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李陵,出身将门,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字少卿。少年时便善于骑射,有祖父之风,早习边事。汉武帝时曾多次出塞北击匈奴,骁勇善战,威震朔漠。
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朝大军出击匈奴,李陵率步兵五千人,出居延,直捣汗庭,至浚稽山遭到匈奴主力单于骑兵三万人的攻击。李陵力战,单于不胜,复增八万余骑合围李陵。李陵奋勇战斗,杀敌五千余人,但兵士屡经血战,亦多有伤亡。
因强驽都尉路博德没有及时增援,李陵军队退至鞮汗山时,矢尽马疲,陷入匈奴军队的重围。李陵率部众拼死力战,匈奴单于见汉军作战顽强,且往南撤退,怀疑汉有伏兵,欲引兵撤退。这时,李陵部下一人投降匈奴,泄露了汉军兵力情况。匈奴单于得知李陵孤军作战,乃全力围击李陵军。所属军士败退至塞下仅存四百余人。李陵以兵败丧师,“无面目以报武帝”,遂投降于匈奴。
武帝闻听李陵兵败已降匈奴,且教其兵法,大怒,以李陵卖国,“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司马迁同情李陵遭遇,替李陵说情。武帝以司马迁有包庇之罪,施以宫刑。
李陵投降匈奴的前一年,即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苏武,字子卿,父苏建为代郡太守,数从军讨伐匈奴,以将军封侯。苏武以将门之子出使匈奴,以表示汉廷欲与匈奴和好。时副使张胜暗中与匈奴王将联结欲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汉。事发,苏武被拘禁審问,降人卫律劝他投降。苏武大义凛然,大骂卫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劝降不成,单于把苏武囚禁在大窖中,不给他饮食。时天寒雨雪,苏武以雪伴节毛吞咽,数日不死。匈奴乃徙苏武于北海(今贝加尔湖)人迹罕到处牧羊。苏武至海上,廪食不继,掘野鼠及草植充饥。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经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同情他的境遇,供给衣食,生活始得改善。
苏武使匈奴之次年,单于闻苏武和李陵以前在汉廷同为侍中,彼此友好,使李陵至北海,劝降苏武。李陵至海上,为苏武置酒设乐。因说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李陵又对苏武讲了苏武家人在国内已家破人亡,他的夫人改嫁了,三个儿女下落不明,接着又对苏武说:“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慷慨回对李陵说:“武父子亡(无)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大义凛然地拒绝了李陵的劝降。并说:“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李陵见苏武剖肝沥胆的誓死之言,反思自己,不禁“泣下沾衿”,感觉惭愧。
及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经汉使的求索,苏武被释放归汉。苏武出使,时在壮年,及归汉,整整十九年,期间,历经艰辛磨砺,归来时,须发尽白。后宣帝以苏武忠于朝廷且明习故事,出使不辱使命,拜为右曹典属国,又把他在匈奴时娶胡妇所生育的儿子赎回,拜为郎官。苏武死时,年八十余,以寿终。
苏武回国前与李陵再度相见。两人把酒话别,各倾诉衷肠。《汉书·苏武传》载其事云:于是李陵置酒贺苏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指曹沫劫齐桓公柯之盟)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又起舞,作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
苏武与李陵,在政治上是对立的。苏武尽忠汉室,守节不移,历经坎坷,几死于荒漠。结果,显名载于竹帛。李陵则失节陷于匈奴,为人们所讥。但二人的思想有相通之处,私人的友情始终未变。苏武不因李陵的劝降而改变节操;李陵则把长期结郁在心中的悲愤尽情倾吐给苏武听,在苏武穷困时,李陵资给牛羊等物,帮助他度过艰辛的日子。临别时,李陵对苏武把盏话别。说到伤心处,不禁“泣下数行”,泣不成声,说出了其凄苦哀痛的心境。今日京剧中的《苏武牧羊》便是表演苏武流放北海及与李陵分别时对话的故事。
后来昭帝明白了李陵降匈奴的曲折经过,加上当时执政的霍光、上官桀都是李陵年少时好友,派使者劝李陵归国。李陵以“丈夫不能再辱”回答了汉使。李陵死心塌地不愿归汉,这有他的苦衷。本来有心归汉,欲效法春秋时曹沫在柯之盟时为鲁君劫齐桓公的事,通过劫持匈奴立功报赎丧军败师之罪。但汉武帝却轻信传言,不加仔细审核,滥施刑罚把他的全家都杀光了。这就断绝了李陵的回国之路。李陵报国胸怀未能达到,在历史上成为不忠不孝的罪人,最后带着一生遗憾老死于荒漠。一代名将,生不逢时,实在令人悲叹!
李陵和苏武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都有强烈的报国之志,但结局迥异,让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