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中备受争议的一位。毕竟,后世很少有人称赞他,而大多数的人都在批评他、讥讽他、嘲笑他,甚至还有后人在评价他时,说他是“蠢猪似的仁义道德”。
可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仔细研究一下历史,我们会发现,宋襄公的人物形象是非常丰满的,是具有人情味和真实感的。仔细想想,司马迁能把宋襄公评为“春秋五霸”之一,必然有他的道理。虽然这只是司马迁的一家之言,但是他的评价却给了笔者很好的启发,进而能够去深入的了解宋襄公的一生。
因此,在分析宋襄公时,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入手,全方位的探究他的行为和理念。这样做不是为宋襄公的“骂名”平反,而是想要深刻剖析一下他的人物性格。同时,可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一看他究竟是怎样背上“假仁义”的骂名,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宋襄公是一个“矛盾体”
首先,宋襄公一心追求着他自己所认可的“仁义”。虽然这些观念被当时社会中“礼”的概念所约束,但他还是用行动贯彻了他的信念。
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宋襄公的性格是十分争强好胜的,所以他想要在那个乱世成就一番霸业,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
宋襄公这样矛盾的心理和行为,让笔者联想到了战争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战争本来就是暴力对抗的行为,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不仅会使参战的各个势力国力衰退,还会让战争所到之处的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在春秋时代的初期,战争基本都是被道德所约束的。人们的观点和舆论往往都是偏向“正义”的。而发动战争的各个诸侯国家,他们的口号几乎都是“尊王攘夷”“仁义正义”。不仅如此,对于可打可不打的战役,诸侯们先会采取一定的外交手段,如果外交行不通了,才会开始真正的战斗。
轮到宋襄公统治宋国时,已经是春秋中期了。这一时期正是“礼”与“霸”这两种观念激烈冲突,又交织在一起的特殊时期。
宋襄公心里想的是要效仿齐桓公,用仁义之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他没有看到的是,他已经身处在时代的洪流之中,这一套“仁义”已经行不通了。
宋襄公有“仁”之名,亦有“仁”之实
人们在谈论宋襄公继位事件的时候,都说他是“假仁义”。可笔者认为,“假”即“有名无实”,而就宋襄公继位的一系列事件而论,他的”仁”却是“有名有实”的。
宋国的继承制度与周朝是一脉相承的,“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讲究的是以“礼让”完成政权的迭代更新。其实,宋襄公本就应当是继位之人,然而他却在父亲面前恳求,想要以庶兄目夷“年长且贤”为由,请求父亲把他的王位继承权让给目夷。此乃有“仁”之实。
目夷不肯接受太子之位是他自己的选择,但是不能因为他的选择,就把“假仁义”的帽子扣在宋襄公的头上。
宋襄公即位后,响应齐桓公的号召参与“葵丘会盟”,齐桓公则委托他在自己百年之后照顾齐国的太子昭。而宋襄公答应了齐桓公的请求,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齐桓公想让宋襄公当他儿子的“教父”。要知道,那个时候的齐桓公正处在霸业鼎盛的时期,他能够信任宋襄公,可见宋襄公其实是有“仁”之名的。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大乱,五子争位,太子昭求救于“教父”宋襄公。宋襄公不负齐桓公之信任,竭尽全力的帮助太子昭夺回王位。这样的举动,在今天看来,确实算得上是有情有义。
如果宋襄公生活在和平年代,有机会可以让他施展才干治理国家,笔者相信,以他的品德和能力,是一定能够成为一代明君的。可惜的是,那个年代是群雄逐鹿、不讲道理的年代,只凭“仁义”是无法成就霸业的。
以“仁”图霸,却无法阻止他人的虎狼之心
在笔者看来,宋襄公确实是有成就一番霸业的想法的,只可惜他有心无力,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宋国地处“天下之中”,位置尴尬,还因为宋国国民以农耕为生,国力相对较弱。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对手都是“鹰视狼顾”之辈,而且都不按“礼”的套路出牌。
宋襄公想要继承齐桓公的思想,以“仁义”统一天下。以至于,他只身前往楚国参加会盟,没有带一兵一卒,因为他相信,既然已经与楚国约好,人不能不讲信用。可出乎他意料的是,楚国完全不在乎“礼”,不仅囚禁了他,还想趁机进攻宋国。
照此来说,宋襄公确实是一个“蠢猪”,可在笔者眼中,这个“蠢”其实是褒义词,正因为他太信任别人了,总觉得别人和自己一样“仁义”,所以才酿成大错。与其说他“蠢”,不如说他的道德准则无法约束那些险恶之人,因此,他的霸业之心自然也得不到所有人的认同。
宋襄公的战争理念是落后的,但是这不怪他
礼法与道德准则的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战争与道德之间的矛盾也在悄然的生根发芽。
宋襄公统治时期,国与国之间虽有兵戎相见,但大体上是尊重和平、尊重“仁义”的。只不过,宋襄公没有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变化:战争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一直处于循序渐进的升级过程中。
宋襄公仍然坚持着他那套“仁义之术”,甚至在战争中也十分注重交战的礼法和规范。以现代的军事理论来看,在两军正面交锋中,讲究是的兵贵神速、一鼓作气。然而,宋襄公看到对方军队的队形还没列好,便不允许他的部队进攻。现在看来,这个做法很符合他的性格。因为他觉得“君子不鼓不成列”。而这也导致了,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败北。
后人评价宋襄公时,都说他作战时拖泥带水、延误战机,想用“假仁义”树立威望,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是如果辩证的看,其实早在齐桓公去世之后,东周就已经“礼崩乐坏”了,而宋襄公却一直秉持“仁义”的信念,这是与时代背道而驰的。所以,即使宋襄公为人处世表里如一,作战方式“遵循古法”,可他仍旧难逃失败的命运。由此看来,错并不在宋襄公。因为想要让这样一个毕生坚持“仁义”的人,在残酷的战争中突然改变想法,开始趁人之危、趁火打劫,是完全不可能的。
宋襄公失败的原因,是战争与道德间不可调和的冲突
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失败的原因,是战争这件事的自然属性,击败了“周礼”所提倡的道德。
其实,在今天看来,道德本就应该时刻约束着战争。如若不然,人类为了争夺资源,早已开始不顾一切的自相残杀了。由此可见,宋襄公的理念是值得肯定的。而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应该更加客观和公正一些。
宋襄公的霸业之梦破碎了,他的一生,以“仁义”开始,又以“仁义”结束。在这个过程中,他时刻遵循着“礼”的传统,但又无法抗拒称霸的诱惑,因此,他的一生是矛盾的,是充满悲剧色彩的。
更可悲的是,后来的战国时期,各方势力之间的杀戮征伐,是毫无底线和道德的。而像宋襄公身上的这种“贵族精神”和“仁者风度”,却早已荡然无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