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在当今这个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如何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可否认已成为普遍的社会话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宋朝大教育家苏洵是如何培养自己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同时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以及被后人赞扬的“唐宋八大家,一家出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背后教育家苏洵的教育“传奇”。

想必大家都读过甚至听过歌曲苏轼的《水调歌头》,这篇甚至被一字不差地编成歌曲的文章吧。苏轼是宋朝有名的大文豪,二十一岁参加科举就中了进士及第被欧阳修错判了第二名,进而又参加百年不遇的皇帝监考的殿试,最后获得了头名状元。

苏轼的弟弟苏辙同年十九岁跟随哥哥和老爹苏洵一同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并中了进士及第第五甲。后来官居宰相之位。

以上两亲兄弟都是出自老爹苏洵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并且父子三人一同被评为“唐宋八大家”之列。

其实,苏轼和弟弟苏辙小时候同其他小孩子一样不爱学习,特别贪玩。这时,老爹苏洵也是二十七岁大器晚成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对两个孩子贪玩荒废学业发愁。因此苏洵想到了一个办法,在两个孩子玩的时候,自己躲在角落里看书;当孩子跑来时,便故意把书藏了起来,以此

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兄弟两在老爹的引导下开始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而且老爹日常一言一行言传身教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教育。

大家细想一下,你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想必普遍家长一味关注孩子的成绩,自己在看电视大声呵斥孩子写作业、学习。

小编认为:苏洵的教育总结就是引导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做为家长们日常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这句通俗易懂的话,现在家长有多少为了孩子去改变自己呢?
对此关于社会普遍教育问题,你怎么看?请在下方评论区和小编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