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佳句赏析 >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唐代西域安西都护府下辖四镇,其中于阗、疏勒、龟兹是四镇之三,而碎叶城和焉耆城则交替出现在四镇之中。

【碎叶城在哪里?】

碎叶城的具体地理位置过去百余年专家学者们一直在不断地讨论,曾经有两碎叶、四碎叶等多个说法,根据近几十年出土的文物,专家们基本上统一了认识——碎叶城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从地理位置就能看出,龟兹一直是安西都护府治所所在地,是整个西域安西都护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而碎叶、疏勒、于阗是前出的军事重镇,焉耆是大后方,是安西都护府与大唐腹地连通的重要基地。

焉耆在今天的新疆焉耆西南,碎叶城在焉耆几乎正西方900公里(地图距离),按史书记载,从焉耆到碎叶南北两条通道路途都在2000里左右。

于是,根据初唐到盛唐唐王朝在西域的政治、军事形势变化,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当大唐处在扩张阶段的时候,碎叶城是唐王朝向西进入中亚、西亚的桥头堡。一旦大唐失去了对碎叶城的直接控制,也就失去了继续向西扩张的能力。

这也解释了安西四镇名称多次变化的原因,碎叶城和焉耆城哪个属于安西四镇之一,主要取决于当时大唐在西域的环境变化。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安西四镇大致方位)

【两本唐人的游记,记录了碎叶城在唐王朝的出现和消失】

碎叶城附近有突厥人的圣山羯丹山,据说为天帝居所,突厥人立誓时要指羯丹山发誓,西突厥的十姓可汗更替仪式就在这座山上举行。

碎叶城也是西突厥原统御的左右部落分界线上,十姓部落五姓在东、五姓在西,也是西域通往葱岭以西的交通要道。换句话说,碎叶城是中亚的地理中心和道路总枢纽,掌握碎叶城是控制中亚的必要条件。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最早在汉文典籍中记载的碎叶城是来自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从长安出发的玄奘走了一年多到了中亚碎叶城,当时的名字叫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已经是地区中心了。

一百多年后,盛唐怛逻斯之战被俘的唐军书记官杜环也在《经行记》当中记载了碎叶城,那时碎叶城已经在大唐控制下近百年了,移交给突骑施汗国作为王帐所在地也已经二十多年,路过的杜环看到在这些胡子的管辖下,碎叶城已经“城壁摧毁,邑居零落”,只有当年唐王朝与突骑施和亲的交河公主居住地建造的大云寺仍然保存。

这是唐代历史上碎叶城开始和结束的记录,中间过程碎叶城在大唐、西突厥(突骑施)势力控制下,无论是因为战乱破坏、还是军镇记录保密的原因,中间百余年详细的史料记载后人不得而知,只能从零散记录中判断碎叶城的经历。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建城、驻军和第一任有史书记载的碎叶镇守使】

最早碎叶城设镇驻军是在唐高宗李治时期(显庆三年658年)。碎叶城和碎叶镇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代表意义不同,一个是地理名称,一个是代表着有驻军的军事重地。

当时原本投降归附大唐的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反叛,被苏定方平灭,西域重新被大唐控制。李治把原本四镇之一的焉耆用碎叶取代,体现了唐王朝剑指中亚的战略意图。

这时,理论上讲碎叶是有唐军驻守的,但史书上并没有当时驻守的唐军数量和番号记录,而且也没有碎叶周边战争的记录,估计驻军数量不多,甚至只是一只顾问团性质的小部队,真正掌握这块土地的还是西突厥十姓可汗的势力。

如果根据这段时间碎叶城周边控制势力来看,说当时碎叶城并无唐军驻守也是合理的,因为有驻军就要有守将,还要有后勤补给,但二十年毫无这方面记录,不得不说无驻军更符合逻辑。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之后的历史记录中断了二十年,一直到唐高宗李治调露元年(679年),碎叶城一带由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两支西突厥势力控制,他们投靠吐蕃开始策划反叛大唐。

阿史那都支是西突厥一个部落酋长,当时自立为十姓可汗,阿史那虽然是西突厥王姓,但原来的王族都被唐王朝弄到了长安,这个都支只是外围旁支;李遮匐也是如此,本姓也是阿史那,投唐后被赐姓李。

名将裴行俭打着护送波斯王回国的旗号,率领孤军深入万里之外,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措不及防,均被活捉送往长安。裴行俭委任王方翼在碎叶建城,在原有城池的基础上仿照长安城建造了碎叶城,五十天完工,城池雄伟并符合军事学原理,极大地震撼了当地那些西突厥土包子。之后留唐军驻守,军名为“保大军”。

这应该是碎叶城确实有唐军驻守的历史记录了,所以可以说碎叶城及周边区域归属于唐王朝始于唐高宗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的658年,甚至可以从更早西突厥内附李世民时期算起,但真正被唐王朝直接掌握还是要从调露元年(679年)开始,驻军才是主权的真正象征。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碎叶城)

碎叶城驻军守将是当时的安西都护、碎叶镇压十姓使杜怀宝。不知道后一个头衔怎么断句,是“碎叶镇”“压十姓使”,还是“镇压十姓使”,但意思很清楚,碎叶就是负责对付西突厥十姓部落的。

杜怀宝这人之前就是安西都护,裴行俭西征前把他调到其他地方、任命王方翼为安西都护兼西征军副手,碎叶城建好之后之后又把杜怀宝调回来再次成为安西都护。

杜怀宝这人史书上并无记录,功过不知,至少裴行俭没看上他,宁可调王方翼为副手也不用杜怀宝。

王方翼墓志铭上是这么说的,“朝廷始以镇不宁蕃,故授公(王方翼)代宝(杜怀宝);又以求不失镇,复命宝代公。夫然,有以见诸蕃之心摇矣。”

开始因为杜怀宝镇守碎叶时造成各藩属势力不安宁,所以让王方翼代替了杜怀宝;后来为了确保碎叶镇不丢失,又重新任命杜怀宝替代王方翼。最后一句我的理解是这种人员变换反而让各藩属势力内心产生动摇,造成了之后这个区域各势力的反复叛降。

可以看出,给王方翼写墓志铭的人对李治的这种人员安排也是非常的不满。这人叫张说,是后来开元时期的名相。王方翼死在武则天手中,当时张说还未出仕,这应该是张说本心所想或者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看法。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西域风光)

【李治、武则天时期与吐蕃的反复争夺,以及李白的出生地】

之后十余年间碎叶城和其余安西三镇一直处在唐王朝与吐蕃的反复争夺之中,碎叶城的位置最北、最西,不是战争的焦点。史书上从唐高宗李治到武则天时期,安西四镇被废置、设置多次,包括之前李世民设置安西四镇,有三置三弃、四置四弃、五置五弃、六置六弃等多种说法。

对这些说法进行反复比较,最混乱的还是集中在唐高宗李治时期,由于史料缺乏和不一致,大体上只能判断当时的安西四镇在李治和武则天统治下局面非常被动,有被吐蕃攻破而废置,也有局势不利主动放弃,最后武则天废唐立周后的长寿元年(692年)才最后一次收复了安西四镇,这也是武则天重大功绩之一,之后西域局势得以稳定。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西域风光)

这段时间应该碎叶城应该一直有唐军驻守,李白就是出生在武则天收复安西四镇后的第9年。无论李白是否是在碎叶城出生的,至少李白的父母曾经在这段时间在碎叶城居住、生活过,这是与历史背景相吻合的。而碎叶城包括西域战乱的大环境又影响了李白的父亲,举家回归蜀中也符合逻辑。

武则天称帝初期,“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又破泥熟俟斤及突厥施质汗、胡禄等,因拔吐蕃泥熟没斯城”,碎叶镇作为切断西突厥和吐蕃之间联系的军事重镇发挥了其重要作用,不但有防御作用,还能作为征讨吐蕃的基地存在。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李白)

【李隆基造的孽,唐王朝永远失去了碎叶城】

唐玄宗开元年间压制了吐蕃,西域的战略局势开始向唐王朝倾斜。但中亚方面的原属西突厥的突骑施势力日益强盛,李隆基为了调动突骑施对抗大食的积极性,在开元七年(719年)最后一次调整安西四镇的布局,在安西节度使汤嘉惠的建议下再次用焉耆取代了碎叶成为安西四镇。而碎叶城成为十姓可汗的居所,如果碎叶有驻军的话那时就已经撤回了。

但碎叶城仍然算是大唐领土,是大唐借给西突厥居住的,包括替代西突厥的突骑施势力。“开元二十七年北庭都护盖嘉运以轻骑袭破突骑施于碎叶城,杀苏禄,威震西陲。”碎叶城成为李隆基展示战力的良好舞台,后来的高仙芝也曾在碎叶附近惩治叛逆,包括怛逻斯之战也是从安西出发途经碎叶继续向西。

后来就发生了安史之乱,吐蕃入侵占领了河西走廊和陇右,切断了西域安西四镇与中原的联系,安西四镇苦苦坚持数十年后覆灭,唐王朝完全失去了西域和碎叶城。

唐王朝完全退出西域之后,碎叶城成为葛逻禄势力的中心,就是那个投靠吐蕃、从背后捅了高仙芝一刀的葛逻禄,与大唐之间隔着吐蕃和回纥,双方再无往来。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碎叶城也从此离开了中国历史舞台,辽代耶律大石被女真撵到了西域,在碎叶城以东四十里重新建立了都城,原来的唐代碎叶城已经在数百年的风霜下荡然无存。到了清朝碎叶城地区重新回归但又被满清失去,直到变成了今天的托克马克。

碎叶,是小叶子的意思,不是破碎的叶子,这片小叶子就这么飘落了。

一片丢失的小叶子,李白故里,唐代碎叶城的前世今生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