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苏轼,北宋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应该说,苏轼出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宋朝的皇帝对文官的宽厚,让苏轼一生屡遭贬谪但没有性命之忧。同时,北方的金国还没成气候,国家处于承平时代,这给苏轼一个相对安稳的创作环境。一代文豪苏轼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现在有一家比较有名的饭店――眉山东坡酒楼,看来就是打苏轼这张名片。在这家饭店吃过几回,总觉得菜太油腻,年纪大了不太敢吃了。
苏轼从小就跟着父亲读书,父亲苏洵的方法也比较特别,就是让他抄书。认真抄一遍书,练了书法又印象深刻,将来教自己孩子可以用这个方法。苏洵因为在科举考试上受到挫折,因此在两个儿子的教育上非常下功夫。后来,两个儿子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都通过科举走上了仕途。两兄弟的感情非常好,苏轼既是哥哥,又有老师的角色。后来,苏辙给哥哥的墓志铭中写道:“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少年的时光总是很快,一转眼就十八岁了。总觉得童年太短暂,或许是因为太美好吧!苏轼十八岁的主题是结婚。在父母的安排下,他娶了同乡的一个叫王弗的女子。古代结婚都比较早,这样省去了寻找配偶的时间,能更专心于工作与学习。
两个儿子结婚以后,父亲苏洵就带着两个儿子上京城赶考了。这年苏洵四十七岁,而苏轼才二十一岁。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正提倡简洁自然、言之有物的文风。一看到苏轼的文章,欧阳修爱不释手,他想这么对自己路子的文章肯定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为。为了避嫌,所以将苏轼的文章列为第二名。等到考生名字的封条一撕开,才知道原来是苏轼的文章。后来,欧阳修常说,文坛有苏轼在,他就早该归隐了。就这样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苏轼的大名从此声名远播。
苏轼得了功名,但家里的母亲却病逝了。古代的规矩就是要守孝27个月,这段时间成了苏轼成年之后难得的闲适时光。他对未来的仕途充满着希望,满腹才华将有施展的空间。但现实总是那么冷峻,磨难才真正让人成长。未来苏轼会遇到哪些坎坷,请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