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日本电影《入殓师》作为一部影响无数人的经典影片,以其温润的电影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征服了不同地域的观众,主人公因为一则“旅程助理”的招聘启事,误打误撞进入殡葬行业,通过一次次护送逝者上路的经历,感知到死生之间的爱和敬畏。
在咱国内,其实也有这样一种职业,日复一日地站在别人人生的终点站,只为让逝者能够有尊严地走完这最后一程,这就是遗体整容师。
清明节前夕,记者就来到了徐州市殡仪馆,感受生命体面的谢幕,近距离感知遗体整容师们的酸甜苦辣。
他,叫郭强,是徐州市殡仪馆整容班的一名高级遗体整容师。换好防护服后,郭强就来到化妆间做相关准备工作,然后根据逝者的年龄、肤色等,为逝者化妆,予以逝者体面容颜。
这次为逝者化妆,只是郭强从业来数千次经历中的一次。据了解,郭强本来是一名国家二级厨师,由于机缘巧合,2008年转入徐州市殡仪馆整容班工作。郭强说,当时他征求过父亲的意见,获得过省劳模的父亲这样对他说:“这是一个神圣的岗位,给逝者人生最后的尊严,别人能做好这个职业,你也一样能做好。”
郭强记住了父亲的话,决心做好这份工作。郭强现在依然记得,经过学习和适应期后,他第一次独立服务的对象是一位84岁的老太太,因为只是简单的化妆,他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但是当天晚上,郭强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白天的工作场景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他眼前。
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是这个职业的职责与神圣之处。自我疏导,好不容易克服恐惧后,郭强在生活中却又面临着这样的现实:仍有部分人不能理解,甚至忌讳,只要听说他是遗体整容师,就会避而远之,有的亲戚和朋友,见到他时也会远远地躲开。郭强说,这些自己都能理解。久而久之,他也形成了不主动与别人握手的习惯。
郭强说,自己到殡仪馆工作的那年,儿子刚满10岁,虽说儿子是理解自己的,但是考虑到儿子的学习环境,他只是将自己的具体工作告诉了儿子的班主任,并且希望班主任帮他保守秘密,不要让儿子因为他的工作被同学们另眼相看。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郭强颇为感动:有次英语课,老师让同学们用英语介绍自己父亲的工作,郭强的儿子用英文表达的是“我的爸爸在人间天堂工作,他的职业是神圣的”。当郭强从老师那里得知儿子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时,不禁热泪盈眶。而且,事后同学们也并没有因此而疏远他的儿子。
此后,郭强便打消了所有的顾虑。他说,如果一个10岁的男孩都可以理解生命尊严的含义,那么社会上的其他人早晚也会理解他们的工作。此后,郭强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克服困难,认真钻研,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如今,他已是高级遗体整容师,在特殊遗体修复整容方面独当一面。2017年他还被评为徐州市最美基层民政人,精湛的技术还许多逝者一个端庄整洁的遗容。
对于非正常死亡的逝者,郭强要面对更多,做得更多。之前有位坠楼的逝者,被送到殡仪馆时已面目全非。郭强说,这类遗体整容的难点在于,不仅要将逝者的面部修复完整,还要尽可能保证和逝者生前容貌的相似度。那次,郭强忙了近20个小时,工作完成后也得到了逝者家属的高度认可。郭强说,这也是对家属的一种安慰吧。
而特殊修复整容,有时也需要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在这支队伍里,就有一对"父子档",父亲叫仲崇敏,今年59岁,已在该岗位坚守35年。2015年10月,仲崇敏的儿子,1988年出生的仲礼为"子承父业"也成为这里的一员。
明年10月,仲崇敏将正式退休,仲崇敏老人说,让他倍感欣慰的是,遗体整容师这个职业在我国正渐渐被人们所理解,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新鲜力量加入这个队伍。据了解,徐州市殡仪馆整容班目前共有12人。其中80后、90后就有9位。在工作之余,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
生如夏花般灿烂,逝如秋叶般静美,人生的终点,在这里也可诠释得如此自然和体面。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
“每一个职业都需要有人去从事,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做这个工作,除了要有责任心外,还要有同感心,要把这些逝者当作自己的亲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郭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郭强在这个岗位上已坚守12年。
郭强说“现在有这么多年轻人加入这个队伍,以后,自己在不断提升用心服务的同时,还要把这些年轻人带好,这是他最大的希望”。
他们
让逝者安息
令生者慰藉
被感谢也承受着偏见
善心妙手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这份"生命事业"更值得尊重
致敬所有的遗体整容师
无线徐州全媒体记者:苗倩 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