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女人狠起来有时没有男人什么事,手起刀落。——寒气逼人
从秦开始,女主临朝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有的靠外戚,有的靠儿子,有的靠时间,而有的靠合作。不管什么原因临朝,能专权女主都不是简单人物。
南宋中后期同样有位不简单的后宫之主,此为宋宁宗皇后杨氏,一个对南宋内外政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女人。其在位期间与权臣的合作堪称"完美",可是南宋似乎就要完蛋了。
◎晋升途中埋下颗雷
杨氏并不是宋宁宗的首任皇后,其首任皇后是韩皇后,只不过韩皇后早逝,才轮到杨氏,她也是幸运之人。
杨氏一开始不是宋宁宗宫中人,她原先是在太皇太后吴氏宫中侍奉的人,此时的宋宁宗赵扩还没有登基,只是太子。赵扩看上了杨氏,吴氏作为曾祖母辈分的人物岂能看不出,于是做了个顺水人情,将杨氏赐给了赵扩。
及既长,宁皇侍宴长乐,目后有异,而重于自请。宪圣知其意,遂宴宁皇而赐之。
杨氏之所以能被赵扩看中,主要是因为长得漂亮,此有史为证"恭圣仁烈杨皇后,少以姿容选入宫",这说明杨氏是凭借美貌被选入宫中的。
公元一一九四年,宋宁宗接受宋光宗禅位,顺利登基。宋宁宗登基后,杨氏地位一路飙升,可以看出赵扩对其的宠爱。在首任韩皇后还在时,杨氏已经做到了贵妃,这按照宋朝的妃位等级看已经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
公元一二零零年,宋宁宗失去三位亲人,其母李太后在这一年去世,其父宋光宗也在这一年去世,最后就是她的原配妻子韩皇后也在这一年去世。
皇后一去世,也许不是群众伤心的时候,其后位归属成为关注的重点。当时杨氏并不是唯一的皇后人选,她是有竞争对手的,因为还有一个曹美人,皇帝多数是博爱,能理解。
恭淑皇后崩,中宫未有所属,贵妃与曹美人俱有宠。
在抉择皇后人物时,有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此人就是韩侂胄。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宋宁宗执政前期的情况。
宋宁宗是接受父亲光宗上位的,但此次内禅是一次政变,其中韩侂胄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因此韩侂胄在宋宁宗登基后开始掌握权力,并逐渐控制朝政,而且韩侂胄是太皇太后吴氏外甥,也是韩皇后的叔祖。
换句话说宁宗执政的前半段是韩侂胄控制了朝政,所以册立皇后,韩侂胄当然要插一手。
韩侂胄见妃任权术,而曹美人性柔顺,劝帝立曹。
从韩侂胄所说来看,杨氏喜欢权术,是个不甘寂寞于后宫的女人。而从韩侂胄掌权来看,她不希望出现一个可能的政敌。
虽然韩侂胄给了宋宁宗建议,可是宁宗没有听从他的,反而是立了杨氏为皇后,"帝竟立之"。杨氏成为皇后了,但韩侂胄给皇帝的建议让杨氏记住了,从此心里有根刺。
◎合作诛权臣
在选立皇后的时候,《宋史》有句话需要注意下,"而贵妃颇涉书史,知古今,性复机警"。
此句话基本介绍了杨氏的内涵与性格,首先就是她读了不少书,知识储备不错。如果不是家庭教育良好,那就是入宫后自学,那一般就不是爱好那么简单了。其次,是其性格,用了"机警"二字,证明她又聪明又谨慎。
所有的一切都说明杨氏不是个简单的后宫女人,这恐怕也是韩侂胄阻拦其上位的最主要原因。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就是韩侂胄控制朝政的前提下,宋宁宗为什么拒绝其建议,这也可能是宋宁宗无声的反抗。
不管如何,杨氏成为了皇后,而下一步就是接触朝政。杨氏要接触权力,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韩侂胄。所以无论从私人感情还是从干政角度,韩侂胄已经变为杨氏必须要清理的人。
在南宋的朝廷上一直就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两系大臣,而韩侂胄属于主战派的首领人物。所以从现实情况看,若杨氏想获得权力,绝不可能和主战派合作,那么只有主和派了。
公元一二零四年,由宋宁宗支持,由韩侂胄领头,针对金国的开禧北伐拉开帷幕。在这次北伐开始前开始后都有反对声音,而后宫的反对声音主要是在杨氏。
会侂胄议用兵中原,俾皇子严入奏:"侂胄再起兵端,将不利于社稷。"帝不答。后从傍赞之甚力,亦不答。
杨氏此时反对北伐,主要是针对韩侂胄的。而杨氏为了要在韩侂胄知道自己反对他之前,解决掉韩侂胄。不然掌权的韩侂胄有可能会逼宋宁宗废后,毕竟以前也让宋宁宗罢免过赵汝愚,他可是皇族之人,而且在宁宗登位中也是出了力的。
韩侂胄毕竟重臣,而且掌握军权,仅凭杨氏是不可能除掉他的。所以杨氏选择和主和派大臣合作,她选择了史弥远和钱象祖。
恐事泄,俾次山择廷臣可任者,与共图之。礼部侍郎史弥远,素与侂胄有隙,遂欣然奉命。参知政事钱象祖,尝谏用兵贬信州,弥远乃先告之。
杨次山是杨皇后的兄长,此时也就是杨氏在朝廷上的代言人,他负责与主和派大臣们联系,基本都是恨韩侂胄的人。
开禧三年十一月三日,侂胄方早朝,弥远密遣中军统制夏震伏兵六部桥侧,率健卒拥侂胄至玉津园,槌杀之。
在韩侂胄上早朝时,主和派成功截杀了他。据另一史书《四朝闻见录》记载宋宁宗曾经阻止过,但被杨氏一哭二闹三上吊打断了。
时宁皇闻韩出玉津园,亟用笺批殿司:"前往追回韩太师。"慈明持笺泣,且对上以"他要废我与儿子",又以"杀两国百万生灵,若欲追回他,我请先死。"宁皇收泪而止,慈明遂笺云。
至此,权臣韩侂胄被杀,而杨氏与主和派在朝廷占据上风。主和派杀了韩侂胄以后,将其首级奉献给了金国,签订了屈辱的"嘉定议和",这其中杨氏"功不可没"。
◎再合作易储君
杨氏合谋杀了韩侂胄,其地位巩固,但她与主和派的合作还没有完,在宋宁宗去世后,他们又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换帝位继承人。
宋宁宗似乎命不是很好,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公元一二二零年,宋宁宗第一个养子赵询早逝后,他又立养子赵竑为太子,可赵竑与主和派不对付,特别是与史弥远。
赵竑对史弥远不满的情况让其知晓,史弥远为了自保准备换储君,而他需要杨氏的配合,毕竟他也配合过杨氏,从某种程度上史弥远和杨氏是利益共同体。
公元一二二四年,宋宁宗驾崩,史弥远迅速运作换皇储,万事俱备只欠杨氏答应。为此史弥远发动了杨氏外戚,也就是杨皇后的兄弟们去劝进。
弥远遣后兄子谷及石以废立事白后,后不可曰:"皇子先帝所立,岂敢擅变?"是夜,凡七往反,后终不听。
开始杨皇后并没有同意史弥远的做法,多次劝进,杨氏没有松口,但杨氏已经没有选择了。
谷等乃拜泣曰:"内外军民皆已归心,苟不立之,祸变必生,则杨氏无唯类矣。"后默然良久,曰:"其人安在?"
当牵扯到自身利益时,杨氏没有在再拒绝,于是此次政变也就顺理成章了。
弥远等召昀入,后拊其背曰:"汝今为吾子矣!"遂矫诏废竑为济王,立昀为皇子,即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同听政。
太祖一系后代赵昀成为新任皇帝,是为宋理宗。而杨氏这次出手,也换来宋理宗的感谢,请其垂帘听政。
这也奠定了宋理宗前期的朝政格局是由主和派把控,代表就是杨氏和史弥远。
◎再谈杨氏与主和派的合作
杨氏作为宋宁宗的皇后,其一生与主和派合作了两件大事,一是谋杀韩侂胄,另一是换储君矫诏立赵昀。此两件事对于南宋影响可谓重大。
首先,主和派控制南宋后期朝廷
从韩侂胄之后,南宋朝政主要是主和派把控,此是造成南宋在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多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主和派之所以能占据上风,与杨氏的密谋分不开。
其次,换储君使主和派势力更上一层楼
杨氏与史弥远等人合谋换储君,这无疑是将杨氏与主和派的利益更深层次的绑在了一起,也是增加了主和派在朝廷的中保障,当然相反的也致使南宋积重难返。
杨氏在换储君的问题上,基本是在考虑自身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
最后,杨氏外戚
在换储君时,当杨氏兄弟说了一句"苟不立之,祸变必生,则杨氏无唯类矣",这句话真正打动了杨氏。
而杨氏作出决定之后,杨家外戚的状况是这样的:
次山官至少保,封永阳郡王。次山二子:谷封新安郡王,石永宁郡王。自有传。侄孙镇,尚理宗女周汉公主,官至左领军卫将军、附马都统。宗族凤孙等,皆任通显云。
杨氏所做之事不但影响了她及家族的命运,更是波及到南宋的发展方向。从其所作到其所获再到结果,杨氏的决定基本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没有顾及到朝局内外。
不能说杨氏改变了历史走向,但最起码她在这走向中没有起到什么正面作用,换句话说,她的存在加速了这种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