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还没有高考的小朋友们,看到这些课文有没有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呢?已经经历过高考的你,看到这些课文有没有回想起青春时奋斗的日子呢?
明天,高考来临,全国940万考生将会迎来人生中第一次大考验。祝所有考生金榜题名,为了更好的生活,加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生活条件艰苦的古代,人们都是如何学习的
戳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语文》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学者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1378年,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浦江县)到应天(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
写作赠序,行文惯常的是先从作者与受赠者的关系或赠序的缘由写起。而《送东阳马生序》却一反常态。一开篇,作者便以现身说法,从自己艰苦的求学历练切入,又兼及有关对比,用种种具体实在的事实说话,深寓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告之以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年轻人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
课文节选了一部分,在文章的后半段,作者将自己年轻时艰苦的学习环境与现在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以下是文章剩余部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请输入标题 bcdef
想听更多课文?
直接戳文末“阅读原文”,或进入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