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导语:圣人孔子,一生弟子无数,最为出名有七十二个人,他们被后世称之为七十二圣贤。然而夫子最爱颜回,我却独好子路。
子路形象
子路,出生于公元前542年,于公元前480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子路本名叫做名仲由,他的字是季路,是春秋时期齐鲁的人。
子路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子路对于自己的政治抱负,从不遮遮掩掩,喜欢直抒胸襟。最能表现子路这特点的是,子路和他的三位同门陪同孔子出游,闲余时大家便在一起讨论问题。孔子就问到:"平时你们都说我不了解你们,现在你们不要因为我是老师就有所拘束,你们可以说一件事让我了解你们,你们会做什么?让"。子路不加思索,便脱口说出自己要通过政治抱负的实现来让大家认识自己。比如,一个兵力薄弱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经常遭受各种屈辱,如果给自己三年时间必定可以使得这个国家强盛起来,并且拥有强大的军队。
孔子听后淡然一笑。虽然子路的政治理想,或许没有老师孔子的远大,但是子路的抱负更贴合于到时统治者的期望,所以更受各国君王所喜爱。子路后来凭借自己性情刚直,处事果断,勤政爱民,先做鲁国季氏的家臣,后做卫国孔悝的邑宰,不仅有政绩,更有好口碑。
根据司马迁记载,子路原本是一个争强好胜,又鲁莽的人,但是却为人刚正不阿。司马迁记载中子路的形象可能有点滑稽,子路喜欢戴一顶雄鸡式的帽子,然后随身佩戴宝剑,还经常和别人炫耀。司马迁的史书中记载子路拜于孔子门下还有一个的故事。子路开始的时候对出口即为大道理的孔子十分反感,就经常借各种机会为难孔子。后来在孔子的百般劝说之下,子路心悦诚服,拜在孔子门下。
然而喜欢一个人,总是有理由的。我之所以喜欢子路,主要还是因为他身上具有孔子其他弟子所没有的三大优点:
宅心仁厚
子路少时家贫,几乎没有肉吃,大都以野菜充饥。而自己收货的粮食呢,子路把他辛辛苦苦的送到很远的父母那,给年迈的父母吃。父母离世后,子路得到了赏识,被派往楚地为官,楚地是到时的富饶之地。子路自然也变得富有起来,筵席丰盛,衣着华丽,可是他却时常想起自己的父母,自己还没有好好尽孝道,他们就离世了。
做官之后的子路,依旧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他从不歧视穷人,也不羡慕富人,他的老师孔子也多次夸赞子路的这种优秀品质。孔子后来召集子路和颜渊,询问他们的理想,子路依旧是不加思索就说自己只想现在使用的一切,朋友也能使用,就算坏了,他也不抱怨。
子路在鲁国邵地做官时,权臣季孙氏要求他在五个月内开通一条运河。子路同情开河民工,为了能完成季孙氏下达的任务,他见开河经费不够,就拿自己的薪水买粮食给民工吃。
没想到,孔子知道这事后,不仅让子贡掀翻饭桌、砸毁饭盆,还严厉地批评子路说:"这才是礼!君王爱护天下百姓,诸侯爱护境内百姓,大夫做好本职工作,士人管好自己家人。如果超越自己的职责,就是侵犯别人的权威。孔子是站在大局上看,而子路确实遵从于自己内心的善良。
嫉恶如仇
子路性情刚直,不仅有强烈的非是观念,而且嫉恶如仇。哪怕是自己的老师,只要是不合乎礼的行为,他都会直言不讳地反对或劝阻。
孔子周游列国时,一次到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听说孔子来了,便让人转告孔子:"天下的君子愿与卫灵公结为兄弟的,都会来见我。我希望与你见一面。"
卫灵公夫人南子,有着美丽的容貌和淫荡的性格,但却是个声名狼藉的女人。或许出于礼节的缘故,孔子还是去见南子了。事后,子路很不开心,他责问孔子说:"老师常给我们讲礼义廉耻。南子是个声名狼藉的女人,你为什么还要去见她?"孔子说:"我和南子之间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大丈夫光明磊落,答应了岂能言而无信。"其实子路也是担心这件事会影响到孔子的声誉。
晋国大夫赵鞅家臣佛肸,占据中牟,反叛赵鞅。佛肸派人请孔子辅政,孔子有些心动。子路知道后,连忙阻止道:"老师教导我们,祸国殃民之人,真正的君子是不会为他做事的。佛肸为人霸道,反叛国家。如果老师您去辅佐他,那大家会怎么样看呢?"孔子听后,觉得子路过于执着,便说只要自己刚正不阿,在黑的水也不能沾染自己半分。
子路认佛肸以下犯上,不是君子作为,所以坚决反对孔子去辅佐他。因为子路的反对,孔子最终放弃了去年中牟的念头。
勇于担当
卫国灵公与夫人南子,是一对奇葩夫妻。南子容貌美丽,却生性淫荡,因而声名狼藉,卫灵公偏偏就是稀罕她。公元前496年,南子想与情人宋朝私会,故意让丈夫卫灵公在曹国的洮地召见他,卫灵公还照做了。
卫国太子蒯聩给齐国献上领土,回国途中确遭到了宋国百姓的嘲笑,他们以南子和宋朝的事情故意侮辱卫国。太子,羞愧难当,回国之后太子便计划要处死夫人,挽回卫国脸面。回国后,太子借故去看南子,多次示意手下,却没人动手。南子看出端倪之后连忙逃到自己丈夫的身边。
太子事情败露,连夜出逃宋国。卫灵公去世后,即位的确是蒯聩的儿子辄。蒯聩为了夺回皇位,利用姐姐孔姬,悄悄回到卫国,男扮女装潜入大夫孔悝家中,绑架了孔悝。孔悝是蒯聩的外甥,他的母亲就是孔姬。蒯聩逼孔悝盟誓,支持自己做国君。
其时,子路在孔悝的蒲城做邑宰。子路听到蒯聩谋位的消息后,连忙赶回都城。在都城门口,遇到同学子羔。子羔劝说子路,卫出公已经逃了,如果你在执着下去,可能会引火烧身。子路毫不动摇,说到一天为人臣,便要为国君谋一天事。子羔见劝说无用,便先走了。 这时,正好有使者进城,子路便跟着使者进了城。子路来到孔悝府中,对蒯聩说:"太子怎么能用孔悝这样的人呢?还是让我杀了他吧。"
子路并不是真要杀孔悝,是想吓唬蒯聩,让他放了孔悝。蒯聩知道子路反对自己谋夺君位,便让手下石乞、壶黡去攻打子路。蒯聩最终夺得国君之位,即位为卫庄公,并杀了南子。
为道而死
子路便是死在了这场内乱之中,那时的子路已经六十三岁了,可是他依旧没有因为自己年迈而放弃报效国家,毅然与石乞、壶黡手持宝剑在一起对战。年迈的他,最终难以抵挡二人,最终子路身疲力竭。
最终子路知道自己毫无胜算,便从容不迫的抛下武器,整理好衣冠,慷慨就义。子路死了之后也没得全尸,尸首被剁碎成为了肉泥。孔子知道后,此生都没有在吃过肉以此表示对自己心爱弟子的痛惜。
结束语:孔子说过,仁人志士,没有贪生怕死之辈,敢于为真理付出生命。这是对子路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