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作者:金满楼
武昌起义后,身为湖北新军协统的黎元洪本应成为革命者的刀下之鬼,但戏剧性的是,他不但没死,反而在此非常之际被推为大都督。
当然,黎元洪的人品并不坏,但他只是一个旧军官而决非革命者,对于造反这种勾当始终是心有抵触甚至深恶痛绝的;
而那些起事的革命者对这位逼出来的都督也无好感,只是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匆忙间将公器相授;
因此,一旦危机过去,革命党人迟早要搞“二次革命”甚至“三次革命”的,譬如民国初年的张振武一案,便是这种情绪的产物。
武昌起义胜利后,黎元洪虽然贵为副总统兼湖北都督,但当时坐镇武汉的主要军事将领其实是共进会的孙武、张振武和文学社的蒋翊武,人称首义“三武”。
共进会和文学社是推动武昌起义的两个主要革命团体,起义之前双方通力合作,但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各地局势稳定后,革命党内部也就开始罅隙丛生了。
首先是孙武,他原本是革命党内定的武昌都督,只因起义前制造炸弹时不慎爆炸而烧伤了面部,结果没来得及参加起义。
但孙武的资格是非常古老的,其早年曾入武昌武备学堂、日本成城学校学习军事,后来又分别加入了日知会、共进会、同盟会,并在起义前被共进会和文学社推为军政部长。
武昌起义成功后,孙武担任了湖北军政府的军务部部长,手握兵权,就连黎元洪也要忌惮他几分。
但是,孙武的个人权欲极强,他上位之后,非但排挤文学社的蒋翊武这批人,就连共进会的张振武等人也是形同水火。
对于这点,黎元洪看在眼里,不免要巧妙的利用一下,如在汉阳失守后,黄兴离开武汉,战时总司令本由蒋翊武代理。
但是,孙武与蒋有矛盾,他不愿意让蒋翊武掌握兵权,因而串通黎元洪改任蒋翊武为都督府顾问,战时总司令改由谭人凤出任。
孙武的专横跋扈引起了一场风潮,即“群英会”事件。
群英会是共进会的一个分支,在武昌首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一首领叫黄申芗,他在起义爆发后担任了革命军第十四标的标统,后来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府近卫军协统。
黄申芗去军务部向孙武“谢委”的时候,孙武大咧咧的坐着,双足俱跣,昂然不动,傲气逼人。
黄见此状,极为愤慨,心想我们这些人出生入死的时候,你在医院里躺着治病,如今倒在弟兄们面前充大,什么玩意?!
孙武见黄申芗来后,便远远的问道:“委札接到没有啊?”
黄申芗忍住气,说:“接到了,我特来谢你的”。
孙武哼了一声,说:“协统不小啊,你要好生的干,听着没有?”
黄申芗出去后,气得肺都要炸了,他随后跟群英会的人说:
“尧卿(孙武的字)得意忘形,连老朋友都不放在眼里——我非杀了他不可!”
1912年2月27日晚,在黄申芗等人策动下,一些对孙武不满的军人带领手下士兵们冲出营房,向军政部和孙武家扑去。
一路上,暴动士兵高喊“打倒孙武”、“驱逐民贼”等口号,并且不断鸣枪示警。孙武事前有所察觉,事发后逃到了汉口,而他的家小全部被扣押。
由于参与暴动的人动机不一,暴动很快变成了一场兵变,乱兵们四处放枪,大肆抢劫,结果革命军第二镇统制、文学社的重要成员张廷辅也在这次事变中被乱兵射杀。
事变后,孙武不得不发表声明,宣布辞职,而黎元洪却乘机将军务部加以裁撤,部长孙武、副部长蒋翊武和张振武均被解除职务而改任有名无实的都督府顾问。
对于顾问这样的闲职,孙武和蒋翊武消极隐退,而张振武却心生怨愤,由此引发了同黎元洪的激烈冲突。
(节选自金满楼:《民国原来是这样》,现代出版社2010年。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