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写给他弟弟苏辙的。我们每到月圆佳节,都会不由自主的用苏轼这首词的意境美送给亲朋好友,总之这首诗词读着美,看着美,品味着更美。
苏轼写这首诗给弟弟,里边的故事就大了。
苏辙小时候有先天性的肺病,苏轼身体也不怎么强壮,他父亲教他们内修功夫调养,他父亲就是《心术》:“为将之道,当先治心”的作者苏洵。苏洵深知要改变先天,靠医药是不行的,必须有上乘的内修,就花重金又让他俩拜了天庆观道人张易简为师,结果是苏辙的先天肺病好了,苏轼智慧文学的造诣让他成为千古流传文豪,这和他的内修是密不可分的。
起码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他和弟弟切磋内修境界的家信,信中写到:他都修出内在天下的明月青天了,能量身感觉飘飘欲乘风归去,也好似触摸天地根的琼楼玉宇,自己的心能和月亮一样照向人间,但是我不忍就此羽化升华,还有点怀念人间,这明明就是在向弟弟显摆修为进境。
他弟弟怎么回信我们不知道,但是他们其书信里可有大量切磋内修的对话。
有一次他俩彻夜兴奋切磋内修,到了子时,苏轼听到屋子里有虎豹打呼噜声,赶紧坐起来看究竟,苏辙说是他肚子丹田激活跳动运气的声音,苏轼大惊,赶紧让苏辙引导他做这个功夫,赶紧请教这事明明确确被他们记载下来。
苏轼的《上张安道养生诀》中这样写道:“上其法至《简易》,惟在常久不废,即有深功,且试行一二十日, 精神自已不同。觉脐下实热, 腰脚轻快, 而目有光, 久之不。去仙不远,当常习闭息,使渐能持,久以脉候之五至为一息。”腰脚轻快,而目有光……苏轼认为这就可以离成仙不远了。
苏轼《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中更是直言“目听不任耳, 踵息殆废喉。”这里写的是苏轼的功夫到了眼睛可以代替耳朵去听声音,身体的呼吸可以到足而不用鼻喉。
苏轼的能量身已经有了,六根六龙也在渐渐降服,这等修为和他大文豪的地位很匹配。从苏轼听到弟弟肚子丹跳的声音而大惊,就知道苏辙的修为境界要远大于他,苏辙的修为境界有多高,那就缺少文献了。至于他们老爹苏洵的修为和他老爹的功夫从哪里来,我们就更只能通过他们的文献做一些推测了。
苏洵生活于佛、道发展兴盛的北宋前期,受时代潮流及出生环境的影响,苏洵也有一些佛、道观念。苏洵信奉佛、道,其外在表现是游道观佛寺,交道士僧人等,其内在表现则体现了其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之中,苏洵的文学创作过程论受启于《庄子》,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话传奇,灵验故事,宫观胜境等,其政治思想从渊源、重要观点到语言文字无不留下道家的痕迹。
苏轼在《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一诗中写道:“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聘释迦文。”说的是苏轼苏辙兄弟庆历年间在家以父为师时的事情,可见苏洵对道释经籍是有所研读的,不仅如此,还让儿子也一起读。
“九五宫”文章全部原创,感兴趣的朋友请长期关注,了解更多可查看历史文章。
河图洛书融合内修中医兵法堪舆等,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悟透道家功夫四种境界,饮食作息吐纳元气修行详解!
先祖留给了我们一把钥匙?直接进入修身修心修性!
中国人信仰什么?西游记对东西方文化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