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宋襄公子兹甫是宋国的第二十任国君,宋桓公次子,父亲病重期间,他恳请父亲把国君之位让给庶兄子鱼(公子目夷),因而获得了“让国”的美名,此后他四处沽名钓誉,仿佛他是天底下最仁义的君主,让我们看看这位“仁君”的表现吧!
齐桓公死后,宋国看准时机,打算学着齐桓公的样子,统领诸侯,装一把老大。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今属河南鹿邑),首次召集诸侯结盟。当时齐国、楚国两个超级大国也参加了盟会。
宋襄公不识时务,俨然以盟主自居,引发齐王、楚王的强烈不满。宋襄公绕过齐国,私下和楚国约定,当年秋天在孟地(河南孟津)再次盟会。
宋襄公的长兄——子鱼劝他说:“宋国是小国,小国争着当盟主,将要招来灾祸!”宋襄公不听。
当年秋天,宋襄公抵达孟地,子鱼劝他带上军队,防止发生不测,因为楚国人是很不讲信义的。
宋襄公自有说辞:“是我先提出不带军队的,我和楚王已经约好了,怎能不讲信用呢?”
到了约定之日,郑、陈、蔡、许、楚、曹等六国的君主已经都赶到了,楚国暗中埋伏了军队。
宋襄公在盟会期间,与楚成王就谁来当盟主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俩人越吵越凶,楚成王突然下令,命手下将其抓捕,带回楚国幽禁起来,打算借机攻击宋国。
当年冬天,诸侯再次盟会,鲁僖公出面调停,宋襄公才被楚国人放了回来。
宋襄公回国之后,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为诸侯的盟主,决定攻打郑国,哥哥子鱼劝说他这可能引起更大战争,宋襄公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终于招来灭顶之灾。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时节,宋襄公率军讨伐郑国,郑国求助于楚国,楚国派大将成得臣攻击宋国国都,宋襄公被迫从郑国撤回,宋、楚两军在泓水(古河流之一,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遭遇。
楚军士兵渡河的时候,子鱼对宋襄公说:“楚军人多,宋军人少,乘着他们渡河,我们应‘半渡而击’,就能一举消灭楚军。”
宋襄公大嘴一撇:“我们宋国是仁义之师,咋能在人家渡河的时候偷袭呢?”楚军于是轻松渡河,开始在岸边整队布阵。子鱼再次劝说弟弟:“可以攻击了!”
宋襄公声称,一定要等人家布好阵型,才能攻击。
结果可想而知,楚军一鼓作气冲杀过来,宋军大败,死伤惨重,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被射伤。
将士埋怨国君不听子鱼的话,宋襄公振振有词教训部将:“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能攻击两鬓斑白的老兵,宋军虽然失败,我还是不忍心攻打没有布好阵型的军队。”
泓水之战失败后,宋襄公撤回行宫养伤,次年夏天,箭伤复发,不治而亡,子王臣即位,史称宋成公。
宋襄公对待大国讲仁义,且看他面对小国、弱国的另一副嘴脸。宋襄公第一次召集诸侯会盟的时候,滕国没派人来,宋襄公就派人将其国君滕宣公抓起来,逼迫他奉宋国为盟主。
为了威慑东方夷族,宋襄公指使邾国国君邾文公把鄫国国君鄫子砍头“祭神”。
他哥哥子鱼后来大发感慨:“祭祀用哪一种牲畜,都是有礼制规定的,用活人祭祀,这太过分了!
齐桓公做霸主的时候,挽救了三个小国,天下人尚认为他缺乏仁德,而今,一次盟会连虐两国之君,想当盟主?门儿都没有,能保全国家就是阿弥陀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