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佳句赏析
孟母何许人也?孟母是培养出了大家孟子,以教子有方而广为人知;其子孟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中国传统中的四书五经,《孟子》则为四书中之一;书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至今千古流传,传为佳句。

大量学者的文学文字中记录着孟母教育孩子的典故,王应麟《三字经》中的名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不仅是记录孟母育子的典故也是在歌颂孟母的伟大,教育出优秀的人才孟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图片来源:百度《孟母教子》
作为一名女性,孟母按照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儿子的远大前程。《孟母三迁》、《断机教子》、《买肉啖子》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孟母教子之佳话,也有身居暮年的谆谆教导《劝导孟子》、《孟子远游》。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断机教子》
孟母三迁的典故讲述,一位母亲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而三次搬家。孟母在突然发现孩子在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开始改变之后,便毅然决然的开始了漫长的迁徙之路,直到找到了适合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故有孟母三迁之典故。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买肉啖子》
孟母作为早期历史上的教子有方的典范,不是靠提供良好的环境给予孩子就可作罢的;通过这些典故我们可以明白:孟母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通过“言教”和“身教”来完善孩子的人格,事实上《孟母三迁》告诉我们,6岁以前是一个人的人格基本形成,开始根深蒂固;6岁以后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原本已经塑造的脆弱人格模式,遭逢强烈的试炼与考验,一个良好的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因素。