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一,统治集团中的反对派一一之东林党的来源。
万历二十二年(1594),首辅王锡爵致仕,吏部文选郎中顾宪成等人因推举新辅臣触到了皇帝的痛处,被罢官回家。顾宪成是南直隶无锡人。无锡城内东林书院是宋朝大儒杨时讲学处。顾宪成罢官后,得到常州知府欧阳东风等人的支持,修葺东林书院,讲学其中。他的弟弟、进士顾允成,及行人高攀龙(无锡人)、南京吏部主事安希范(无锡人)、南京礼部郎
中刘元珍(无锡人)、南京工部主事叶茂才(无锡人)、御史钱一本(武进人)、国子助教薛敷教(武进人),或免官,或归省,同聚东林,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东林八君子”,形成了东林学派。
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切磋学问,教授弟子,在学术上有一些成就。但东林学派基本上是一个政治团体,他们关心朝政,评议时局,与各地官僚学者联系密切。顾宪成说:“在朝廷为官,志不在君父,在地方做官,志不在民生,离官而去,志不在世道,君子所不取。”为此他专门为书院写了一幅著名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身在书院,心怀天下,以切磋学术求得修养的提高,以抨击时政求得政治的清明,这就是东林党的宗旨。同时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顾宪成等人都明确表示过自已的立场。明中叶以后,士大夫以不依附权臣、敢于批评内阁部院为清高。
二,统治集团中的反对派一一之东林党与阁部大臣的冲突。
阁部大臣为了对抗,也需要拉拢一部分士大夫,他们之间互争权势或意见相左,也需要在士大夫中寻求支持者,于是,门户之见日益严重。东林党基本上站在批评执政大臣的立场,以清流自命。严格说起来,东林党人为反权臣而反权臣,其实也有一些偏激。
在顾宪成去官以前,与首辅王锡爵对话,王锡爵说:现在最奇怪的一件事是,“庙堂之是否,天下必欲反之。”顾宪成针锋相对地回答说:在他看来,“天下之是非,庙堂必欲反之耳。”鲜明地表示出他的反对派立场。所谓反对派,当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朝廷的政策。
因此,东林党人的概念也扩大了,凡是批评朝廷的腐败,凡是为清流所承认的正派大臣辩护,凡是主张在官僚考察中去奸留贤,凡是在国本之争中批评万历皇帝和郑贵妃,凡是在三案中敢于力争,都被视作东林党人。以东林书院为基地而形成的政治团体与其他地区反对朝廷政策的士大夫,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浑然一体,形成一股社会力量。
所以后来顾宪成和江西吉水人邹元标、北直隶高邑人赵南星被当时的士大夫评价为为“东林三君”。
以清流自命的士大夫,都希望名列东林。那些行有劣迹,或被认为有劣迹,因而不为东林接受的官僚,因地域而分,各立党派,彼此为援,与东林党人对抗。
扶植并对党人有左右能力的官僚是沈一贯。他是浙江鄞县人,万历二十八年九月至三十四年七月担任内阁首辅,他好同恶异,拉拢门生、同乡,成一派势力,颇能控制言路。聚在他周围的势力被视作浙党。
到万历末年,方从哲任首辅。他性格柔懦,碌碌充位。朱翊钩又常年不理朝政,所有奏疏又一概留中不发。于是形成一种局面:只要某人一受科道攻击不用等皇帝批准,自行挂冠而去。所以我们看问题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后世所谓的清谈误国应该来源于此。
三,统治集团中的反对派一一之东林党与言官们的冲突。
因为东林党人的清高造成言官的地位大增,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三大党派:
一是山东人组成的齐党。
二是湖广人组成的楚党。
三是浙江人组成的浙党。
三党成员交往甚密,一意攻击东林党,今日指其乱政,明日责其擅权。但后来,因为复杂的原因三党的关系中出现裂痕,造成反东林派的力量削弱。
到了天启初年,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东林党成员陆续被起用。赵南星任吏部尚书,邹元标、高攀龙先后任都御史,由在野派变成在朝派。天启三年(1623),赵南星等利用京察的机会,尽力罢免浙、齐、楚党成员和品行不好的官员,把东林党人及正派官员升至重要职位。有些官员,不见容于清流,便去投靠掌握大权的宦官魏忠贤,后来被人们为“阉党”。
四,统治集团中的反对派一一之东林党与宦官、阉党的斗争。
这时官僚集团内部的斗争不管是与执政大臣的斗争也好,在朝派与在野派的斗争也好,基本都让位给部分官僚与宦官、阉党的斗争。
开始,魏忠贤对赵南星还有几分敬畏,在朱由校面前说过他不少好话,还安排自已的侄子去拜见他。但所谓清、浊不能同处,赵南星拒绝与魏忠贤接近,对与魏忠贤关系密切的官员严加纠劾,矛盾尖锐起来。
天启十年十月,赵南星、高攀龙被罢免;十一月,杨涟、左光斗等被削籍除名。魏忠贤的亲信阁臣魏广微撰《缙绅便览》一书,把前阁臣叶向高、韩炇以下百余人列为奸党,而把阁党王永光、黄光赞等60多人列为正人。
魏忠贤把这份名单当作用人的标准。新都御史王绍徵编纂《东林点将录》,仿照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中“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列东林党名单。吏部尚书崔呈秀编《东林同志录》按词林、部院、卿寺、台省、部属顺序,开列东林党人名单,编《天鉴录》,开列不附东林党官员的名单。
魏忠贤对东林党人的打击迫害持续数年,直到他垮台才停止。
五,统治集团中的反对派一一之东林党人铮铮铁骨。
天启六年,魏忠贤派缇骑赴江南,逮捕已被罢官的魏大中。当时,正值原吏部主事周顺昌把女儿许配给魏大中的孙子,两家周旋数日,缇骑在一旁催促上路。周顺昌呵斥说:“你们不知道世间有不怕死的男儿吗?回去告诉魏忠贤,我是原吏部郎周顺昌。”这话原原本本传到魏忠贤耳朵里,他当然不能容忍,命令将周顺昌逮捕下狱。周顺昌在乡里很有威望,被捕的消息传出后,万人聚集市中,为周吏部请命。捕人官员不识时务,骂道:“东厂逮人,你们敢抗命!”这下让群众益加愤怒,齐呼:“我们开始以为是奉皇帝的命令,原来是奉东厂魏太监的命令!”边呼边上,势如山崩。民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导致东厂缇绮当即毙命,其他人爬墙逃窜。
事后,周顺昌考虑到民众的安全于是自己去投案了,投案后还有人策划在必经的水道劫救。事变平息后,苏州人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马杰、沈扬他们五人为了普通民众毅然挺身投案。被魏忠贤杀害。他们英勇就义后,被埋葬在虎丘,碑题“五人之墓”。
总之,仔细分析我们知道这次苏州民变与万历年间的民变有所不同。万历民变主要反对以宦官为代表的封建皇朝在经济上的盘剥,天启民变则是反对以宦官为代表的封建皇朝在政治上的专制。但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东林党人反对万历皇帝派遣矿税使的措施,要求减轻剥削,实行比较开明的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专权的斗争,也得到了市民的同情和支持。但不管怎么说,宦官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皇家,所以最后失败的肯定是表面看起来是宦官其实是跟皇帝对立的清流大臣。
我是厚重的历史追记者,文章的疏漏之处,请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教, 您的关注也是我进步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