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学生时代的教科书中,曾把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近年来很多史学家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他即没有以霸主身份大会诸侯,亦没有被周天子正式册封,更没有取得宋楚争霸战的胜利。其称号应由越王勾践代之。宋襄公虽然失去了霸主之名,但依旧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其名声来自那支著名的仁义之师。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爆发了春秋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泓水之战。战争伊始,宋军虽然在数量上不及楚军,但占有先机之利,并且楚军狂妄轻敌。目夷建议把握战机,乘楚军渡河一半时予以打击,但襄公认为此非君子所为而没有采纳。楚军顺利渡过泓水后,目夷提出乘楚军列阵未毕之际发动攻击,又被断然拒绝。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宋军才发动进攻。恪守“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战争原则的宋军最终大败,宋襄公也因腿部受伤于次年去世。
此战被载入《春秋》中,其内容仅有十余字——“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孔子并没有对此发表任何评论,这也是《春秋》的一贯风格。在《左传》中,除了有战争过程的详细叙述外,还加了一句“国人皆咎公”,《史记》则附曰:“国人皆怨公”。韩非为了证明仁义之灾,在《外储说》中将宋襄公的迂腐、顽固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此后的几千年里,宋襄公和他的仁义之师被无数人讥讽、嘲笑。在21世纪青少年素质教育课外读物《上下五千年》中,对其以《愚蠢的宋襄公》命名。那位以风流人物自居者甚至称其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宋襄之仁作为极具讽刺色彩的成语被越来越多的人引用。
鄙人认为,一直以来,我们对宋襄公的评价并不公允。
仁义不是儒家的发明,她根植于广博的神州大地。远在孔子之前的尧、舜、禹、汤,周文、武王都以仁德被万民所崇。背离她的夏桀、商纣则被后人唾骂。在商周时期,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是评价君主是非功过的重要标准,亦是重要的战争准则。
平王东迁后,周德衰败,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严重挑战。但仁义礼信仍然是重要的战争规则。在《司马法》中,这一思想被贯穿始终——“正而不诈”,“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以礼为固,以仁为胜”。其初衷是使战争受到必要的限制,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降低到最低限度。宋襄公的仁义之师,晋文公的退避三舍,都是这一历史时期“军礼”思想下的必然产物。
至春秋末期,人们在战争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用兵乃“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本国人民最大的残忍。基于这一认识和对战争的总结,伟大的《孙子兵法》终于诞生,她一方面提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方面,首创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兵者,诡道也”,“令半渡而击之”,“兵以诈立,以利动”。她甚至认为,深入敌国作战时,为解决物资运输这一最大难题,可以烧杀抢掠——“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重地则掠”,“侵掠如火”,“掠乡分众,廓地分利”。
《孙子兵法》的诞生基于长期的战争实践,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战国时期,她已经广为流传,其军事思想亦被人们普遍接受。
但宋楚泓水之战时,军礼是军事思想的主导。若“半渡而击之”,就象在今天的战争中屠杀战俘、平民一样卑鄙无耻。
春秋时期,战场上的士兵都用冷兵器肉搏。我们不能以此说他们愚蠢,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现代化武器。同理我们亦不能嘲笑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因为当时还没有形成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以今天的思想和认识对古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城不可取。
贻笑大方的不是宋襄公,而是那些讥笑、辱骂宋襄公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