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因而,在这里留下了很多送别诗,唐代诗人王维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便是其中比较为大家熟知的作品。
这首诗后来被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是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不过,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根据明代一曲琴歌改编而成。
这首诗所构建的具有普遍性离别的意境,也让后人代用此诗用于各种送别。原诗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据一些专家推测,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6年。
这个时间安史之乱已经爆发,于是朝廷“征河西、安西兵赴行”“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边兵大量内调用来对付叛军。
诗人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官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
“河西”是指河西藩镇,河西节度使负责断隔吐蕃、突厥;“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南路、葱岭以东的地区,以达到抵制吐蕃对丝绸之路的北侵的战略目的。
两处驻防都有一个共同的防备对象——吐蕃!
初中学历史学到吐蕃,前面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通过“和亲”改善了两国的关系,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老师还讲了“六试婚使”和“日月山”的美好故事。后来又有“金城公主”嫁入吐蕃,更是使得政治同盟得以巩固。
后面再翻不到几页,就是吐蕃占据了河西走廊及其以北的地区,在唐代宗永泰元年甚至一度攻克长安,迫使唐代宗出奔陕州。
反差如此之大?令人头秃啊!
这是为什么呢?吐蕃是一个如此出尔反尔的国家(民族)吗?还是公主和亲政策没执行到位?或者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先要对吐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吐蕃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
按照藏族历史的传统,松赞干布是第33任吐蕃国王,他通常被认为是实际的立国者。在他之前的历史真实性存疑,或者不可考据。
一则是在他即位之前藏文尚未创制,过去一些历史变成口头相传的故事或者传说,在传播过程中真实性存疑。
二则是对文史的汇编是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足够的财政支持。吐蕃是游牧政权,且部落之间相互攻击,这不能提供一个安稳的环境来完成这项工作;另外吐蕃的经济条件也不支持养太多的“闲人”产出在当时来说不能变现的文史集。
因而,在松赞干布之前的吐蕃历史通常很难认定历史进程的真实性及准确的时间。
大概在公元6、7世纪之交,吐蕃的中、南部诸多部落在首领论赞索的统治下统一起来,等到了他的儿子松赞干布继位之后,更是将整个吐蕃统一成为一个紧密的联盟。
唐初,吐蕃领土从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开始扩张到南山山脉,从克什米尔边境扩张到四川的边缘——在唐高祖在位期间,吐蕃已经对我国西北边境开始施加压力。并且,尝试侵犯我们的领土,比如公元623年侵犯过陇右道边境的一个州。
公元624年,吐蕃与唐正式建交,并且派了使臣进贡。这是整个唐王朝时期约100多个这类使团中头一个进贡,唐朝给予了大量赏赐。
吐蕃当时与唐朝最初的关系整体还算比较和谐,最主要的原因是吐蕃当时忙着内部统一。以及蚕食吐谷浑及其属部,用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及实力。
吐谷浑也是处于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直到公元634年他们的使臣在从长安朝贡后的归途中掠夺唐边境之前,唐朝与吐谷浑的关系还是比较亲切的。
当时是太宗在位期间,太宗是不允许权威受到如此挑战的,于是命唐军进攻吐谷浑。唐军在李靖和侯君集的率领下,几战皆打败吐谷浑。最后迫使伏允可汗自杀(一说是被士兵击杀),其子伏顺投降,后被立为新可汗继续统治吐谷浑。
吐蕃见识了唐朝的实力,因而在一定时期内对唐朝是挑衅少了很多。
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赞普位,他在位期间削平了叛乱,统一了西藏。松赞干布还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约633年,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帝国。
随着吐蕃的强大,松赞干布希望自己的政权地位能与唐朝“平等”,至少得到这个强大邻居的认可。
恰好在这个时期,他听说了唐朝的公主们曾经嫁给突厥和吐谷浑的可汗。他认为吐蕃也应该和突厥、吐谷浑可汗一样,享受到这样的荣誉和待遇。这也意味着吐蕃政权及自己的统治是被唐朝所认可及尊重的。
于是,他安排使臣向唐朝求亲,希望娶一位大唐公主。
当时在位的唐太宗低估了吐蕃实力和这个政权的侵略性,因而拒绝了这一要求。
政治目的没有达成,又觉得失了颜面,吐蕃进攻了四川西境的松州,并且以强大的兵力困松州数日。
唐军虽然在随后打败了吐番,但是也认识到了吐蕃这个邻居来者不善及其实力。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再次请婚,太宗便应允将文成公主嫁给了他。
这次和亲带来了此后的二十多年和平关系。在这二十多年里,吐蕃逐渐巩固了其统治,并发展成为一个直到9世纪中叶都是最成问题的邻邦。不过在太宗朝,对于吐蕃这个邻居的威胁性还是无从体会的。毕竟当时唐军的战斗力太强,而吐蕃只是一个新政权。
不过,吐蕃是不会停止扩张的...... 到公元650年,吐蕃的力量朝各个方向渗透,进入了西藏高原西部、云南和四川边境地区及尼泊尔,往北进入了塔里木和现青海省的部分地区(当时是吐谷浑领土)。
公元660年,吐蕃开始对吐谷浑进攻。公元663年,吐谷浑基本被征服,被赶出青海湖周围的故土。吐蕃与唐领土之间唯一的缓冲国被吐蕃摧毁。随着吐谷浑被征服,吐蕃就能自由出入甘肃边境和塔里木盆地。
当时唐朝在位是高宗,正忙于对付高丽。由于朝廷的主要精力在高丽战争上,对吐番的关注不够,所以导致西部边境发生了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变化。
公元670年,吐蕃开始蚕食唐朝四川边境部族地区的各境州,再往西与残存的西突厥部落联合侵犯当时属于唐朝控制范围的塔里木盆地领土。
此时,唐军意识到了吐蕃的威胁,试图夺回青海湖周围前吐谷浑的领土,从而解除吐蕃对甘肃威胁。遗憾的是,失败了。唐朝的远征军几次战役都大败而归,几乎全军覆没。
在此后的多年里,唐军与吐蕃多番激战。
直到唐高宗晚年,朝廷已经拿不出任何积极政策能对待吐蕃。而吐蕃的扩张速度却加快了。
随后的时期里,从武后、太平公主、中宗、睿宗、韦后...... 一直到唐玄宗,政治局面才稳定下来。由于统治阶层这个阶段忙于政权的夺取,因而,这个时期也没有能解决吐蕃(边境)问题。
但是,公元702年,吐蕃恢复了朝贡,并且再次请求和亲。
怎么之前打得不可开交,关系又能缓和下来了?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虽然唐王朝统治者忙于夺权,但是唐军整体战斗力水平依然很高,不论是补给、装备,还是将领的水平都高于吐蕃。在最初几次大败之后,唐军将领反思并且从中总结教训得失,重新做了部署及训练。因而,多次抓住了机会,几乎打的吐蕃溃不成军。
二是因为吐蕃内部也不太平。唐王朝的权力争夺更主要是通过“人”之间夺,或者在一个小范围之内的兵变,但是吐蕃内部矛盾则是大规模的兵戎相见。
此外,吐蕃王的去世和7岁的统治者登基,也使得吐蕃在这一时期内扩张几近停止。
这样一来,反倒使得两国关系又融洽起来,确保了又一个安定的时期。
不过呢,幼主会长大,长大以后还是会继续扩张——毕竟一个有侵略性的政权,只要有机会,依然还是要继续侵略。
果不其然,公元721年,吐蕃又开始备战,随后第二年发动了战争,入侵了西部的小勃律。
小勃律和邻近的大勃律对唐王朝来说,是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因为它们是通往克什米尔和印度河谷的重要要道,且它们自武后统治时期起就是朝贡国——如果吐蕃成功占领了要道,控制了帕米尔地区,那么将威胁到唐王朝在整个中亚的地位。
因而,在接到小勃律的求援之后,一支唐军出发打退了吐蕃人。不过,大勃律依然控制在吐蕃人手里。
当时在位是的唐玄宗,与吐蕃的关系成为了他执政最初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朝内有两种意见相持不下。
主和派以时任右丞相兼中书令张说为首,认为长期议和可以减少陇右与河西的大量边防开支,从而减轻负担。这里要捎带提一句,张说的文才相当了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主战派以河西节度使王君毚为首,认为吐蕃人背信弃义不能相信,只有令他们臣服才能真正以保边境安全,才是真正减轻负担。
在几番思量之后,玄宗采取了“主战派”的建议,对吐蕃发动了战争。
从公元726至公元729,三年的时间里,唐王朝与吐蕃的开始了拉锯战。
唐军大获全胜,吐蕃派出使臣求和。
虽然主战派不太同意,连玄宗本人也觉得吐蕃人不太可信。
最终还是在公元730年,双方正式和约商定。
这次的和约大概内容是,吐蕃承认唐是其宗主国,并且不再对边境侵袭。两国相互派了使者,划定了界线,建立了边界栅栏。一块刻有和约条款的石碑矗立在边境。
此后几年里,玄宗忙于在东北与契丹作战,对吐蕃的关注少了很多。
吐蕃会很安安份份接受和约?
那怎么可能呢!
在这方面,还是曾经多次打败吐蕃的河西节度使王君毚比朝中那些文官看得透啊。
不过,王君毚在公元727年去世了,如果他还活着,估计是不会同意730年的和约的。
公元736年,恢复了精气神的吐蕃再次集结兵力,进攻小勃律。
小勃律再次发出求救信息,唐军也积极救援。不过此刻的格局与战局与722年不同,之前的行军路线已经没办法通行了。连北方商路都受到影响多年。这个原因以后的文章里再讲。
由于没办法直接去阻止吐蕃对小勃律的进攻,唐军就从东面进攻。
吐蕃没想到唐军会打青海湖地区,因而战略部署方面较弱,且当地军队也没有任何准备。所以,公元737年,唐军取得胜利。仓促间,吐蕃组织的反攻也被击退。
河西、陇右、剑南诸节度使也调兵出战,战果不断扩大,最后占领了吐蕃要塞。就这样,唐军又控制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
几年战争下来,吐蕃再次求和。公元741年,吐蕃借为金城公主葬礼的名义,又请求缔结新的和约。不过,这一次玄宗拒绝了......同一个坑他不能再掉一次了。
于是,战争继续着。
在不断的反复拉锯战中,公元755年,吐蕃王去世了。随着新王的继位,唐与吐蕃的关系开始有所缓和。但安史之乱的爆发,以及为平定叛乱边防驻军的撤离,又揭开了唐与吐蕃关系史灾难性的新篇章。
现在当我们再重新来看王维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时,心情便变得格外的沉重。
彼时,诗人与他的朋友尚不知道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因而他们惜道的离别意中,还是有着重逢情。
公元761年,诗人王维去世。
那时候,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唐军依然在为胜利艰难的战斗着。
吐蕃在做什么呢?
吐蕃趁着唐驻军空虚的机会,出兵夺回了河西九曲以及石堡城等地,攻陷了鄯州和洮州。并且,于公元763年,攻占了长安。
这是唐王朝君主在7年间,第二次出逃。
当时在位的是唐代宗,他匆忙逃去陕州避难。
由于在政治及军事上都无力据守长安,吐蕃人在长安掠夺两周后撤军。
吐蕃攻陷长安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其后将陇右、河西等地划入疆域,国力因此大增。
但是,对于唐来说,平定安史之乱和平刚来临又遭受如此损失,使用帝国的威望更难以恢复。
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吐蕃每年秋季都会进攻边境,这种外来威胁严重妨碍了中央政府的恢复。也使得安全、后勤、士气大受打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唐德宗年间,开始与吐蕃议和。最终在公元783年双方通过了谈判,在784年正式缔结了新的合约。
在这次合约中,被吐蕃占领的地方割让给吐蕃,重新规定了边界与军事控制线。换句话来说,吐蕃人认为,这样的和约比战争获利更多,所以签订了。德宗当时刚处理完内部的叛乱,无力再应对边境军事作战,且已经被吐蕃抢走的土地更没有能力再抢回,便也同意了。
如果真的认为吐蕃就此能与唐保持和平,那依然是天真啊!
合约刚签了没多久,吐蕃人又帮着叛军对付朝廷。并且,在785年和786年多次深入到陕西腹地,还刺杀了唐军的将军——有两次得手。787年更是设圈套诱骗唐军来和谈,最后杀掉了将军和他的士兵。
这样的行为,才让德宗和唐王朝彻底认清了吐蕃人,完全放弃了和谈和结盟。
公元790年,吐蕃进攻了安西与北庭,这些边地因吐蕃的入侵而变成孤立的绝城,失去了联系。
不过,唐军也从来没有放弃与吐蕃的战斗。在一些节度使及将领的率领下,军队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公元801年也曾打到吐蕃腹地。
与此同时,吐蕃内部又开始了政治权力的争夺。特别是在公元797年之后,吐蕃内部的权力之争及北部、东部的同盟关系也出现在挑战。因而,吐蕃也停止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到公元805年,宪宗在位的时候,唐与吐蕃结束了长达半世纪的战争,都把注意力放回到了国内事务方面了。
公元821年,穆宗在位期间,唐与吐蕃进行了最后的会盟,史称长庆会盟。这次会盟碑现在还在拉萨。
此后,由于内部互相争夺权力,吐蕃将领之间又发生混战,吐蕃渐渐衰退并且陷于分裂,再也无力发动战争了。
因而,才算是真正和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