的生机,伴随着浓郁的春意,簇拥出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
“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庚郎”指的是庚信。庚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庚信留魏国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很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这里一般指的是离乡宦游的才子。梅饶臣的诗名与才华,很早就露尖,又在二十多岁的时候由门荫入仕。如果把“庚郎”看做是自喻,也未尝不可。
如果说,上阙用遍地的春草衬托一个宦游少年春风得意之态的话,那么下阙主要是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接长亭,迷远道”,就是李白《菩萨蛮》词的最后两句“何处是归程?长亭接短亭”之意。在茫茫的宦海中,到处潜伏着政治风险,无法预卜凶吉,也看不到自己的归宿。最后一个“老”字与上阙“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
梅饶臣在艺术上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词中抒写了作者初仕的得意情态和后来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心绪,但都非常含蓄,只是在精心描绘的意境中微微透出,让读者于言外得之,因此这是一首较好地体现了作者自己的艺术主张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