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清朝时期,军机处属于权力中枢。军机大臣在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京堂中选任。汉人和满人均有机会入选军机大臣,但首席军机大臣基本上是为满人准备的,汉人几乎很难当上首席军机大臣。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时期的四朝元老祁隽藻,就做过首席军机大臣。
祁隽藻,字颖叔,山西寿阳人,生于1793年。祁隽藻出身官宦之家,是户部郎中祁韵士之子,自幼就聪颖过人。他4岁就识字,6岁就入读私塾,10岁就能吟诗作文,18岁考中举人,22岁考中进士,点了翰林,从此步入仕途。
从上面的履历来看,祁隽藻的科举之路走得很顺畅,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实,他的仕途走得更顺利。
1821年3月,祁隽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此后,他升迁频繁,在短短11年间,就从一名从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跃升到从二品的内阁学士。祁隽藻并没有止步于此,继续从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户部尚书往上升迁。1841年,他进入军机处,成为军机大臣。1850年,他被授为体仁阁大学士,官居极品。第二年,咸丰皇帝锐意改革,罢免了穆彰阿、耆英、琦善等主和派大臣,任命祁隽藻为首席军机大臣。
清朝沿用明朝制度,不设宰相。宰相的职责,由殿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承担。因此,殿阁大学士被称为“有宰相之名”,军机大臣被称为“有宰相之实”。祁隽藻作为首席军机大臣,干得怎么样呢?
1852,咸丰皇帝对朝廷里的主要干部进行评点,对祁隽藻的评价是:“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实力匡襄,殚精竭虑。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这样的评价,还是蛮高的。
对于古代的知识分子来说,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做“帝师”——当皇帝的老师。清朝时期,皇家教育抓得非常紧,皇帝也有自己的老师。我们所熟知的晚清名臣翁同龢,就是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老师。祁隽藻更厉害,当过3个皇帝的老师。
道光皇帝继位之初,就把祁隽藻调到南书房,担任经筵讲官,为自己讲习经书。道光皇帝尊祁隽藻为老师,尊敬有加。
咸丰皇帝继位后,任命祁隽藻为首席军机大臣,又兼任经筵讲官。祁隽藻“重操旧业”,再次以皇帝老师的身份,为咸丰皇帝讲解治国方略和用人之道。
同治皇帝继位时,还不到6岁。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为他请了几个汉人师傅,除了祁隽藻外,还有管理工部事务的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藻等人。祁隽藻藻为领班老师。
这样一来,祁隽藻一生为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三代皇帝授课,有清一代极为罕见。
晚清时期,时局动荡,祁隽藻以四朝元老、三代帝师的身份,为稳定政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853年,祁隽藻因为呕心沥血,身心交瘁,奏请皇帝后,被允许致仕(退休),回乡养病。
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后,同治皇帝继位,慈禧太后、慈安太后联络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扳倒了以肃顺为代表的顾命八大臣。随后,慈禧太后一纸上谕将祁隽藻请回来:“大学士祁隽藻,忠清亮直,学问优长,著即来京,听候简用。”
那时候,祁隽藻已经68岁高龄了。他回到朝廷后,继续被委以重任。不过,他年老多病,多次请求退休。1866年10月22日,祁隽藻因病去世,享年74岁,朝廷赐予谥号“文端”。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