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通史著作
1. 吕振羽 《简明中国通史》
2.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3.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
4. 吕思勉 《白话中国史》
5. 郭沫若 《中国史稿》
6. 白寿彝 《中国通史》
7. 邓之诚 《中华二千年史》
8. 朱瑞熙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9. 钱穆 《国史大纲》
10.张晋藩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11.翦伯赞、郑天挺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12.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历史学论文读本系列》
13.黄仁宇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4.张岂之 《中国历史》六卷本
15.姜义华 《中国通史教程》五卷本
16.张传玺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手册》
17.赵翼 《廿二史札记》
18.司马迁 《史记》
史学研究方法
19.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方法》
20.马克思 《机械、自然力和科技的应用》
21.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22.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
23.恩格斯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24.列宁 《论国家》
25.斯大林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6.白寿彝 《史学概论》
27.金毓黻 《中国史学史》
28.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
29.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30.金观涛 《盛世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
31.金观涛 《在历史的表象背后》
32.傅斯年《史学研究法导论》
33.费尔南·布罗代尔 《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史前史
34.摩尔根(美) 《古代社会》
35.李学勤 《走出疑古时代》
夏、商、西周史
36.《左传》
37.《尚书》
38.刘歆 《三统历》
39.班固 《汉书》
40.《竹书纪年》
41.《皇极经世》
42.《夏书》
43.竺可桢《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
44.《尧典》
45.《禹贡》
46.《诗经》
47.《越绝书》
48.《礼记》
49.《周礼》
春秋战国史
50.《孟子》
51.《白虎通义》
52.《春秋》
53.《荀子》
54.《管子》
55.《韩非子》
56.《国语》
57.《论语》
58.《春秋左氏传》
59.《吕氏春秋》
60.《孝经》
秦汉史
61.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62.赵翼 《王莽时起兵者皆称汉后》
63.《后汉书》
64.《论衡》
65.《太平经》
66.《四民月令》
67.《盐铁论》
68.张传玺 《秦汉问题研究》
69.《氾胜之书》
70.荀悦 《申鉴》
71.《礼记——经解》
72.《公羊传》
73.《谷梁传》
74.《演孔图》
75.王莽 《符命》
76.《河图赤伏符》
77.董仲舒 《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78.何休 《公羊解诂》
79.《周礼注疏》
魏晋南北朝史
80.邓艾 《三国志》
81.《世说新语》
82.《汉晋春秋》
83.《华阳国志》
84.江统 《晋书》
85.吴廷燮 《东晋方镇年表》
86.洪迈《容斋随笔》
87.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
88.《梁书》
89.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90.《舆地志》
91.《晋书载记》
92.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93.《魏书》
94.曹操 《求贤令》
95.《册府元龟》
96.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97.干宝 《晋纪总论》
98.《宋书》
99.《齐民要术》
100.《南史》
101. 皇侃 《礼记注疏》
102. 王弼 《周易注》《老子注》《道略论》《周易略例》《论语释疑》
103. 郭象 《庄子注》《论语体略》
104. 何晏 《论语集解》《道论》《德论》《无名论》
105. 余敦康 《魏晋玄学史》
106. 《魏氏春秋》
107. 阮稽 《大人先生传》
108. 郑墨 《中经》
109. 荀燮 《中经新簿》
110.《东观汉记》
111.《七录》
隋唐史
112. 《剑桥中国隋唐史》
113. 王小甫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文明开放》
114. 《隋书》
115. 《唐文萃》
116. 《资治通鉴》
117. 钱钟书 《谈艺录》
118. 陈寅恪 《李唐氏族推测及后记》
119. 杜佑 《通典》
120. 《贞观政要》
121. 罗大经 《鹤林玉露》
122. 《行水金鉴》
123. 《元和郡县图志》
124. 全汉昇 《唐宋帝国与运河》
125. 《全唐文》
126.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127. 《旧唐书》
128. 《唐律疏议》
129. 《全唐诗》
130. 《唐大诏令集》
131.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
132. 吕思勉 《吕思勉读史札记》
133. 《唐会要》
134. 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135. 吴宗国 《<贞观政要>与贞观君臣论治》
136. 《唐高宗的真相》
137. 敦煌 《大云经》
138.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139. 陈子昂 《谏用刑书》
140. 朱敬则 《谏除滥刑书》
141.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
142. 谭其骧 《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局面》
143. 史念海 《隋唐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
144. 李好文(元) 《长安志图》
145. 许道勋、赵克尧 《唐太宗传》
146. 黄永年 《唐史十二讲》
147. 黄永年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148. 黄中业 《唐太宗李世民传》
149. 雷家骥 《武则天传》
150. 胡戟 《武则天本传》
151. 赵文润 《武则天评传》
152. 阎守城、吴宗国 《唐玄宗》
153. 许道勋 《唐玄宗传》
154. 《唐六典》
155. 仁井田升 《唐令拾遗补》
156. 《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正(附唐令复原研究)》
157. 池田温(日) 《中国古代籍账研究》
158. 邓广铭 《唐代租庸调法研究》(1954年)
159. 西嶋定生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均田制实施情况:以给田文书、退田文书为中心》
160. 杨际平 《<唐令·田令>的完整复原与今后均田制的研究》
161. 戴建国 《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考》(1999年)
162. 李肇 《唐国史补》
163. 唐长孺 《唐书兵志笺正》
164. 唐长孺 《唐代军事制度之演变》
165. 马端临 《文献通考》
166. 王定保 《唐摭言》
167. 徐松 《登科记考》
168. 孟二冬 《登科记考补正》
169. 《唐语林》
170. 吴宗国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171.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172. 唐中宗 《文成公主降吐蕃制》
173. 玄奘 《大唐西域记》
174. 沙畹 《西突厥史料》
175. 杜环(唐) 《经行记笺注》
176.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177. 《唐代的外来文明》
178. 《劳费尔(美)《中国伊朗编》
179. 张广达 《文书、典籍与西域史地》
180. 季羡林 《浮屠与佛》《再说浮屠与佛》
181. 姚汝能 《安禄山事迹》
182. 荣新江 《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
183. 范祖禹 《唐鉴》
五代十国史
184. 欧阳修 《新五代史》《五代史记》
185. 薛居正《旧五代史》
186. 《五代会要》
宋史
187. 聂崇岐 《宋史丛考》
188. 《宋史》
189. 《全宋诗》
190.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篇》
191. 马端临 《文献通考》
192. 《全宋词》
193. 《全宋文》
194. 《宋会要辑稿》
195. 虞云国《试论10~13世纪中国境内诸政权的活动》
196. 内藤湖南 《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97. 宫崎市定 《东洋的近世》
198. 钱穆 《宋以下中国文化的趋势》《理学与艺术》
199. 陈寅恪 《论再生缘》《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
200. 邓广铭 《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
201. 谢和耐(法)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202. 刘子健 《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
203.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204. 葛兆光 《道教与中国文化》
205. 陈来 《宋明理学》
206. 司马光 《涑水记闻》
207. 《杨文公谈苑》
208. 范仲淹 《杨文公写真赞》
209. 李华瑞 《北宋朝野人士对西夏的看法》
210.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211. 《挥塵录》
212. 《东都事略》
213. 朱熹 《朱子语类》
214. 刘子健 《中国内在走向》
215.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
216. 《西湖游览志馀》
217. 斯波义信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
218. 佐竹靖彦 《唐宋变革的地域的研究》
219. 梁庚尧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
220. 《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221. 《辽史》
222. 刘浦江 《契丹族的历史记忆——以青牛白马说为中心》
223. 刘浦江 《辽金史论》
224. 刘浦江 《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225. 李锡厚 《临潢集》
226. 《辽史纪事本末》
227. 洪迈 《夷坚丙志》
228. 庞元英 《文昌杂录》
229. 刘浦江 《辽朝国号考释》
230. 傅乐焕 《辽史丛考》
231. 《默记》
232. 《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渊源》
233. 《栾城集》
234. 《金史》
235. 《湛然居士集》
236. 《大金国志》
237. 刘浦江 《关于金朝开国时的真实性质疑》
238. 《书史会要》
239. 《金虏节要》
240. 赵秉文 《滏水集》
241. 周密 《癸辛杂识》
242. 刘祁 《归潜志》
243. 楼钥 《北行日录》
244.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45. 王国维 《金界壕考》
246. 《蒙鞑备录》
247. 《元朝名臣事略》
248. 吕中 《皇朝大事记讲义》
249. 《宋朝事实》
250. 《历代名臣奏议》
251. 《河南程氏遗书》
252. 侯延庆 《退斋笔录》
253. 朱熹 《五朝名臣言行录》
254. 晁说之 《景迂生集》
255. 杨万里 《城斋集》
256. 王存 《元丰九域志》
257. 《司马文正公传家集》
258. 《宋大诏令集》
259. 龚延明 《宋代官制辞典》
260. 《通志》
261. 《墨客挥犀》
262. 余英时 《朱熹的历史世界》
263. 陈植锷 《北宋文化史论丛》
264. 苏颂 《议学校法》
265. 陈雯怡 《由官学到书院》
266. 《宋朝阶级结构(增订版)》
267. 《包孝肃奏议集》
268. 《山堂群书考索》
269. 《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270. 史金波 《西夏社会》
271. 白滨 《辽金西夏史》
272. 富弼 《上仁宗论西夏八事》
273. 《西夏书事》
274. 李华瑞 《西夏关系史》
275. 《景文集》
276. 蔡襄《论兵十事》《强兵》
277. 叶适 《应诏条奏财总论》
278. 李裕民 《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
279. 汪圣铎 《两宋财政史》
280. 叶适《水心集》
281. 《范文正公政府奏议》
282. 苏辙 《上皇帝书》
283. 刘挚 《论分析助役》
284. 苏轼 《东坡全集》
285. 司马光 《传家集》
286. 《临川文集》
287. 邓广铭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288. 漆侠 《王安石变法》
289. 叶坦 《大变法——宋神宗与十一世纪的改革运动》
290. 王曾瑜 《王安石变法简论》
文化史
291. 陈寅恪 《论韩愈》
292. 季羡林 《大唐西域记校注》
293. 葛兆光 《盛世的平庸——八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知识与思想状况》
294. 韩愈 《昌黎集》
295. 欧阳修 《归田录》
296. 邓广铭 《略谈宋学》
297. 陈寅恪 《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298. 谢保成 《隋唐五代史学》
299. 刘知几 《史通》
300. 《太平御览》
301. 《太平广记》
302. 《文苑英华》
303. 袁枢 《通鉴纪事本末》
304. 《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305. 刘敞 《先秦古器集》
306. 吕大临 《考古图》
307. 赵明诚 《金石录》
308. 王国维 《宋代之金石学》
309. 陈来 《宋明理学》
310. 朱熹 《大学格物外传》
经济史
311. 张家驹 《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312. 陈高华、史卫民 《中国经济通史》
313.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314. 《王篯隋唐史论稿》
315. 漆侠 《宋代经济史》
316. 李伯重 《“选精”、“集萃”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
317. 梁庚尧 《宋代太湖平原农业生产问题的再检讨》
318. 许涤新、吴承明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319. 曾雄生 《析宋代“稻麦二熟”说》
320. 李根蟠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321. 陆羽 《茶经》
322. 郭正忠 《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
323. 周星 《器物、技术、传承与文化》
324. 傅筑夫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325. 朱彧 《萍州可谈》
326. 赵璘 《因话录》
327. 吴自牧 《梦梁录》
科技史
328.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329. 孙小淳 《从“百川归海”到“河岸风光”——试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330. 黄一农 《社会天文学史》
331. 江晓原 《天文学史的外史研究:星占、历法vs·社会、文化》
332. 《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
333. 《异常天象与徽宗朝政治:权利博弈中的皇帝、权臣与占星术士》
334. 李淳风 《麟德记》
335. 杨忠辅 《统天历》
336. 沈括 《梦溪笔谈》
337. 黄宽重 《宋代活字印刷的发展》
338. 金柏东 《早期活字印刷术的实物见证》
339. 周绍明 《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
340. 冯家昇 《火药的发明和西传》
341. 卡特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342. 余新忠 《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
343. William MeNeil《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
元史
344. 赵珙 《蒙鞑备录》
345. 萧大亨 《北虏风俗》
346. 余大钧(译注) 《蒙古秘史》
347. 张承志 《关于早期蒙古汗国的盟誓》
348. 余大钧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349. 《元史》
350. 《元典章》
351. 志费尼(波斯) 《世界征服者》
352. 加宾尼 《蒙古史》
353. 《洛夫哥罗德编年史》(俄)
354. 道森(英) 《出使蒙古记》
355. 伯希和(法) 《蒙古与教廷》
356. 《黑鞑事略》
357. 《元朝秘史》
358. 《鲁不鲁乞东游记》
359. 姚燧 《序江汉先生事实》
360. 刘因 《武强尉孙君墓铭》
361. 郝经 《复与宋国丞相论本朝并乱书》
362. 郝经 《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
363. 黄文仲 《大都赋》
364. 许衡 《时务五事》
365. 陈福康 《井中奇书考》
366. 亦邻真 《元代硬译公牍文体》
367. 《草木子》
368. 姚大力 《论蒙元王朝的皇权》
369. 张帆 《论蒙元王朝的“家天下”政治特征》
370. 周良宵、顾菊英 《元代史》
371. 李治安 《行省制度研究》
372. 韩儒林 《元朝史》
373. 《马可波罗行纪》
374. 弗朗西斯·伍德(英)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375. 林志玖 《马可波罗在中国》
376. 王祯 《农书》
377. 《农桑辑要校注》
378. 李伯重 《有无13、14世纪的转折?——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的变化》
379. 王礼 《义冢记》
380. 《经世大典》
381. 汪大渊 《岛夷志略》
382. 危素 《元海运志》
383. 蒙思明 《元代社会阶级制度》
384.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明史
385. 《明太祖实录》
386. 《明史》
387.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388. 吴晗 《明代的军兵》
389. 王毓铨 《明代的军屯》
390. 孟森 《明清史讲义》
391. 吴晗 《朱元璋传》
392. 吴晗 《胡惟庸党案考》
393. 王国用 《代李善长辨冤疏》
394. 《逆臣录》(北大出版社)
395. 朱元璋 《建言格式序》《大诰武臣序》
396. 薛允生 《唐明律合编》
397. 《大诰续编》
398. 《皇明祖训》
399. 《中国历代战争史》(台湾三军大学)
400. 许大龄 《明清史论集》
401.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402. 《明武宗外纪》
403.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404.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405. 《明会典》
406. 《日下旧闻考》
407. 《明代内阁政治》(社科院)
408. 王其渠 《明代内阁制度史》
409. 杨士奇 《东里文集》
410. 叶凤毛 《内阁小识》
411. 《明孝宗实录》
412. 谢国祯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413. 《东林党籍考》陈懋恒 《明代倭寇考略》
414. 戴裔煊 《明代嘉隆间的倭寇海盗与中国资本注意的萌芽》
415. 林仁川 《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416. 茅瑞徽 《万历三大征考》
清史
417. 《清史稿》
418. 《满洲实录》
419. 夏允彝 《幸存录》
420. 张国光 《李自成在湖北通山抗清殉难史实论证集》
421. 《李自成禅隐夹山考实》
422. 《清世祖实录》
423. 王夫之 《永历实录》
424. 郭影秋 《李定国纪年》
425. 白晋(法) 《康熙帝传》
426. 《康熙政要序》
427. 《大义觉迷录》
428. 杨珍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
429. 黄爱平 《四库全书纂修研究》
430. 陈垣 《<旧五代史>辑本发覆》
431. 雷梦晨 《清代各省禁书索考》
432. 魏源 《圣武记》
433. 李兆洛 《皇朝藩部要略》
434. 乾隆 《钦定西藏章程》
435. 洪亮吉 《意言》
436.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
437. 许大龄 《清代捐纳制度》
438. 王庆云 《石渠余记》
439. 夏家骏 《乾隆惩贪评述》
440. 章学诚 《上执政论时务书》
441. 昭梿 《啸亭杂录》
442. 萧一山 《清代史》
443. 《清代邪教》(公安部)
444. 喻松 《明清白莲教研究》
445. 秦宝琦 《清前期天地会研究》
446. 郝治清 《天地会起源研究》
447. 夏燮 《中西纪事》
448. 何炳棣 《明清以将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449. 阮葵生 《茶余客话》
450. 瞿同祖 《清代地方政府》
451. 李伯元 《文明小史》
452. 长善 《驻粤八旗志》
453. 罗尔纲 《绿营兵志》
454. 顾炎武 《日知录》
455.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456. 夏言 《勘报皇庄书》
457. 《清朝通典》
458. 钱泳 《履园丛话》
459. 张履祥 《论义男妇》
460. 吴振棫 《养吉斋丛录》
461. 张仲礼 《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
462.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
463. 顾炎武 《生源论》
464. 顾炎武 《华阴王氏宗祠记》
465. 徐光启 《甘薯疏序》
466. 顾公燮 《消夏闲记摘抄》
467. 贡德·弗兰克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468. 《黄梨洲学谱》
469. 张舜徽 《顾亭林学记》
470. 钱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471. 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472. 支伟成 《清代朴学大师列传》
473. 《国朝汉学师承记》
474. 《清代学术概论》
475.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476. 焦循 《理说》
477. 李贽 《与友人书》
478. 《利玛窦中国札记》
479. 沈僱 《参远夷疏》
480. 《职方外纪》
481. 《远西奇器图说》
482. 《西儒耳目资》
483. 何兆武 《中西文化交流史论》
484. 樊国梁 《燕京开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