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宋应星是明代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这首《思怜诗》诗中表达了他的科学态度,讽刺那些相信风水的人,指出应该正确对待人的死亡。宋应星对封建社会奉行的各种迷信思想进行深入的剖析,对各种自然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他把所有的思想汇集在一起,写成了一部备受世人瞩目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
不平凡的一生
万历十五年(1587),宋应星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其曾祖和族人曾任工部官员。这样,宋应星从小就受到工业和手工业等方面知识的熏陶,比较看重实际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万历四十三年,二十八岁的宋应星考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四十七岁的宋应星被任命为江西分宜县教谕,举世瞩目的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写成于任职期内。崇祯十一年任汀州府(今福建长汀) 推官。崇祯十四年,任亳州(今安徽亳县)知府。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明亡,宋应星不愿在清朝为官,所以毅然还家不仕,卒于清朝顺治年间。
博学多才、著述颇丰
宋应星生活在明末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时代。当时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都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分工细,规模大。但是,明末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宋应星并没有施展自己伟大抱负的政治舞台。明亡后,宋应星毅然弃官归家,从事对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宋应星本人博学多才,一生著述颇多,例如《谈气》《论天》《野议》《思怜诗》等。《谈气》和《论天》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在书中认为充满天地之间的都是气(物质),此外还对日食作了比较科学的描述和分析。《野议》发表了自己的政治见解,提出要进行政治改革的主张。《思怜诗》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精神。但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他在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方面的成就,这就是备受世人瞩目的《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共十八卷。每卷一目,例如"乃粒第一"主要论述粮食作物和部分植物作物的生产;"乃服第二"主要写衣服原料的生产;"彰施第三"主要写染料的生产;"粹精第四"主要写粮食作物的加工工艺等等。书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包括冶铁、制糖、交通工具的制造、兵器和火药的制造、造纸等许多方面。
《天工开物》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凡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问题,几乎全部包括在内。书中对我国古代各种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科学技术, 对各种手工业产品的制作工艺和方法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和图解,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天工开物》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体制宏大的科技学著作。《天工开物》总结了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主要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的制作工艺,有利于科学的传承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走向繁荣。
《天工开物》以科学的态度对自然界现象,例如鬼火、雷电等,给予科学的分析和解答。破除了封建社会人们一些迷信观念,一定程度上普及了科学知识,也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天工开物》还记录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是我们今天研究明代社会的宝贵资料。《天工开物》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天工开物》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
首先,《天工开物》对有些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的生产技术的记载,有不科学的地方。其次,书中对数学理论的推导是其最薄弱环节,这使他在总结生产实践的科学理论工作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其自序中也说"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 故临梓删去"。最后,书中仍或多或少地受到封建社会文化的影响,保留了一些迷信的传说。不过,瑕不掩瑜,《天工开物》仍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一部不可多得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刊行后,很快被日本、法国、德国等国翻译成多种文字,并广泛在这些国家中流传,成为世界性的科技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